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扎外剥保存肛垫半缝合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2011-08-15 00:53张立新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痔的齿状肛垫

张立新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河南新乡 453000

近几年来,采用内扎外剥保存肛垫内扎外剥半缝合术治疗混合痔17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混合痔1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8例。治疗组年龄21~65岁,平均(38.81±12.85)岁,病程4~36年,平均(15.86±9.38)年,男51例,女37例。采用保留肛垫内扎外剥半缝合术。对照组88例,男41例,女47例。年龄28~68岁,平均(45.47±11.60)岁,病程5~34年,平均(19.69±9.12)年,采用内扎外剥半缝合术。两组主要症状均为便后肿物脱出不能完全回纳,或伴疼痛,大便带血(喷血或喷射性出血),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内扎外剥肛垫半缝合术。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指法扩肛后检查痔核位置、大小,合理设计内扎及外剥的位置,一般多选用3、7、11点母痔区。用组织钳提起外痔,在外痔两侧皮肤作V型切口,剥离皮下扩张静脉团至齿状线上0.2~0.5 cm,钳夹痔核基底部,10-0丝线双重结扎痔核,切除痔核残端,同样方法处理其它痔核;注意结扎时不能过深,结扎位置不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若为环痔,各外痔切口间保留皮肤的宽度至少大于1 cm,然后在次痔核点线上0.5~1.0 cm横行切开粘膜,向下剥离并切除齿状线下和皮肤下扩张静脉团,向上切除内痔及多余粘膜,再将下滑组织上提,使上下两处粘膜对合,间断缝合,缝合时注意固定,即贯穿缝合皮下肌,以减少张力,使皮桥平整。术毕测试肛门大小,以容纳两指为度,若不能容纳两指,即在5、7点处切口,用小弯钳挑断外括约肌皮下部和内括约肌下缘部分肌束,或在6点处作纵切横缝术。手术后半流质饮食,控制排便1~2 d,便后改为普食,中药坐浴熏洗,凡士林纱条换药,7 d左右拆线。对照组:以组织钳提起外痔,弯剪行一V字型切口,潜行剥离静脉团至齿线下0.3~0.5 cm处,于内痔基底部置一弯钳夹痔,再以10-0丝线结扎,切除内痔,修剪皮缘,使之引流通畅,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创口处理包扎同治疗组。

1.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肛肠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观察术后疼痛积分,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等情况。体征消失、创口愈合为治愈。症状体征改善、创口愈合为好转。

2 结果

本组176例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20 d。1~3 d患者有肛门坠胀,疼痛感,术后24 h内明显。未发现肛门狭窄及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外剥内扎是中医治疗痔的传统术式,主要缺点是创面较大,愈合时间长,疼痛重,易感染。皮赘残留较多术后水肿明显,若剥离较多又易损伤肛门功能。针对上述缺点,根据肛管衬垫滑动学说和肛管齿状线的研究新成果,设计了肛垫保留断桥缝合术的新术式[1-2],该术式最大限度的保留肛管皮肤,又能彻底地剥离外痔,有效地防止术后肛门狭窄、肛缘水肿及皮赘残留。本术式只切除病理部分,保留部分肛垫,保持肛门正常功能。齿状线也包含在肛垫内,是排便运动的诱发区,手术破坏此区可出现肛门下坠等,也是手术应尽量保留的区域,由于保留了相当完好的齿状线区不损伤排尿反射,保持肛门的完整性,故避免了术后肛门下坠。肛缘外口开放引流,减少了感染的机会。保留肛垫及齿状线治疗混合痔的优势[3-4]在于首先采用内痔高位结扎悬吊的手段,可使下一肛垫恢复1~2厘米,使肛垫上移后外痔也明显缩小,术后控便能力不受影响。结果表明,保留肛垫混合痔内扎外剥半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疗效优于对照组。该术式操作简便、费用低,提高了混合痔的治愈力,降低了术后复发率,更适合基层医院。

[1] 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20-697.

[2] 张东铭.肛垫及临床意义[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8,18(3):27-30.

[3] 陈亮,李国峰,姜海宴.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4,24(3):24.

[4] 张英,刘桂英,刘红丽.保留齿状线术式治疗混合痔200例[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4,24(11):23.

猜你喜欢
痔的齿状肛垫
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术后齿状突下移程度对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改良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肛垫悬吊手术在重度痔疮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HCPT微创术联合苦参敛疮汤综合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痔上黏膜套扎术+外剥内扎术治疗巨大环形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齿状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中医外治嵌顿性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齿状突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