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8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2011-08-15 00:53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舒巴坦病历抗菌

周 静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保障患者治疗安全的基本措施,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仅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还会导致致病菌选择性耐药。一旦出现细菌耐药,可显著影响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重耐药致病菌的出现及其对临床工作的影响,使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成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医疗质量控制的焦点问题。笔者按照《河南省第二周期医院评审暨综合评价标准》以及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等文件精神,对抗菌药物前10位用药量实施排名监控,同时根据 “双十”排名,对全院临床科室“双十”药物使用情况作分析点评。本研究对858份住院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858份住院病历,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

1.2 方法

主要依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等分析不合理用药。

2 结果

在抽查的858份病历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7.7%。其中使用单一抗菌药物的病历为501份;2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病历为310份;3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病历为47份,分别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总数的58.4%、36.1%和5.5%。共计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为54种,其中非限制使用的药物16种;限制使用的药物26种;特殊使用的药物12种;分别占抗菌药物总数的29.6%、48.2%和22.2%。现将病历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如下。

2.1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适宜

如某病历示,该患者入院诊断为“①左侧面部增生物;②冠心病”,住院期间行“颊部恶性肿物局部扩大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该文件提出要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该病历中并未说明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理由。

2.2 围手术期更换抗菌药物频繁

如某病历示,该患者临床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住院期间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前半小时应用头孢替安针,术后改用头孢西丁,术前、术后更换抗菌药物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该病程记录没有显示更换抗菌药物的理由。

2.3 药品用量超说明书剂量使用

如某病历示,该患者入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3级”,住院期间应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4.0,q8h,静脉滴注。依据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说明书,舒巴坦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4 g。本品为复方制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1︰1,该患者应用舒巴坦钠的日剂量为6 g。经查阅2005版《临床用药须知》[1],提示舒巴坦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4 g。属于药品用量超说明书剂量使用。

2.4 特殊人群用量不适宜

如某病历示,该患者82岁,住院期间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他啶针3.0 g,q12 h,静脉滴注。依据头孢他啶说明书,老年用药示,65岁以上老年患者剂量可减至正常剂量的2/3~1/2,1 d最高剂量不超过3 g。该患者82岁,日剂量为6 g,属用量不适宜,明显超过日最高剂量。

2.5 抗菌药物选择用药不当

如某病历示,男,9岁,住院期间行阑尾炎术后腹壁瘘管切除术,术前联合应用阿洛西林、替硝唑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说明书及第17版《新编药物学》[2]:12岁以下患者禁用或不宜使用。病程中并未说明其用药理由。

2.6 联合用药不合理

如某病历示,该患者临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住院期间联合应用头孢米诺、甲硝唑、奈替米星为三联用药,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3],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在该病程记录中没有显示三联用药的原因。

2.7 没有根据药敏结果及时更换抗菌药物

如某病历示:患者临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住院期间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其结果示:检查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耐药。送检日期为2011年1月30日,报告结果为2011年2月2日,而病历中停用头孢吡肟为2011年2月6日,病程中并未记录说明没有及时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的理由。

2.8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笔者所在医院相关文件,应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如需越级使用,应填写《抗菌药物(限制、特殊级)贵重药品临床使用审批表》进行审批。仍有部分医师没有填写审批表。

3 讨论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临床医师应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相关文件,依据患者的临床诊断、具体的症状、体征和病原学检测、药敏试验及相关的检查等指标,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4]。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细菌耐药的严重程度,提高临床治愈率或降低感染率。针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及时反馈临床科室,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5.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4.

[3]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宣贯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5.

[4]张涛.36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9):84.

猜你喜欢
舒巴坦病历抗菌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强迫症病历簿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