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组织建设应实行“两个转变”

2011-08-15 00:43山东省军区司令部动员处刘卫华黄林林
国防 2011年11期
关键词:民兵组织编组分队

■ 山东省军区司令部动员处 刘卫华 黄林林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强调,要优化规模结构和力量布局,建设一支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强大后备力量。胡主席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抓好新时期民兵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供了依据。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兵组织建设,必须破除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定式、工作模式,积极推进“两个转变”。

着眼使命任务拓展,推进民兵组织结构由“功能单一”向“双应并重”转变。适应非战争安全威胁日益上升的形势,按照“双应一体、互促双赢”的要求,调整民兵组织功能结构,提高民兵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作战和作战支援保障方面:积极适应后备力量由作战型向作战支援保障型转变需要,大力加强民兵工兵、防化、通信、勤务等保障分队建设,全面提升民兵遂行作战支援保障任务能力。坚持做好要地防空准备,本着“加强自我防护、突出侦察预警、完善报知体系”的原则,在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党政事业单位和重点企业就近就地编组民兵高炮和对空侦察预警、综合防护分队。边海防地区还要着眼实现“远处能警、近处能控、全域能通”目标,在边海防一线地区编组民兵信息员队伍和民兵侦察、观察分队。应急处突和抢险救灾方面:针对当前“三股恶势力”渗透、袭扰、破坏的形势,群体性事件引发的不稳定形势,防洪防汛、山林灭火、抗旱救灾的需要,各类矿难、化工等事故频发的实际,科学规划组建应急维稳与应急救援队伍,并按照人装结合的要求协调政府配齐各类应急装备器材,逐步形成每个地级市重点掌握2~3支民兵应急分队,每个县(市区)重点掌握1支民兵应急分队的布局体系,切实提高民兵遂行应急维稳与抢险救灾任务的能力。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兵分队由“属地模式编组”向“多元模式编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人力资源呈现“多流向、大流量”态势,民兵建制“有编无兵、有兵无编”的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民兵属地化编组模式已不适应新的环境。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民兵组织建设的重点区域放在城镇、行业系统和企事业单位,按照因地制宜、便于管理的原则,采取多元模式编组。一是依托大型企事业单位单独编。注重发挥大型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健全、专业力量雄厚、人员较多且相对稳定的优势,坚持把重点民兵分队编组在大型企事业单位中,成建制构建省市直接掌控的防空防化、矿难救援、应急抢修、专业抢险等应战应急分队。二是挖掘中小型企业潜力联片编。充分利用地方新兴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具备的人才、技术优势,采取全面筛选、统一衡量、抽人编组的方法,分层次、分专业、分区域在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园中定人定岗编组电子战、心理战、信息战等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特殊专业分队。三是发挥行业系统优势垂直编。针对社会服务性和公益性岗位不断增多的实际,在通信、电力、供水、交通、医疗等行业系统中,按照“三不编”原则(即长期不在位的不编、专业水平弱的不编、难以离岗的不编)整合资源,聚合优势,成系统组建对口专业分队。通过转变编组模式,提高民兵队伍的稳定性与科技含量,夯实民兵应战应急能力建设基础。

猜你喜欢
民兵组织编组分队
多编组智轨电车高速工况下的稳定性能研究
高速铁路开行17辆编组动车组信号系统方案研究
基于灵活编组的互联互通车载电子地图设计及动态加载
一种自动生成某型部队编组ID的方法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垦区集团化后民兵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梅州市梅江区高度重视民兵组织建设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陆军分队战术决策问题研究
一辆东风EQ2102N型汽车空调不制冷故障诊断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