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全球化的发展对策

2011-08-15 00:50赵明哲
武术研究 2011年7期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传统

赵明哲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全球化的发展对策

赵明哲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现今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从教育、政治、传媒、经济四个方面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全球化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增进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互动,从而使其走得更久远。

民族传统体育 全球化 发展

前言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担负着弘扬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不是要它向世界竞技体育单纯皈依,而是通过不断吸收西方文化中好的适合中国传统体育的东西,并加以创新改革,走向全球化的进程,把有继承和发展价值的内容传播给更多的人,使之受益。

1 全球化与全球化视野

1.1 全球化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凸显了许多新现象,尤其是经济的发展状况,故在1985年经济学家T·莱维提出了“全球化”一词,“全球化”是对当时的经济活动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最现实的写照。发展到现在,“全球化”这个抽象深奥的名词,不仅仅是单纯的指某一行业领域,而是真正意义上涵盖着政治,文化、经济、生态等社会领域,所以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全球化是指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流动与配置利用、人类活动及其成果与效应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互动、整合与协同。全球化基本内涵的表现形式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文化整合化;全球政治协作化;全球生态共生化和全球人类认同化。[1]因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笔者就从文化学的角度理解全球化,界定全球化。主要是指从文化或文明的角度理解全球文化相互联系状态的一定界定方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和一体化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与文化普遍化、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矛盾共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文化学模式大都把反省当作全球化的研究机制,对文化的全球互动和交流进行全面的检视与批判,以防止人类文化生态遭到破坏。[2]

1.2 全球化视野

当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已经变成“迷你型”的,任何事物发展至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所以要想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得到长足发展,就要从全球化视野下来制订对策。在上面已经阐释过在文化学的方面界定全球化,如果我们希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实现较为健康的全球化,我们就不能一味的去迎合他人的喜恶,文化的全球化过程必然会伴随着多种文化的强烈碰撞,最后达到交汇融合。取百家之长集于一身,糅合更好的以去其糟粕。现今体育的发展是以奥林匹克竞技体育精神为主,以各国已发展完备的传统项目为辅,现在的奥林匹克不止是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的挑战精神,同时它同样也弘扬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竞技精神,但是强烈的对抗性,单纯要求人类追求自身的体能极限,发生的一些丑闻给奥林匹克精神带来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要想纠正偏离的轨道,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弘扬的人际和谐、健身、保健和娱乐的人文精神可以提供很大帮助。

2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

多年来由西方竞技体育统治体育事业,在面临着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想要发展,想弘扬就必须也必须要走上向全球化发展的道路。虽然我国也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并进入了一个不受重视的尴尬境地。

首先,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和西方竞技体育的初衷是有很大的反差和冲突的,我国传统体育要想在现今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事业占有一席之地,所遇到的阻力是巨大的。虽然现在由于各种丑闻,对奥林匹克精神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弘扬的人文精神对于纠正竞技体育偏离的轨道可以有所帮助,但是,在现实当中并没有改变民族传统体育的从属地位。

其次,对于大众来说太有特色的事物是不容易让人接受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于完全不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想要接受具有浓重传统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是十分困难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服饰和器械上各具民族和地域特色,可是由于不同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不尽相同,要想产生共鸣,必须先从文化的融合入手,而这个过程任重道远。

第三,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还没有普及何谈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全球化。我国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现今统计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达千种,各民族之间都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在国内由于种种的原因普及起来都是十分困难,所以,从长远来看,要想向群众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需要有统一的制度和规则。

当然,以上的种种问题并不说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的可能,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流传至今天,也充分说明了其存在的价值,所以,如何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长久的健康发展下去必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且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3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策

我们应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分析。我国政府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给引起高度重视,完善教育机制,制定法规政策,宏观调控,加强宣传,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全球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3.1 学校是核心因素

19世纪末,传教士在我国兴建了很多教会学校,西方体育就由此传入中国。我国受到了教会学校的教学模式影响才建立了新式学堂,虽然新式学堂中的体育课程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但是,由教会学校带来的具有西方体育色彩的运动项目占据了课程主体。由此可见学校是体育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也要从孩子抓起,以大学生为导向。

3.1.1 在国内大中院校普及传统体育对于传统体育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文化的传承,最有效的手段是教育,学校是教育的主要载体。学校是青少年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实现全民健身的主要战场,是传统体育项目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而且许多西方体育走向世界的经验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把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正规的教学计划,通过学校这个最主要的环节为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作出贡献。[3]我之所以认为大中院校具有更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大中院校的学生具有比较高的知识水平,与外国友人可以较容易的沟通,而且选择有知识、有想法、有创新力的年轻人,作为传承和传播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渠道是明智之举。

3.1.2 需通过学校培养大量的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

每个民族都会因为不同的民族特色、地域环境而演化出不同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所以,在实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规范化的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民族体育特色文化,具有专业体育知识的指导员来对大众进行言传身教。

3.2 政治是关键因素

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往往得益于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社会风尚的引导。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社会条件常常与不同的体育项目的兴衰紧紧相连。[4]

国际奥委会虽然一直都在强调奥运会只是一项体育赛事,但是现在世界各国还是把将它与政治相联系。由此可见,体育的全球化道路是否平坦政治参与是关键。

3.2.1 孔子学院的兴起

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我国政府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与国外大学强强联合所建立的推广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机构,是一个中外合作的非营利性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公益结构。据国家汉办权威统计,截至2009年10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课堂,共计523所,分布在87个国家。武术在孔子学院中就是一门课程,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中国武术不仅是有力的防身自卫武器,而且成为抱打不平、伸张正义的化身。在武术当中比较容易学习和接受的以太极拳为代表,像太极拳这样集武术、哲学于一身的中国国粹,不少人受到其集气韵、节奏、刚柔浑融于无形的吸引,让外国朋友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特别魅力,而进一步喜爱和学习中国文化。

由此可见,孔子学院的大范围建立对于武术的传播一定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但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拥有着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要注重多样性的协调,虽然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但也不能只重视武术而忽视了其他项目。而且,现今孔子学院当中的武术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比较低,并没有把太极拳的精髓传递给学习者。

3.2.2 国家需要制定有利于传统体育发展的政策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样对于体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鼓励提倡全民健身。随着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口号的提出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便被提上了重要日程,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5]我们应对可以传承至今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重新审视,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和健全机制。

3.3 传媒是必要因素

新闻传媒到底能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全球化做些什么,奥运会就是说明这个的最好例子。新闻传媒首先为奥运会做的贡献就是为奥运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现今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电视和互联网,中国传媒的广泛宣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奥运会并关注奥运会。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做到像奥运会那样家喻户晓必须要有传媒的帮助。

3.3.1 国内的大力宣传是走向世界的基础

现在国内的体育频道,全部都是国际足球联赛、NBA、网球公开赛等西方竞技体育比赛,基本没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介绍,使得国人对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知之甚少。基于这种尴尬情况,国内的体育传媒不应该只把眼界局限于西方竞技体育,也应该多多关注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毕竟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只有在国内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全球化发展才不会是纸上谈兵。

3.3.2 运用传媒拉进世界距离

信息时代的来临,给为传播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人们带来的福音。信息资源的连接,使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量加大,相信对于传媒的良好利用,就可以让更多更远的人们知道与了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就用足球在世界的普及来说,据权威统计,第13、14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观众达130.5亿、266.9亿,第15届八强赛平均每场就有10亿观众。由此可见,新闻传媒对于竞技体育的大力报道激发了人们很高的热情,相信足球可以在世界普及,除了其具有的魅力外,传媒是功不可没的。充分利用传媒的全球化、多媒体化、即时化和海量信息化的特点,广泛介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价值与特点,将会有力推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

3.4 经济是重要因素

现代体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育属于第三产业的界定,为我国现代体育和市场经济开辟了联手共进,同步发展的新领域与新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体育与经济有一体化整合的趋势。我们要依据这一发展规律,选择和确立发展模式及其运作方式,构建体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战略,推动体育与经济一体化运作的实践,大力发展体育经济。[6]纵观世界体育史,很多风靡全球的竞技运动项目,最初都是由民族体育发展而来的。最早西方体育文化借助强大的经济杠杆向生产力欠发达地区进行渗透,在近代体育文化大规模传播和交流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东方各国由于缺乏契机,就只能被动接受。

体育运动的发展对经济有一定的依赖性,当然体育运动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承认体育对经济的积极反作用在许多领域得到了体现,同样,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体育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生活方式及其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社会需求是体育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行为的变化,还刺激了体育的迅猛发展。体育是一种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前进,必然会对体育提出更新的要求。

4 结论

现代体育的发展已呈现多元化交融的全球化趋势,世界性和民族性在新的基础上得到了统一,但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还处在没有完全发展的尴尬境地,虽然面临的困难有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没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和必要,反而更加说明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保存到今天必定有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但是想要更好的长远发展,就需要在改革中求得发展,完善教育机制,制定法规政策,宏观调控经济,加强传媒宣传,相信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的道路上会走的更远。

[1]王忠武.全球化的基本内涵及其表现形式[J].东方论坛,2001.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缪仕晖.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科技信息,2009(23).

[4]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敖 洪.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其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薛 峰.论体育功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8(29).

O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Zhao Mingzhe
(School of Sport and Art,North China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 030051)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the paper s tudies the developing condition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 ports of China and the developing s trategie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globalization,through education,politics,media and economy,the four as pects,the paper propos ess ome developing s trategiesof them.Only can Chines e national s ports embody their s ocial values,they can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wes tern and eas tern countriesand get better development.

national traditional s ports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G85

A

1004—5643(2011)07—0099—03

赵明哲(1978~),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全球化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