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游泳课程整体构架

2011-08-15 00:44黑龙江于淼
职业技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构架游泳设置

黑龙江 于淼

浅谈高校游泳课程整体构架

黑龙江 于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历史证明: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要依靠教育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依靠教育为国家民族振兴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高校游泳课程是新世纪、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中影响学生的发展较为直接的基础课程。在欧美发达国家因为地域和硬件场馆条件的优越性,高校游泳课程设置已经进入全面、稳定发展的时期。高校游泳课程的设置不仅对于培养综合性人才具有科学的理论性,同时也使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完成高等教育后,更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正如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所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不仅是新世纪我国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本文对高校游泳课程的整体构架进行了探析,旨在为高校游泳课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新的游泳课程体系框架模式,试图为新世纪高校游泳教学新局面提供参考依据。

高校游泳课程开设的目标是对在校学生进行预期游泳课的系统讲授,是通过游泳教学及组织,有计划地教授游泳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具有游泳自救并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曾明确指出:“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知识密集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将从过去单纯培养“知识型”人才变为培养“创造型”、“综合型”的人才,着眼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现代高校游泳课程目标可分为宏观目标、中观目标与微观目标。从游泳课程设置及游泳课教学系统论角度看,游泳课程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学习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游泳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模式。

高校学生不但要在高等教育学习期间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也要通过部分体育课程的实践及思维活动来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游泳课程是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使学生掌握游泳技术技能,通过整个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高校游泳课程在内容上以游泳运动技术为教学目标,在游泳课的教学形式上以讲解、示范、模仿及水上反复实践练习为主,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在高校游泳课的教学中,学生智力与体力紧密结合,学生既要通过大脑思维活动来分析理解游泳技术的动作概念、要领,掌握游泳技能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在游泳场馆内反复的水上课程的练习,掌握游泳的基本实践技能。

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经走过初级阶段,正在向多元化、多样化、专业性高、学生综合能力强的方向转变。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游泳项目都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都已经把游泳课程列入到体育必修课中,这不仅说明了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同时也说明了高校教育构架发生了变化。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校学生必须具备和国际接轨的教育基本素质。高校游泳课程整体构架趋向教材化、简单化、趣味化、专业化发展,现代高校游泳课程更贴近学生能力的提高,满足了更多学生的多种需求,使学生能人人享受游泳课程的乐趣,提高学生未来的综合竞争能力。在理论课教学上,课程教材已经融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于一体,特别重视现代游泳文化、游泳保健、游泳生理卫生等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手段上,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游泳课的教学质量。

高校游泳课程构架必然要走向更广泛化的发展方向,从个别院校的开展到普遍院校游泳课程的设置,高校游泳课程的教学始终保持着多形式、多课时、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存的局面。无论采用哪种体育教学模式,都必须遵循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知识和技术的原则;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爱好,从事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原则;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其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及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原则。只有这样,高校整体教育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游泳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已经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但在整体构架上还是发达省份、沿海省份、国家教育部直属院校开展游泳课程普修课及选修课的时间较长,课程设置安排较合理,很多欠发达的地区还尚未把游泳课程列入到高校体育课程的必修课中。同时,根据笔者了解到的清华大学游泳课程的设置情况及在北京对多所院校游泳课程的教学观摩后,笔者发现,现阶段我国高校游泳课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游泳课已经有了专业的教材,专业的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也能做到分层次教学,游泳考核也有相应的分级评价、分级确定学分的各项标准。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在游泳课程的设置上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此外,根据我国高校游泳课教师调研发现,我国游泳课教师大多为专业运动员,并具有系统理论学习经历,属于高水平的游泳专业技能人才,这无疑对我国高校游泳课程的发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系)

(编辑 刘丽娜)

猜你喜欢
构架游泳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建筑安装造价控制核心要点构架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高可靠全平台ICT超融合云构架的设计与实现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