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011-08-15 00:44黑龙江曲艳杰
职业技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合一陶行知动手

黑龙江 曲艳杰

教学做合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黑龙江 曲艳杰

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动手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重要内容,也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基本要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成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从问题、原因和措施三个层面对化学实验教学做合一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化学实验;动手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中教学论的基本内容,对于幼儿师范高等教育来说,它又是体现师范性,完成课堂教学的根本方法。幼儿教育培养的人才将来主要面对幼儿开展工作,单纯的说教难以达到目的。特别像化学这样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教学就更应该体现教学做合一。

一、学生在实验中动手能力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对毕业生实习和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反馈信息表明,对部分学生而言,缺失创新精神、缺少实验技能、缺乏动手能力是主要问题。特别是在“做”的方面能力较差,反映出学生在校期间化学实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做得不够积极。一些学生不重视化学实验课,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缺少做实验的主动性。课前不预习,不熟悉实验的步骤和方法。有的学生对实验兴趣不高,甚至有厌烦心理,个别学生担心化学药品的腐蚀和毒性对自己有伤害,在试验中随意减少实验内容或减少实验药品的剂量。长此以往,实验操作技能很难提高。二是做得不够规范。一些学生在试验中不顾规程和顺序要求,没有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例如在托盘天平使用时有的同学用手直接拿砝码、称量后的滤纸随意丢弃、容量瓶盖随意放置等。实验结束后甚至一些学生没有清洗仪器就离开实验室。这种规范性不够不是一个单纯习惯问题,更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甚至对实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三是做得不够用心。一些学生在实验中不善于动脑筋,机械地照搬照抄书上的流程,对于实验缺少整体设计,对试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灵活处理,甚至束手无策。对于实验过程和现象不能广泛深入地联想和思考,仅仅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对于实验的原理、实验中出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改进实验收到良好的效果等问题既缺少深入研究也缺少改进创新的动力。

二、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造成部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的原因很多,但是对于教师来说更应该从教的角度剖析原因。陶行知先生指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教师和环境方面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认识上的偏差。到现在仍然有部分教师还把实验摆在附属的地位,仍然把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知识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没有把化学实验本身摆在重要位置上。一些教师不能准确理解把握教学大纲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要求,而是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片面追求学生的升学率,在高中阶段在实验上投入的精力不足也是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二是理念上的错位。很多教师还没有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在一些教师看来,老师上课的优劣主要看其课程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流畅,结构是否严谨等等,而不是看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来,是否学到了科学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难以在实际教学中将陶行知“学生怎么学就怎么教”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三是手段上的单一。在化学教材中,大部分实验是演示实验,学生亲手实践的机会太少。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索性实验很少。常用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老师将实验方案、步骤和注意事项明确地呈现给学生,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再把实验的现象、结果和对应的知识进行比较,最后进行概括。这种简单程序化的教学模式呈现出较强的机械性,学生难以激发足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创新精神。四是条件上的制约。调查表明,幼专的很多学生来自于条件较差的乡镇或县中学,有的学校必开的实验未能开齐,部分实验只能看教师演示,变成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或者教师做实验学生看实验,甚至有的学生演示实验看的也不多,分组实验人人参与就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造成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差、动手能力弱,同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社会需要差距甚远。

三、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适应幼教发展的需要,必须按照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指导,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的历史,也没有化学的今天,更不会有化学的发展。因此,实验是化学固有的特点,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化学更具有实验性。实验不仅是化学的手段,同样是化学的主要目的。特别是要摒弃化学实验的附属地位,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根植于教师的内心深处,解决认识问题。二是转变教育观念。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这一思想深刻地阐释出教师教学的好坏取决于教学生学习的效果。他又指出:“事怎么做便怎么学,怎么学便怎么教”。更进一步地阐明教师的责任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如何才能教会学生操作上来。三是深化教学改革。要树立学生主体的理念,对教材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教师要大胆尝试,科学处理教材,不断改进实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弊端,像陶先生说的那样,“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起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学生负起学习的责任。”四是养成良好习惯。从点滴做起,特别是对于那些起点低的学生来说,既要从塞子的钻孔、台秤的使用、溶液的配制等基本操作抓起,更要注重实验的程序与规范要求,将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讲解到位,反复训练强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五是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在实验教学中,将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特别是把学生动手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提高作为检验考评教师教学成效的主要标准。把这种考核规范化、制度化,用可靠的机制推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得到落实。六是强化政策保障。政府要将改善实验条件作为对教育支持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学校和教师也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在增加实验投入、改善实验条件、改进实验手段等方面加大力度,综合运用录像、幻灯、投影仪、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提高实验效果。学校要制定出台鼓励教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办法,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切实改变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状况。

[1]毕明生.高职“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4).

[2]罗蔓,莫薇,宁文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3]冯宝铜.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职业,2010,(5).

(作者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部)

(编辑 刘丽娜)

猜你喜欢
合一陶行知动手
我也来动手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陶行知教育名录
人剑合一
动手画一画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