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之探讨

2011-08-15 00:50蔡志霞
武术研究 2011年7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城镇化少数民族

蔡志霞

(陕西理工学院体育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之探讨

蔡志霞

(陕西理工学院体育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西部大开发”十年,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城镇化建设也使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在阐述全民健身计划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性以及西部传统体育目前的困境的同时,提出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社区体育的模式,这既符合全民健身的倡导,又可以发挥民族地区社区的优势,同时又能使民族传统体育在西部城镇化建设中得到保护、传承与发展。

西部地区 城镇化 民族传统体育 社区体育

前言

据1990年出版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977项,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约700余项,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总数的70%[1],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导致了城镇化的扩张,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出现“萎缩”、“断层”甚至失传,例如彝族的跳牛、满族的跳马、黎族的堆沙、新疆的赛骆驼等都已经失传,而另外一大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如彝族三笙、土家族的摆手舞、布朗族的刀舞、独龙族的溜索等目前则正处于濒危边缘[2]。如何使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在西部民族地区生活模式发生变化后依然能持续发展并继续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服务呢?社区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本文提出了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模式,以期为西部民族传统体育能在城镇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得到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 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全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即西藏、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全部在西部,多民族省份的云南、贵州、青海以及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甘肃、四川和重庆也都在西部范围内。“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广大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人们生活方式也由原来以游牧、山寨、水乡等为主逐步向城镇化生活方式过渡[3]。资料显示:“在西部10个省区中(重庆市除外),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3%)的有内蒙古(34.5%)、宁夏(31.1%)和新疆(31.8%)三个自治区,其中内蒙古的城镇化水平在全国城镇化水平排序中居第8位,其余省区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西、四川和青海的城镇化水平也分别达到了20.1%、20.3%和24.4%[4]”。虽然西部城镇化水平较全国来看还是处于较低水平,但鉴于东西部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历史背景,西部地区在自身原来低起点的基础上已有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到:“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上的体现……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下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又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方针,这些政策方针的发布与实施无疑是促进西部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导向。2007年3月24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综合规划组、中国贸促会宣传出版中心、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西部城镇化论坛在贵定县开幕。这些都表明了西部城镇化的发展将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西部发展的主要工作[5]。

2 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回望和困境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各民族的思想、经济、文化、习俗差别大,因此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不一、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的与生活、生产相结合,如从事牧业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等,由于生产需要能骑善射,因此产生了马术、跑马射箭、叼羊、马上摔跤、姑娘追等马上项目,又如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爬山、骑马、射箭和使用牦牛是牧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高原登山、赛马、射箭、赛牦牛等;有的与风俗习惯紧密相联,如蒙古族的“那达幕”盛会上,摔跤、骑马、射箭是三项必不可少的竞技内容,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都要举行角力、投掷、拔河、骑马射箭、赛耗牛等活动;有的与歌舞、音乐相伴,在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等活动中,穿上风格独特的民族服装,在活泼详和气氛中进行表演或比赛,如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哈尼族的“爬树追逐”等妙趣横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6]。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加之西部少数民族在与汉族长期交融中有逐渐被“汉化”的现象,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出现“萎缩”“、断层”、甚至失传,这是西部民族体育走下坡路的小环境。另一个大环境就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体育的强势入侵,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与西方体育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摇摆选择之中,踏不出自己的足迹,最后导致了对近代西方体育的引进、学习和模仿[7],在“西化”的过程中在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凉山彝族传统体育赛马、斗牛、斗羊、斗鸡等表演项目都力求借用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及评判标准进行[8]。因此,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民族体育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体育文化的异化和现代化又严重影响和桎梏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9]。

3 发展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

3.1 符合全民健身的倡导

“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跨世纪的、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其核心是动员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有步骤地开展不同地区人群的健身活动,把运动实践贯穿到每个人的一生,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10]。西部地区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拥有民族44个,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3,总人口约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这是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阵地和重要群体,因此广泛开展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的倡导,是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实际举措。

3.2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城镇化建设导致居民生活的社区化,而社区体育是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发展群众体育的一个重头戏。从少数民族分布区域看,在少数民族占大多数的省区,如新疆、内蒙古等地,具有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天独厚的体育人口优势,在这类地方把那些历史悠久、观赏性强的少数民族特有体育项目融入社区体育发展有很大的潜力,不仅增强少数民族人民体质,还可以实现这些项目的长期发展和继续流传;在少数民族数量较多,各族人民“大杂居、小聚居”的省区,如云南、广西等地,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社区体育内容,在健身娱乐中不但可以增强各族人民的身体素质,还有利于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的稳定;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开放程度大的地方把民族体育融入社区体育中能加快中国民族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总之在西部民族地区将民族体育内容融入社区体育中,不仅能增进交流,推动民族大团结,提高各族人民健康水平,还能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对西部大开发和各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4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融入西部城镇社区体育的互动模式

4.1 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项目

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双重性形成了民族体育的厚重性和广泛性,要利用西部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选择投入小、见效快、适合本社区环境的项目,遵循社区体育重娱乐性、健身性、表演性等特点,使人们在运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让不同的民族体育运动在社区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把不同民族的居民聚在一起,即增强了体质,又满足人们渴望交流的心理,还能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且我国现阶段经济还不很发达,社区的资金极为短缺,社区体育经费、设施更是不足。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这方面显出了优势,它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活动形式,大都来源于生活、生产之中,受器材、场地限制较少,取材可繁可简,场地可大可小,例如藏族的锅庄舞、苗族的打花棍、土家族的摆手舞等,既丰富了社区体育内容又缓解了社区体育资金、设施不足而带来的矛盾。

4.2 科学改进与提高

首先,民族传统体育有一种深厚的地域封闭倾向,这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养和锤炼,使其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但传统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总会显出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社区中得到开展,应该在保持这种民族风格的基础上,逐步向现代人们的文化娱乐观念、审美特征和价值取向等方向靠近,使其容易得到开展;其次,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之一是内容丰富,它不仅包括运动项目丰富,也包括运动方法丰富。内容丰富表明我国民族体育有丰富的养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运动项目的不规范性,就会限制该运动项目的发展,使一些优秀的项目难以得到普及。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影响加以改进和提高,走综合创新之路,以符合时代的精神和要求,从而使更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社区。

4.3 打造特色社区,尊重民族平等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在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属于民族体育内容的不足15%[11],这反映出西部民族地区的体育活动并没有表现出太强的民族特色。应根据不同社区居住群众的情况,发挥出各自的优势项目,打造出特色社区体育。另外由于各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不同,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这些项目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各异,千姿百态,每一种民族体育都有一种民族文化做支撑,在社区体育活动中要充分重视其文化价值和民族习俗,尊重民族平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体育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便于社区内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民阶层居民参与的社区体育活动,并在活动中意识到集体的存在,产生集体共识和集体认同,从而产生人与人的和谐、民族与民族的和谐。

4.4 立足社区,走出社区

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关起门来搞建设”已是“过去时”了。社区体育也同样如此,完全可以走出社区:一方面与友邻社区联谊,如利用民族节日,进行社区之间的体育比赛、表演,既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又能取长补短,将自己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走向社会,将社区的特色体育推广到社会上进行展示与张扬,进而提高民族体育的影响力。这一点上海承兴小区举办的“九子”游戏大赛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走出了社区、面向社会,更具开放性,发展空间已由弄堂(社区)拓展到全上海市,乃至长三角地区,2005年九子大赛已被列为上海市旅游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南东杯”弄堂传统健身项目九子大赛,进而上海落成了第一座民俗公园——九子公园。(九子包括:跳筋子、造房子、抽陀子、套圈子、滚轮子、扯铃子、打弹子、掼结子、顶核子)[12]

4.5 完善社区体育服务系统

大部分地区的社区隶属于街道办事处,本身不是一级政府,没有财政收入,没有机构和人员保障,因此组织活动就十分受限制。体育活动基本是群众自发组织,时间和规模都难以保证,长此下去,社区体育就是空谈。政府应重视社区体育工作,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具体问题,如每个社区成立社区体育办公室,成立体育俱乐部,对内组织社区内的体育活动,对外负责社区间的交流,真正使社区体育经常化、制度化,让那些投入资金少、健身效果明显又带有浓郁民族气息的传统体育活动在社区中繁荣起来,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4.6 培养责任心强、业务精的民族体育社会指导员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具有传承性,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也不例外。但是目前,既熟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又懂得如何传授和愿意传授的人才很匮乏,严重制约着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因此,应充分发挥和挖掘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艺人的潜能和作用,大力推进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人才培养的进程,建立少数民族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少数民族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培养一支熟悉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社会指导员队伍,并提高其待遇和社会地位,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阑作用。

5 结语

民族地区“城镇化”是我国发展西部,振兴经济的正确选择,但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崛起不应只是经济因素的单方面发展,而是城市经济与文化,传统继承与现代发展的和谐过渡。西部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应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积极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并溶于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之中,成为构建民族地区“城镇化”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

[1]李 政,周道平,李成军,等.我国西部地区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1):28-31.

[2][5][9]陈振勇.传统与变迁: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21-24.

[3][10]罗耀华.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发展及对策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0):103-105.

[4]冯尚春,张永山.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落后性与发展方式选择 [J].贵州民族研究,2005(5):65-68.

[6]董 茜.论西部地区的全民健身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3):92-94.

[7]王 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问题:文化模仿[J].体育科学,2006(7):71-74.

[8]孙德朝,张兴富,庞元宁.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未来趋势———以彝族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1):45-48.

[11]范本祁.西部民族地区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发展历程的文化学审视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5):14-17.

[12]虞重干,张基振.当代民间体育价值重构与城市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承兴小区体育特色社区文化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8-11.

On the Intera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nd Community Sports during Urbanization in Western China

Cai Zhixia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Shaanxi 723000)

Although wes tern development has accelerated the urbanization in wes tern China,urbanization has an intens ive effect on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While expounding the importance of wes tern national sports during execution of National Fitnes s Program and its difficult pos ition,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the pattern of blending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into community sports.The pattern not only accordswith the s pons or of National Fitnes sbut als o bringsthe advantagesof community in national region into play.The aim of thispattern isto promote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fitnes s and community sports,and protect,inherit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in wes tern region.

Wes tern China urbanization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ommunity sports

G85

A

1004—5643(2011)07—0090—03

蔡志霞(197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城镇化少数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