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尾咬耳症的防治措施

2011-08-15 00:44陈学敏尹利香许自铭
中国猪业 2011年7期
关键词:碘酊月龄猪群

陈学敏 尹利香 许自铭

(河南省濮阳县畜牧局,河南省濮阳县 457100)

近年来,随着养猪场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相互咬尾咬耳的现象不断增加。

1 培育抗应激猪品种

咬尾咬耳现象在长白猪、哈白猪较多,我国土种猪少见。这与遗传基因有关,因此利用育种方法选育抗应激猪可从根本上解决猪的咬尾咬耳的问题。

2 满足猪的营养需要

喂给全价饲料,以满足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不喂霉变饲料,饮水要清洁,饲槽及水槽设施充足,注意卫生,避免抢食争斗及饮食不均。当发现咬尾咬耳现象时,应及时对饲料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针对营养不足的部分尤其是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要及时补充,以消除营养应激诱发的咬尾咬耳症。

3 给予良好的环境条件

猪舍建筑工艺 (场址选择、场区布局、猪舍类型)和环境工程设计 (通风类型、粪污处理方式等)以及舍内设施选择 (饲槽、饮水方式等选择)都要符合猪的正常生理要求。

4 合理组群

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格和吃食等方面相似的猪组群饲养。每一猪群头数的多少,应依猪舍设备,圈养密度以及饲养方式等因素而定。在自然温度、自然通风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每群以10~20头为宜;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每群也不宜超过50头。同一群猪个体的体重相差不能过大,在小猪阶段群内体重不宜超过4~5 kg,在架子猪阶段,不超过7~10 kg。分群后要保持猪群的稳定,除因疾病或体重差别过大,体质过弱而不宜在群内饲养而加以调整外,不应任意变动。

5 适宜的饲养密度

一般猪场一头3~4月龄的肥育猪所需要圈栏面积以0.6 m2为宜,4~6月龄为 0.8 m2, 7~8月龄和 9~10月龄则分别为1m2和1.2m2。我国南北气温相差较大,圈养密度也应因地制宜。

6 仔猪断尾

在仔猪生下当天,在离尾根大约1 cm处,用钝口钳将尾巴剪掉并涂上碘酊或在仔猪生下1~2天内,用钢丝钳子在尾下1/3处连续钳两钳子 (可与打耳号同时进行),两钳距离0.4 cm左右,将尾骨和尾肌钳断,血管和神经压扁,皮肤压成沟,钳后7~10天,尾下1/3即可脱掉。

7 药物防治

药物一般有应激预防剂、促适应剂、应激缓解剂三种。应激预防剂能减弱应激对机体的作用,通常有安定止痛剂 (氯丙嗪、嘧哌嗪、三氟拉嗪、氟哌啶醇)、安定剂 (氯二氢甲基苯基苯并二氮杂卓酮、溴氯苯基二氢苯并二氮杂卓酮)和镇静剂 (苯纳嗪、溴化钠、盐酸地巴唑)。促适应剂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从而提高抗应激能力 (柠檬酸、琥珀酸,碳酸氢钠、氯化铵、微量元素锌、硒、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制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

8 其它措施

饲养人员要固定,禁止无关人员参观,不允许其它动物进入畜舍;对育肥的杂交仔猪去势;将咬尾恶癖的猪及时从猪群中挑出,单圈隔离饲养,还可肌注镇静剂;对被咬伤的猪及时隔离并用0.1%高锰酸钾清洗消毒,并涂上碘酊,对咬伤严重的,还可用抗生素治疗,以防感染。定期驱除猪只体内外寄生虫。

猜你喜欢
碘酊月龄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浅论护理实践中常用皮肤消毒剂化学特性
引入河曲马改良建昌马杂交效果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氟康唑联合眼部碘酊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36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