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干得好的才能考得好

2011-08-15 00:51钟祖文
当代贵州 2011年4期
关键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实绩

特约评论员 钟祖文

让干得好的才能考得好

特约评论员 钟祖文

在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中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让干得好的才能考得好,是进一步完善竞争性选拔方式的有益探索。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方式是干部群众比较满意、反映最好的改革举措。但同时,人们也对考试设计不科学,简单以考分取人,造成“会考不会干”、“干得好的考不好”的现象颇有议论。现实中,一些地方也确实存在干与考“两张皮”、分与能不相符的问题,少数无心工作、一心备考的人凭借会考“榜上有名”,那些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的却因为不会考而“名落孙山”。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只有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竞争性选拔工作才有生命力。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目的是选优配强干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干得好的考得好,才能体现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核心价值取向。“干得好”是干部综合素质的反映,也是干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成效的集中体现。让干得好的考得好、选得上,群众欢迎、干部服气。竞争性选拔要真正成为干部德才素质的竞争、工作实绩的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把广大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立足本职、踏实干事上来,防止出现考试导向冲击干事导向。

怎样才能让干得好的考得好?关键是要坚持“干什么、考什么”。有的地方在解决干与考的落差、增强考试测评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上下功夫,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要根据选拔职位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参与竞争的资格条件。例如,可对干部履历进行分析,看他学了什么、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还可像浙江丽水市那样,把差额推荐提名放在笔试、面试环节之前,“先比能力再考试”,让干得好的考有机会,让干不好的望考兴叹。要突出岗位特点,科学设置考试内容,重点检验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无法通过考前集中复习备考或押题提高成绩,减少应试的准备效应。要强化考察、考核在竞争性选拔中的作用,把考试和考察、考核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印证,搞好综合分析和研判,防止唯考取人、唯分取人。

让干得好的才能考得好,除了完善制度设计,还需要干部个人的努力。广大干部要自觉适应当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努力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这样,在参与竞争性选拔时,才会有更加出色的发挥。(来源《组工通讯》 编辑/徐菁)

猜你喜欢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实绩
干出实绩才能赢得民心
善用“小事”谋“实绩”
干部制度改革:历史回顾、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我国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路线图
让实绩主导“上”“下”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
高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
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若干策略建议
加强和完善新时期我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的思考
辽宁省积极推进竞争上岗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