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开遍映山红

2011-08-15 00:51■闽
支部建设 2011年21期
关键词:井冈映山红杜鹃

■闽 新

井冈开遍映山红

■闽 新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革命胜利哟你回头,老妹等你哟长相守,老妹等你哟到白头……”踏进井冈山市区,不时飘来的《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深深打动了我们。在井冈山市,一首首红歌、一座座革命旧居旧址、一簇簇红杜鹃,常常把我们带回那火红的年代。

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实景油画《井冈路》映入眼帘。大厅设有一台老式油灯雕塑,表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主旨。红米饭、南瓜汤,冬天官兵只穿两件单衣,晚上睡觉盖干稻草……博物馆里陈列的实物,真实再现了当年红军将士艰苦的生活条件。

“中国革命的起点在井冈山,这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随着讲解员精彩的讲解,“三湾改编”、“井冈山会师”、“黄洋界保卫战”等一幕幕波澜壮阔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在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井冈山的斗争历时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然不长,但创下了不朽的丰功伟业。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也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今日的井冈山早已没有了战争的血雨腥风,一派欣欣向荣。国庆假期刚过,陪同采访的井冈山市委新闻报道中心主任刘斐告诉我们,今年井冈山红色旅游出现“井喷”,能接待1万多人的宾馆酒店及景区周边可住宿的“农家乐”天天爆满。

在井冈山,随处可见一丛丛白色、红色、粉色的各种杜鹃。刘斐告诉我们,杜鹃花是井冈山市的市花,目前已查明的有32种,很多品种是井冈山所独有。主要品种有开白花的江西杜鹃,开红花的映山红,开粉红色的鹿角杜鹃、云锦杜鹃,开粉红至白花的猴头杜鹃,以及具有香味的井冈山杜鹃等。目前,井冈山正举行2011第二届杜鹃花节。杜鹃花已成为井冈山旅游的看点。

据介绍,近年来,井冈山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红色旅游拓展培训品牌不断唱响,井冈山国际杜鹃花节的知名度日益扩大,红色旅游发展形势非常喜人。

除了红色旅游,井冈山还全力打造中国日用瓷生产基地。目前,井冈山陶瓷类企业已发展到36家,陶瓷生产线达35条,年产陶瓷10.5亿件,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其中的罗汉汤碗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

在前往韶山的路上,别墅成群,绿树掩映,路的两边多是红火的“土菜馆”。在毛泽东故居、铜像广场,前来瞻仰、敬献花篮的游客络绎不绝。如今,在韶山,相伴而生的旅游、餐饮业兴旺繁荣。

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军下井冈山后,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斗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如今,这一精神正代代传承。

刘斐的父母亲上世纪60年代来到井冈山。刘斐在井冈山出生长大,对井冈山饱含感情。我们了解到,井冈山市区所在地——茨坪,原是一片贫瘠的水田和几间破陋的泥房,而如今,市区中间挹翠湖碧波荡漾,四周绿树成荫、群山环抱。

刘斐说,挹翠湖是人工湖,当年建湖时,井冈山男女老少都义务参加挖掘;解放初期,井冈山没有通往山外的公路,大批退伍军人、南下干部、下乡知青来到这里,和当地百姓一起,十几万人挑灯夜战,终于在1958年党的生日那天筑成通车。这些改天换地的动人故事,是当年井冈山壮丽革命诗篇的延续。

在黄洋界哨口,我们看到了许多身着红军服、参加红色拓展培训项目的游客。据介绍,近年来,井冈山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不断增强红色教育功能,对红色旅游发展新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出了“走一段红军小路,听一堂传统教育课,向革命烈士献一束花,吃一顿套餐,看一场红色歌舞,学唱一首红军歌谣”六个一体验式教学模式。

刘斐说,观看由600名当地群众参与的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参加“井冈山精神代代传”主题互动教学与红军后代互动、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许多参与的学员和游客一次次掉泪,深深体会到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越是困难越向前的气概和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力量。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走在井冈山上,你不时能听到游客们唱起《映山红》等革命歌曲,歌声所至,满山一片应和声。

猜你喜欢
井冈映山红杜鹃
《映山红》(绘画)
井冈的山泉水
云上杜鹃
这里年年映山红
杜鹃红
第六届江西省音乐“映山红”奖管乐比赛圆满落幕
杜鹃
红五军井冈突围
文登开遍“映山红”
井冈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