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教中的养心思想

2011-08-15 00:50王慧勇
武术研究 2011年7期
关键词:养心道教佛教

王慧勇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50092)

论道教中的养心思想

王慧勇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50092)

养生思想是道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旨在其产生背景下,运用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从形而上的“心”对道教的养心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道教 养心 影响

1 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1.1 军阀混战、全国人口的剧减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利用法家思想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把长期处于政治和经济分裂的社会铸造成了一个高度统一的帝国。以法治国的秦王朝虽志存于强国利民,但由于传统的社会基本关系所影响,法律在古代中国的实施和运行,必须寄托在家长式的专制皇权基础上。以法为证的法律,必须不避亲贵,法行所爱,这就意味要漠视群体细胞的关系,从而导致了无法避免的矛盾,秦王暴政促使国家陷入君臣怪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之后的汉晋时期社会动乱接二连三,此时期的政治风气以及魏晋玄学直接影响着道教的行为方式和存在认识。从而刺激出一种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求生情感和救赎现有的共存体系的弊端的救世冲动,道教思想和道教组织由此产生。

1.2 佛教的刺激

道教产生之前,佛教早已传入到中国,并在中国有一定的栖息之地。因为共存是为了求生,救世也是为了求生,当争取理想共存的救世努力遭到失败后,直接着眼于救生似乎更切合实际,特别是在往日政治弊病引起的群体大动荡已趋平息,共存原则依然恢复对社会的主宰之时,记忆就只剩下对生命死亡的朦胧恐惧,单纯的求生显得比一切救世想法更具有吸引,于是人们在面对生命丧失、人口剧减的生存悲剧面前变得扑朔迷离,在彷徨之余人们又迫切需要一种方式来减轻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佛教的要旨正是在寻求对人生苦难的解脱,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中,最终达到涅槃。在群体危难、生命变得朝不保夕的情况下,佛教在对生命寂灭有所感悟的反面是对生命永存的非理性追求,并被道家吸收,成为道教所提倡的思想。

道教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所产生,并为道教注重道德、珍爱生命、向往自然等养心思想埋下了伏笔。

2 道教中的养心思想

起初,道教关于养心方面的理论是很少或几乎没有的,只是后来一些人察觉到虽然道教的一些法术能带来延年强体的功效,但无论如何也难以提供不可争议的长生不老活例,如果不补充新的内容,久而久之就难以维持信仰的热情,再加上以炼形为主的道教和标榜治心的佛教相比,由于佛教意识的居高临下地位,道教就不免有相形见绌之感,道教为此而奋起直追,在治心上化功夫做文章也在所难免。由于道教从萌芽到形成发展一直是在中国境内,所以道教在养心理论方面也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迎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所以道教的养心理论与佛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思想体系。

2.1 返璞归真

道家认为,“人法天,天法地,地法自然”,“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从这些言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既然生死仅是气的聚散,当然生也不足喜,死也不足悲,而且还透露了人们热切追求大自然的愿望。最重要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意识中弥漫着玄学的思想,就生民而言,玄学崇尚生命的自然性,以及生命不为世间之物所奴役,不被庸庸碌碌的生活俗事所困扰,这便找到了生命存在的乐趣,还有一些人认为,由于自然能天长地久,把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就能与自然一样不朽,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嵇康认为“旷然无忧虑,寂然无思虑”,他在《养生论》提到:“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如果稽康的境界算不了什么,那陶渊明回归大自然的境界总该可以达到一个高度,“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以,在当时有好多人往往遁迹于深山密林,或行踪飘忽于江河湖海,尽量去接近自然,使自己完全复原为一个自然的人,这样或许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养生效果。

2.2 道德追求

道教信仰既以长生为目标,作为宗教,理论上接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长生为了什么?即生命的价值何在。而道德形象对于生命价值来说,无论如何总是一个可加的正数。道德形象愈丰满,生命价值愈大,追求长生的原动力也就愈足,可以说道德追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同时在大一统的社会当中,道德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对于社会群体存在以及社会的有序运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汉代学者们在总结秦亡的教训时,再一次认识到宗族关系作为社会的基本关系对维系大一统群体的重要性,认识到轻视伦理道德对家族关系所产生的破坏性作用。另外在早期道教文献《老子想尔注》中也认为: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也。积精和积善都是导致成仙的法宝。著名的养生家葛洪还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皆不能长生也。并且还很具体的补充到,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总的来说,积善成仙的积极后果是明显地增添了生命生存的价值,在群体社会里,所谓善即是对共存的贡献。

2.3 符咒信仰

与道教精神炼形法有密切关联的是道教对生命的心理保障功用,屏除各种有损人身心健康的外来精神刺激一直或多或少地作为道教各法术的一个考虑因素。道教所追求的神仙境界固然很受欢迎,但是这只是对于那些有希望做神仙真人的人中精英,才能够通过求一、守一的精神努力,达到自我心理屏障,而对芸芸众生也实行心理保障,当然是以求生存意识为基础的道教所义不容辞,这就导致了符咒的出现。道教符咒的主要对象是闪烁在人们心头的妖魔鬼怪和一切威胁生命的幻觉。当社会动荡,群体关系不足以保障个人生存时,惯于在群体帷幕下生活的个体要独立解决生存问题,其疑虑和不安就会产生,种种牛鬼蛇神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而且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相当的地位,从而成为压抑人们心理的主要因素,阻碍着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力的发挥。关于丧命于鬼怪的不可胜数的记载,充斥于魏晋至明清的各种书籍中,足以反映人们对此的恐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就大显身手了,中国佛教往往是扩大鬼怪的形象,渲染妖魔的威力,其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也是为了麻醉人民,而道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广泛使用符咒来去除那些妖魔鬼怪,以此来给人一种安全感。今天看来,这些做法不免显得堂而皇之,但是在科学不发达的那个年代,却有着减轻人在变幻莫测命运和生存环境面前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作用,它也是人们在没有科学作为武器的情况下所不得已使用的虚幻大刀,从而使人在自然和命运面前心理上有了武装,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3 结语

道家养心思想源远流长,它直到今天还对我们的养生有着深远影响。“心”为一身的主宰,心常静则神安,心平气和才能达到“心如止水、处事不惊”的最高境界。返朴归真、道德追求的思想至今仍有学术价值和教育意义,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对“施恩于人不求回报”的善心,对家人、对祖国、对社会的广博的爱,都是道家养心思想所提倡的。当然,道教作为特殊时代的宗教信仰,其养心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消极因素,比如符咒,是一种封建迷信的做法,对人体不会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但是不能因为这些消极因素而否定道教养心合理理论。

[1]胡春分. 宗教与社会 [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2]林和生.悲壮的还乡——精神家园忧思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3]李国文,龚友德等.智慧的曙光——宗教与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4]孙浩然.心灵返朴与生命归真——《道德经》养生思想管窥[J].中国道教,2007(3).

[5]杨玉辉.老子养生思想新解[J].中国道教,2002(6).

[6]温茂兴.论道教文化对中医调神养生思想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4).

On the Mental Improvement of Taoism

Wang Huiyong
(Wenshan College,Wenshan Yunnan 650092)

Thethought of health pres ervation isan important part of Taois m.Thisarticleus escomparativemethod,with Taois m background,to introduce the health pres ervation of Taois m from the phys ical"heart",which is in order to provides omeguidanceand referencefor everyone.

Taois m mental improvementeffect

G85

A

1004—5643(2011)07—0097—02

王慧勇(198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养心道教佛教
养生与养心
夏至重养心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夏至养心喝“三茶”
佛教艺术
西夏道教补议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修身首先在『养心』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