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结果的体会

2011-08-15 00:47张洪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21期
关键词:针管皮试恐惧心理

张洪波

(青海大通红十字医院骨科 青海西宁 810100)

1 假阳性的判断标准

皮试后常规观察15min,无全身反应或主诉全身反应轻微(即憋闷、气促、头晕、恶心等),而且局部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即为假阳性。(1)皮丘无增大,周围红晕>1cm,并有密集的小红点;(2)皮丘增大,较硬、周围红晕>1cm;(3)皮丘增大,较硬、周围有小的伪足。

2 产生假阳性原因分析

(1)溶媒的选择。青霉素在水溶液pH6~6.5时最稳定。临床所用注射用水pH7.4,属青霉素溶媒不稳定范围;(2)药物剂量准确性问题:①操作方面原因。在皮试液配置中,现有的一次性注射器存在很大的弊端,由于气泡易在管壁附着,不易移动,导致药物混匀受限,从而导致药物剂量准确性受限;②配置皮试液过程中经过几次抽吸针头和针管内每次都残留液体,从而使皮试液中青霉素实际剂量大大上升,特别是一次性注射器,皮试液中青霉素实际剂量已远远超过正常值;(3)操作技术问题。皮试进针角度应倾斜20~30°,针头进入皮下后再以10°角进针至针头全部进入,推入皮试液0.1mL;(4)诱导性询问影响。在判断皮试结果时,我们往往要询问有无阳性主诉,并且在皮试前也会告知患者如果阳性会出现哪些症状,特别是女性患者,对诱导询问较敏感,致假阳性反应增加;(5)护士判断方面原因。①判断经验不足,尤其是年轻护士,在病房做皮试的次数相对于注射室要少得多,所以在判断上存在一定的差距;②恐惧心理,临床相当一部分护士认为,宁愿判断为假阳性结果作对照,也不能判断阴性,或者干脆判断阳性。否则,发生严重后果难以承担,导致假阳性率增高。做青霉素皮试前,一部分病人有恐惧心理怕疼出现过敏反应,同时又空腹,20min后观察皮肤结果为阴性,但自觉症状表述不清或诉说心里难受,造成试验结果为假阳性[1]。

3 预防假阳性对策

(1)溶媒宜选用生理盐水,生理盐水pH4.5~7.0,最适宜配置青霉素皮试液;(2)操作时注意摇匀药液,建议使用玻璃注射器,可使剂量准确性增加,在皮试液配置过程中注射针头针管乳头处残余液量,每次抽吸前先回抽至针管后再稀释;注射部位一般应在前臂内侧皮下,如鞘内注射可引起青霉素脑部疼痛[2];(3)严格掌握操作技术,注意达到推注剂量;(4)注意询问方式及语言技巧,淡化过敏意识,使患者产生信赖感;(5)积累判断经验,克服恐惧心理,对临床出现的假阳性反应多看、多记、多问,判断时应胆大心细,胸有成竹,分析原因;(6)皮试液的时效也不容忽视,皮试液应现用现配,配制的皮试液超过2h后应废弃。

4 讨论

青霉素作为临床各科最主要,也是应用最多的优质廉价抗生素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出现也给医患双方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为避免和减少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出现,医护人员需加强责任心,在操作上准确掌握皮试液的剂量、浓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对可疑的阳性患者做对照试验,必要时请多人观察试敏结果。总之,在进行青霉素皮试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做到科学谨慎,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准确判断,防止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给医患双方带来的不必要的不良后果。

[1] 林洪青,杨木花.中国民间疗法,2009,17(7):59~59.

[2] 金有豫.药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7~318.

猜你喜欢
针管皮试恐惧心理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图形创意作品赏析
药物皮试知多少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两种皮试方法假阳性率的比较与分析
用针管作画的小护士
新型回弹皮套式瓶塞穿刺器用于静脉输液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