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英语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2011-08-15 00:50王扣文
中学生英语 2011年5期
关键词:语法语境单词

王扣文

(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探寻适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注意力和兴趣,为培养和健全学生必备的英语素质而奠定坚实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一个学生,只有当他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对高中英语来讲,培养学生学生英语的积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坚持教学理论探讨,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改革,选择最佳教学方法,增强信心

比如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方法,从高一年级起就集中一段时间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将一本书中的单词在短期内记住其音、形、意;语法知识也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先让学生大致了解有哪些语法现象。由于有了足量的词汇和一定语法知识,便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本并开展相应程度的原文原著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所记的单词或语法知识获得大量重现,其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也逐步加以揭示。这样在短期内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积累大大减少了阅读障碍,学习变得更为轻松,学生兴趣增加,信心增强。

二、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利用一切时机,多渠道、全方位激发学习兴趣

(一)课堂教学的成功应以充分的课前预习为前提。预习前老师应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最好要有预习案,并配备适当练习以检查预习效果。预习中要求学生注意难点、重点,观察生词用法和语法结构;课堂上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能解决好的最好让学生来解决,不能解决的由老师讲解并作归纳。这样做学生能体验到读懂原作而带来的成功感,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加强,课堂上的教学重点也就可落实在活动能力的培养上,从而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有备而来,创造了积极参与的条件,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听课质量大大提高。

(二)围绕教学内容,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立体化,多层次发展语言能力,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

1.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整体——分散——整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堂上教师应重视语言活动能力的培养,对知识作适当讲解。尽量让学生在熟悉或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对话表演,或复述课文,这样做学生的参与程度大,课堂气氛活跃,兴趣浓厚。

2.创设趣味语境,提高单词和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这首先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和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语境的创设还可由学生通过造句等形式得以实现。

3.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或自制教具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利用VCD、录像机或多媒体播放英语动画节目或其他教学设备获得视听感受。利用投影仪提供课文辅助画面或书写部分教学内容,扩大教学容量。自制教具灵活多变,往往能收到意外效果。

4.教师的情感投入和情绪感染关系到学生对该科的感兴趣程度,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将自己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自始至终精神饱满,拨动学生的求知欲。另外对学生应以表扬为主,多鼓励学生,不要打断学生的报告、复述式对话,对于出现错误,可以过后适当的进行纠正。

5.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对外交流活动。学以致用,利用外界作用提高学习效果。

三、坚持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兴趣

这些小组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建立:a.阅读小组;b.口语表演小组;c.写作小组;d.翻译小组;e.墙报小组。

教师应予以适当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长期坚持,这样,学生的潜能将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此外,我们还利用活动课时间进行英语习惯用语,谚语,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的知识讲座,开英语晚会,单词记忆比赛,英语电影欣赏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和兴趣小组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学到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学生报告话题或有意义语境的创设培养学习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远大的志向。这种培养应是长期的,随机的,应抓住一切机会进行。

在英语教学改革浪潮中,对于英语的教学理念以及新的教学手段的探索和尝试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通过英语教学实践,以及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的尝试,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但不能将重心完全放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强化这方面的学习,而且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必须得到相应的重视。

[1]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语法语境单词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单词连一连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跟踪导练(二)4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跟踪导练(三)2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单词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