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学校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初探

2011-08-15 00:44黑龙江汝晓艳李国昌
职业技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关键应用型人才

黑龙江 汝晓艳 李国昌

应用型本科学校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初探

黑龙江 汝晓艳 李国昌

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关键能力”的培养,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什么是关键能力,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

应用型;关键能力;职业人

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以培养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工作现场服务的人才为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能承担将设计、规划、决策、规范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它物质形态,以及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技术教育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应以本科教学和学生基本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2 各国对关键能力的定义

2.1 德国对于关键能力的研究

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在《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报告中认为关键能力可分为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学习技能和思维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感、承受能力。

2.2 美国对关键能力的研究

美国劳工部的报告认为劳动者应具备五种关键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

2.3 本文中所指的关键能力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结合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核心技能标准体系分为八个模块,是交流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革新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

3 关键能力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能力会提高人们的就业竞争力,是每个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培养关键能力的目的在于增强职业的应变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个人抱负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国外的研究与发展来看,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包括关键能力在内的劳动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处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我国,面临全球竞争的压力,需要有更多的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与良好的专业能力的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工作,迫切要求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做出相应的改进与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提高内在素质的需求。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按照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目标,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未来的职业人群,使其找到自身的位置并发挥特有的作用。

4 培养关键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4.1 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关键和基础,是所有的高职院校应该非常重视的问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每一位教师要不断地研究和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思想,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4.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基础。切实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教育应该解决的根本问题。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冷静地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事业。二是注重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搞好课堂教学,又要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勤俭自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关心他人,团结友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3 优化课程体系

改进教学模式高职教育强调的是“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以企业岗位所要求的综合能力为依据设置课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以关键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关键能力培养单元硬性能力因为有学科支撑,所以,对学生的培养可以采取在整体课程设置上增加关键能力培养单元的方法。但是这种增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于基础学科的添加。一方面,要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作为从职业学院升级为应用型本科学校,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开设的课程,分析所培养能力的特点,目的要明确,开课的内容要进行适当调整。例如,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将思想政治、职业生涯、心理健康等课程统一归为两课教学,对学生实施全程职业生涯指导,这样的调整既保持了部分课程的本质,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

4.4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技能大赛、文化体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组织与协调能力,与人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专业教学中,让企业参与到教学中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很快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4.5 注重“职业人”的培养

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的人才,除了具备理论、实践能力以外还应该注重“职业”。

传统意义上的高职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操作的技能,但是,却忽略了作为今后职场的一名员工来说,他所应该具备的员工素质。而这些往往都是学生进入企业之后由企业的相关培训机构完成的,这在无形当中既给企业增加的负担,又给学生减少了一定的砝码。因此,在培养学生——员工的转变过程中,“职业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

“职业人”的培养可以大大缩短学生进入企业的不适应期,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更好地走向、走入社会做好了铺垫。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关键能力的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应强调的对人的全面培养,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新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途径势在必行。

[1]马静敏.对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08.

[2]李文虎.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编辑 王旸)

猜你喜欢
关键应用型人才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考考好是关键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