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结合初探

2011-08-15 00:44山东张玉娟
职业技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口语

山东 张玉娟

高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结合初探

山东 张玉娟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本文着重讨论了如何在大学语文课中渗透专业知识,如何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笔者借此文探讨了职业学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方向,这也是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应该积极探讨的课题。

高职;大学语文;与专业结合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在突出高职教育职业性、技术性特点的情况下,各个高职院校都加大了对专业课的投入,而作为基础课的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也要不断深化。要改变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尴尬地位,充分发挥这门课程作用与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专业相结合。高职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就必须遵循“文化课为专业服务”的原则,与专业有效整合,教以致用、服务专业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作为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本人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大学语文教学情况谈几点与专业结合的教改尝试。

一、与专业结合,教材先行

长期以来,高职语文教材,是各专业通用的,不管专业和对象“一刀切”,且大多沿袭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式,侧重语文知识的培养,对学生日后工作中需要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却有所忽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应以面向学生的职业人,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强调课堂的师生互动为理念,突破以生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的模式。减少知识性和系统性,让学生多学些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让其能适应生活、适应市场、适应社基础课,高职语文在教材设置上既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更要适应专业的需要。让课文内容和专业贴近,课文思想和专业互融,口语、写作为就业铺垫。

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学院一直采用的是王步高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该教材偏重文学性,内容比较多,比较适合本科院校使用,不适合我院的学生现状。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我院相关教师认真编写了一本适合本院高职语文教学的《大学语文》教材。教材编写共分为“经典诗词”、“餐饮文学”、“旅游文学”、“应用部分”四个模块。经典诗词部分侧重人文熏陶,餐旅文学和旅游文学适合我校学生的专业,应用部分以案例情景项目教学法为主,侧重写作、口语的训练。该教材的体系和编写思路既注重听、说、读、写训练的结合,突出能力的培养训练,又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理解、写作、表达、审美等能力的提高,人文精神和高尚品德的培养,是一本可根据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以能力为本的高职语文教材。

二、与专业结合,精选教学内容

教材只是一个范本,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我们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结合高职专业特色,根据专业的不同,精选、调整、充实教学篇目,优化教学内容,将知识讲授与学生的技能、素质培养相结合,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经典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旅行社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教学中选取描写山川景物、历史典故和游记方面的课文,提高学生对一些历史知识、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的感知能力。酒店管理及烹饪专业的语文教学则可选取阐释饮食文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文章,表演专业的语文教学则可选取《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等一些词句优美、富有音乐节奏感的篇章,装饰设计专业的教学则可选取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等那些画面感强、色彩明快、具有诗情画意的文章……这样一来,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与专业结合的语文内容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进而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应用文写作的学习过程中将通用应用文与专业内容相结合,根据专业情况有所侧重进行教学,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侧重欢迎(送)词、邀请书等礼仪类应用写作以及条据、规章、启事等日常事务类应用写作的学习;旅行社管理专业的学生侧重旅游合同、导游词、旅游广告等应用文的学习;休闲专业侧重欢迎(送)词、邀请书等礼仪类应用写作的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侧重条据、规章、启事等日常事务类应用写作的学习,以求最大限度的为其所学专业服务。

职业口语训练方面,又可根据专业特点分为导游服务口语、饭店服务口语、航空服务口语。同的课前三分钟活动,对导游专业的学生可变成“三分钟景点介绍”;对饭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可变成“三分钟菜品介绍”;对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可变成“三分钟商品推销”等。

实践证明,寻找语文课与专业课内容的结合点,将专业知识引入语文课教学,可以拉近学生与语文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得以实施。

三、与专业结合,改教学方法

高职语文教学中必须结合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根据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成实践课、表演课、绘画课、朗读比赛课、演讲课、文学鉴赏课、讨论课,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们在种种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

一方面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所的性格、特长和具有的专业特色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休闲产业管理系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格外向、活泼、善表演,有很不错的音色和标准的普通话。在教白居易的《长恨歌》时,笔者让表演专业的学生分为快乐宫廷、马嵬情断、思恨无期、仙山聚会等几个片段分角色进行表演,再现故事情节。这种表演形式,远比师生反复的朗读和教师仔细讲解更有效。再如,装饰设计专业学生擅长美术,善用色彩、画面来思维。在学习王维《终南山》一诗时,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文中所描写的终南山画出,注意突出画面的神韵,并在课堂上进行评比。通过对诗歌画面的艺术再现,学生们对课文所描写的终南山的秀美、辽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深刻体会出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色。这样就比单纯的字、词、句、篇的学习有趣得多,可谓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学生也觉耳目一新。

要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例如,我校座落在人杰地灵的章丘,章丘是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在讲解这位女词人时,可组织导游班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李清照纪念馆,让全班学生了解熟悉景点资料,写好导游词。这种实践活动一方面学生能掌握李清照有关知识以及导游词的写作,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导游体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举数得。再如组织饭店专业学生开展模拟人才招聘活动,要求学生写出个人简历和求职信、应聘现场的口语训练要注意社交礼仪,与“用人单位”交流要表达得体;又如组织会展专业学生策划展览会,写出组织方案、命名设计作品、撰写邀请函、开幕式的致辞文稿、结束新闻稿等,这些环节都要用到语文知识。学生通过实际训练,一方面使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应用,一方面在实践中检验掌握的程度以找到其中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与专业相渗透,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与热爱,定能为我们的语文课堂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富有创造精神的新天地。

四、与专业结合,改革教学评价

大学语文课程学生成绩考核,应该与本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相吻合,参照其专业特点,与学生学习实际状况相适应。考察中既体现一定量的知识性内容,又要体现知识运用能力。

(一)“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传统“一张卷子定成绩”的考试方式,不能全面反映高职学生学习水平,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笔者所在的学校对传统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大学语文的考试实行“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这种过程性考核为主的形式,有利于克服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搞突击的弊病。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真正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二)重视听说能力。传统语文教学重写轻说,写作教学每学期有几次成绩,而“说”一学期甚至一次成绩也没有。为此,在高职语文考核改革中,要着重提高“说”的考核比例,对演讲、辩论、讨论课、分角色口语表演等等都要进行打分,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积极性.

(三)重视实践能力。高职语文课程担负着使学生适应社会、满足职业需要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必须直面现实,调整考试结构,优化考试内容,紧密联系高职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也就是说,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体现一定的专业特点,真正为专业教学服务。比如,进行语文能力考核,导游专业应重在口才和文书写作能力;美术专业、表演专业等应重在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

总之,在当今提倡学科之间、领域之间相互融合渗透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非专业课的大学语文也须跟紧时代潮流的步伐,与专业课紧密结合起来。以专业课为中心,为专业课服务,这样才能保持其应有的活力,也能使这门课程发挥更大的效用,让学生切切实实在语文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作者单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编辑 李艳华)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口语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酒中的口语诗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