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心理调适、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2011-08-15 00:44湖北张丽平徐年春
职业技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大学生

湖北 张丽平 徐年春

高职生心理调适、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湖北 张丽平 徐年春

本文从高职新生入学的心理状况调研出发,分析了高职生的心理特点,探索了其心理调适的对策,以期为提升大学生心理修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高职生;心理调适;对策;思考

高职生是中国新兴教育的生力军,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调适对策是众多同行致力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我院教育教学在此方面的改革与实践,谈点浅见。

一、搞好调查,把握学生心理特点

搞好调查是搞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做好大学生心理调适的前提。我们设计了《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度情况调查问卷》和《大学生思想心理素质情况调查问卷》,对2010级新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经分析,学生呈现以下心理特点:多数同学有较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认为能适应或基本适应大学生活环境为99%;大多数同学能自主学习。每星期去图书馆1-5次的为35.08%;学生大都积极社交,参加活动。认为同学间互相帮助的有66.6%,参与艺术、体育等活动的为75%;参与社团的有70.16%;认为自己交往能力广泛的有69%。在认识上:绝大多数学生有理想、有目标,正在努力奋斗的有69%,能树立理想的有21%。在思想上:认为政治学习比较重要、很重要的有96%;为社会,为他人多做贡献,事业成功的有87%。在人格塑造上:认为对人真诚相待的有78%,认为领导不在场,照样干好的有70%;公共汽车上遇到老弱残幼主动让座的有91%;在家里主动做家务事和有时做的有98%;遇到小偷偷别人东西立即告诉失主的有64%。这些数据说明,高职生的心理纯净、理想高远、思想上进、学习勤奋、对人真诚、热情助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这些优点是主流,必须进一步促进这些良性心理发展。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有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必须调适:如在大学适应的认知上,有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无区别;1%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环境;22%的学生交往范围小;在思想上有5%的学生认为政治学习可有可无;2%的学生认为一切为自己,别人我不管;处理人际关系上,有9%的学生认为“多栽花少栽刺”,一团和气;有15%的学生生活空虚;在人格修养上,有9%的学生认为领导不在场,可以偷闲一下;有32%的学生与父亲交流少;4%的学生分不清违法;遇到小偷偷东西,装作没看见的有10%;14%的学生每月花费1000元以上,有33%的花费700-999元。在情感上:还有6%的学生认为别人在谈恋爱,自己不谈没面子。由此看出,高职生存在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矛盾,目标与选择困惑的矛盾,社会角色和个性意志的矛盾。大学生处于进入社会的准备期,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加强心理调适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课题。

二、优化载体,加大学生心理调适、发展的力度

心理调适、心理发展必须优化载体、改进教法、优化活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水平和加强人格塑造水平,做得有实效性。

(一)优化教学方法,启迪学生认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大力实施教学方法改革。改革方法是:①案例教学法。如开篇教学,举本校学生月薪过5000元的人事部干部张亮(女),原来在校是个多面手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实现向自主学习、独立生活和社交主动性的“三个转变”;结合人生观教学举靠四肢蠕行的周大增人生三部曲即:诗坛新星——百万富翁——修鞋匠案例,使学生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树立打拼才会赢的观念;结合价值观的实现,举安徽农民王家玉在十年中救助199个孤儿,无私奉献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才能体现等等。案例教学如投石激浪,激励学生认知,效果显著。②谈话教学法。谈话教学即提问教学,一改过去单纯就知识点的提问,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如:你是怎样遵守公德的?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这种设问对学生认知有很好的启迪作用。③典型发言。发现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写发言稿,在课堂发言效果最好。如讲大学生择业创业,请兼职打工的学生谈感受。④课堂演讲。如组织以“感恩父母”、“关爱他人”为题的演讲,对培养学生的正确认知是一个很好促进。⑤课堂小实验。如指导学生数米,进行艰苦奋斗、勤俭持家教育。如果中国人每人每天浪费9粒米,13.6亿人浪费的米可供2.85万人吃一个月。此外,还有理论联系实际、任务驱动教学、运用现代手段服务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都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优化活动载体,激发学生情感。心理调适、心理发展必须努力接受外界信息刺激。我们组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开展的活动是:①结合理想与现实的教学,组织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请了黄冈市党史办主任程仪专家来我校给新生讲《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与坚持》,学习传统、明确使命、调动情感;②结合价值实现的心理环境教学,请王礼端教授讲“让我们心里充满阳光”的心理抗挫教育,培养情感;③结合创业与职业道德教学,请全国再就业明星、黄冈刘嫂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清给新生讲“自强自立创业,激情奉献人生”的讲座,进行创业与职业精神教育;④结合人格修养教学,请吴有元老师讲“苏东坡在黄州”,让苏东坡的坚强、苏东坡的品格、苏东坡“赤壁赋”文化感染学生。还有徐年春副教授的“国情与大学生使命”讲座;雷俊平副教授的“孔子人文思想的启示”;覃守仁教授的“黄冈文化与我成才”等等讲座。从各个不同角度来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启发学生认知。同时将讲座、学生作业、讲评等环节结合起来,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优化校园文化,锤炼学生人格品质。加大学生心理调适,除发挥思政课教学主渠道作用外,还要优化校园文化,做到教书育人、教育育人、环境育人。一是美化校园。美丽、干净、文明的校园使学生有个好环境、好心情;二是组织师生参与大别山文化节,市、区、院运动会,文艺会演,文明城市建设等各种活动,用健康文化调适学生的心理;三是发挥党团作用,办好院党校,提升大学生对党的认知;四是发挥院报、广播台、文化长廊、班级板报作用,协同做好大学生的工作;五是树典型,加大人格修养。学院树立教师、职工、学生等方面的标兵。加大大学生心理导向力度,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三、理顺关系,注意心理调适的几个问题

做好大学生心理调适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理顺关系,注意几个重点问题:①有组织,注重权威性。我院成立了以人文建设为主题的领导小组,学院一把手任组长。该班子具有权威性,且富有工作效率。②有计划,注重系统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注重系统性。从纵向讲,院、系、室各层次有方案、有计划;从横向讲,各部门有配合、有活动;从面上讲,开展诸活动,还有心理咨询室的咨询活动,进行专业疏导,以此全方位、系统性地打造了心理调适、育人工程。③有活动,注重实效性。加强对大学生心理调适和思德修养的培养,将活动——学生作业——作业批改与成绩归档——优秀作业选编等环节结合起来,实行过程管理,又有显著的实效性。④有基础,注重典型性。当心理调适得到师生的普遍重视时,在运行过程中,要注重抓典型示范,发挥典型的作用,使心理调适、人格培养活动健康进行。

[1]郑根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03.

[2]贾咏梅.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04.

(作者单位:黄冈科技职业学院)

(编辑 刘丽娜)

猜你喜欢
高职生心理大学生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