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1-08-15 00:53尹宏磊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缓释片硝苯地平收缩压

尹宏磊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卫辉 453100

硝苯地平缓释片由于其长效的钙通道阻滞作用,对血管平滑肌起到舒张作用,能够用于心绞痛及高血压的治疗[1-2]。现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1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及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20~75岁;②坐位舒张压/收缩压为90~109/140~179 mmHg,属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范围;③无肝、肾功能障碍及继发性高血压;④既往无钙拮抗剂过敏情况;⑤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⑥半年内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和中风发作患者。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均停用降压药2周,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83人,其中A组男42例,女41例,年龄39~72岁,平均(49.6±7.3)岁;体重指数23~46,平均(29.8±6.1);其中52例轻度高血压,31例中度高血压;病程(10.3±6.8)年,A组患者予以依那普利片(江苏扬子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32026567)10 mg每天早8时口服,连续4周,血压下降不明显者,加大口服药量至20 mg,第8周结束。B组男45例,女38例,年龄42~74岁,平均(51.3±8.2)岁;体重指数25~48,平均(30.1±5.8);其中49例轻度高血压,34例中度高血压;病程(11.1±7.2)年。B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0930145)口服,早晚8时各20 mg,连续服用4周,血压下降不明显者,则加大口服药量至早晚各40 mg,第8周结束。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对其身高、体重、血常规、尿常规、血小板、血肌酐、血清氯化物、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肝功能及十二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查,并分别在停用降压药物之后第 1、2 周和治疗开始后的第 1、2、3、4、6、8 周上午 9 时左右,用血压计量取右上臂肱动脉血压3次,取当日3次血压平均值为观察血压值,患者疗程期间饮食及运动未变动。

1.3 疗效评定[3]

舒张压降低10 mmHg及以上且已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降低20 mmHg及以上但未降至正常范围为显效;舒张压降低10 mmHg以内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未降至正常范围但下降了10~19 mmHg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治疗目标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A组患者治疗4周后,显效23例,有效45例,总有效率为81.9%;治疗8周后显效25例,有效46例,总有效率为85.5%。B组患者治疗4周后,显效24例,有效46例,总有效率为84 . 3 %;治疗8周后显效25例,有效47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治疗4周及8周后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的血压分别为(160.2±10.2/100.5±7.0)mmHg、(140.8±9.3 / 90.2±10.0) mmHg、(136.6±13.2/86.6±9.2)mmHg、(130.2±12.7/84.6±8.8)mmHg、(127.5±12.1/84.0±7.9)mmHg;B 组患者为(161.2±8.9/101.2±6.1)mmHg、(135.2±18.3/84.5±8.2)mmHg、(128.3±15.1/84.5±9.3)mmHg、(127.5±14.3/83.4±8.5)mmHg、(125.8±13.3/82.0±7.9)mmHg,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 <0.05)。B组治疗2周舒张压及第4周收缩压差值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过程中,A组有7例患者出现咳嗽,B组4例出现轻度下肢水肿,3例患者轻度头痛,均未影响继续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血小板、血肌酐、血清氯化物、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肝功能及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异常反应。

3 讨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缓释型,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有效降低血压外,还可以通过抗动脉硬化使血管的内皮损伤减少,进一步降低高血压,并克服短效制剂治疗后血压波动大及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的劣势[4]。依那普利通过抑制循环与组织中过度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增加缓激肽与血管前列环素生成,减少醛固酮分泌和钠潴留及神经末梢肾上腺素的释放,起到扩张血管、降低周围阻力、改善动脉顺应性、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室舒张功能、调解内皮功能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5]。本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压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硝苯地平缓释片血浓峰时在1.6~4.0 h之间,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平缓长久,每服用一次能维持最低有效血药浓度(10 ng/mL)以上时间达12 h,用药后能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扩张外周动脉,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从而降低血压[6]。同时,硝苯地平缓释片起效缓慢,血药浓度波动小,血压控制相对平稳,且不改变血压变化的昼夜规律,可避免短效制剂所致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作用时间长,用药次数减少,患者较易接受,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或不影响全部原因的死亡率[7]。本研究B组患者治疗2周舒张压及第4周收缩压差值明显大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1]姜高分,杨佳,陈峰.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8):1130-1132.

[2]诸骏仁,蔡逦绳,何汝敏,等.国产控释剂型硝苯地平疗效和安全性[J].高血压杂志,2005,13(5):306-309.

[3]谭碧峰,黄友良,俞群军,等.国产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J].医学理论与实践,2OO6,19(1):9-11.

[4]唐敏,程开诚,王光富,等.卡托普利与缓释硝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7):579-582.

[5]戚国庆,杜文涛,韩巍,等.硝苯地平缓释片(Ⅱ)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稳定型冠心病伴高血压186例[J].临床荟萃,2008,23(14):1041-4042.

[6]陈炜,王焱,吴汉宁,等.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肽的影响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89.

[7]夏媛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60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50-51.

猜你喜欢
缓释片硝苯地平收缩压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