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体系探究

2011-08-15 00:44黑龙江辛艳
职业技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中等职业实训

黑龙江 辛艳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体系探究

黑龙江 辛艳

探究能力本位思想指导下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体系,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都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体系;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第一、第二课堂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能力本位教学思想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宗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体系至少包括学情分析的备课能力、强化能力培养的讲课能力、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能力、指导实习实训的能力。对其进行探究,旨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一、学情分析的备课能力

(一)学情分析能力

培养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中专毕业文凭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每一届、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情况不同,要搞好学情分析,根据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实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

(二)驾驭教材,依据能力标准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实施性授课计划的能力

教师必须具有驾驭教材的能力,不能教材是怎样的,就如此照本宣科,教师要明确所担负的课程在专业能力体系中的作用和所承担的能力培养目标、技能标准,以此选择教学内容,舍去无关紧要的内容,补充教材中没有或深度、宽度不够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还要求主讲教师精心设计技能实训内容,以利于学生课堂教学实训及课下练习。这样对应课程能力目标和技能标准,又有配套实训内容的实施性授课计划的制定,才能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教与学的需要。

(三)能力本位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力

根据人才市场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将岗位需要的技能细化分解到每门课程中。任课教师必须明确掌握所承担课程在岗位能力中的要求和技能标准,并具有将课程技能总体目标细化分解到章、节、目的能力。每次课的教学目的应包括三部分内容:为掌握技能应具备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德育目标。如果每一次课都能实现这样三个目的,一门课的总目标完成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会得以逐步提高,所有门类的课程的集合会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课程能否实现教学目的的先决条件,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四)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教案编写能力

教案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多数教案都只写教学内容,缺少必要的学情分析,缺少明确的教学目的。二是对教学内容不做设计,一项一项讲下来,教师费力,学生无趣,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步骤设计得好,多元化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练结合,强化学生技能培养,让学生动手做,使学生学会,课堂教学就充满了活力,教学目的才能得以实现。教学步骤是阶段性的,一步一步进行的,讲讲练练,讲练结合,实现教学目的——学生自己会做。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训练不够,学生课堂没学会做,没有实现教学目的。教案中教学步骤的设计体现课堂教学的步骤,学情分析得越准确,教学目的的设计越准确,教学方法的设计越适当,教学效果越好。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设计得越好,遗憾就会越少。

二、强化技能培养的讲课能力

(一)教学语言艺术及沟通能力

优秀的教师都是掌握语言艺术的高手,他们讲话更具有亲和力,更和蔼可亲,更平易近人,讲课更吸引人,讲话更令人信服,与学生能够更好地沟通,教学效果会更好。良好的教学语言艺术包括:一是要使用标准普通话;二是要声音洪亮,使坐到最后一排的学生能清晰地听到讲课内容;三是讲话要有抑扬顿挫,讲话要充满激情;四是语言简洁,使用课堂教学用语;五是语言逻辑性强等等。

(二)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采用一定的约束机制和方法组织好课堂纪律,确保教学秩序井然。

(三)能力本位教学方法的设计与综合运用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线设计和运用教学方法。第一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战场强化技能培养,由此派生出的教学方法如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模拟仿真实训、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等等不一一而论。所有教学方法都要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领学生愉悦学习这个原则。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学生不参与其中,会大大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做起来,是学生掌握技能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教师操作技能及课堂实训指导能力

教师技能要强,教师的示范作用极具指导意义。教师的技能水平决定学生的技能高低。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将技能分解,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职教教师两手都要强——技能强、教学能力强。

(五)多媒体教学能力及教学课件制作能力

信息化教学手段走进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课堂容量更大,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六)板书设计及书写能力。好板书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层次清晰。板书要书写迅速,工整美观,字体大小适中,教师要对板书内容进行必要的设计。

三、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不可轻视,它有效利用时间较第一课堂更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专业训练活动,可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力度。另一方面,也管理了学生的业余时间,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

四、指导实习实训的能力

实习实训是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最优化手段,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能力是职教教师的必备能力。实训实习可以采用阶段性的学期中间进行,也可以采用学期末集中进行。校内为模拟仿真实训,校外为岗位实习。通常情况下,岗位实习实训教学效果较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和热情,这种职业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方法难以实现的,它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对外联系能力及岗位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商务学校)

(编辑 刘丽娜)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中等职业实训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