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损害255例临床分析

2011-08-15 00:42黄惠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外院脏器低氧

黄惠清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 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从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常常造成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1]。由窒息引起多脏器损害较多见,窒息程度越重,多脏器损害越重,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损害是新生儿死亡、致残的重要原因。为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提供相关的干预措施,以达到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目标,现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损害的新生儿2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住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的25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龄<37周101例,37~42周94例,>42周60例;自然分娩85例,胎吸助产90例,剖宫产59例,臀牵引产21例;出生体重<2500 g 146例,2500~4000 g 51例,>4000 g 58例;双胎21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36例;胎儿宫内窘迫144例,脐带异常81例;出生地点为我院181例,外院或家中74例;重度窒息50例,轻度窒息205例。

1.2 方法

1.2.1 新生窒息诊断标准 新生儿娩出时的窒息程度按生后1 min内的Apgar评分来区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分为正常,若产后1 min评分8~10分后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亦属窒息[2]。

1.2.2 窒息后脏器损害诊断 依据虞人杰分类法[3],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方案如下①脑损害:轻度指轻~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重度指HIE伴严重颅内出血者;②肺损害:轻度指存在一过性低氧血症,经吸氧或气囊面罩加压吸氧<24 h缓解者;重度指Ⅰ、Ⅱ型呼吸衰竭,肺出血者;③心肌损害:轻度指窦性心动过缓,心率<100次/min,心音低钝,心律紊乱,心电图可呈缺血性ST-T改变,心肌酶谱CK-MB一过性增高;重度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博骤停;④肝脏损害:轻度指丙氨酸转氨酶(ALT)>40U/L;重度指ALT>80U/L;⑤胃肠损害:轻度指反复呕吐、腹胀、胃潴留、应激性溃疡;重度指胃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⑥肾损害:轻度指尿量少或正常,尿蛋白(++),血尿素氮(BUN)>8.20 mmol/L,血肌酐(Cr)>97 μmol/L;重度指尿量 <1 ml/(kg.h),BUN >10.00 mmol/L,Cr>110 μmol/L,持续24 h ~36 h;⑦多脏器损害:指≥2个器官功能受损。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脏器损害的关系 窒息后脏器损害166例(其中轻度窒息114例,重度窒息51例)占65.1%;窒息后多脏器损害122例(其中轻度窒息85例,重度窒息37例)占47.8%。

2.2 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多脏器损害的关系 255例新生儿窒息后导致脏器损害的顺序为脑损害173例占67.8%,肺损害165例占64.7%,心肌损害150例占58.8%,肝脏损害107例占42.0%,胃肠损害 84例占 32.9%,肾脏损害29例占11.4%。

2.3 新生儿窒息并发多脏器损害的相关因素 新生儿窒息有78.8%(201/255)能找到病因:其中产时因素(剖宫产、胎头吸引、臀位、头盆不称、产力不足、产程延长、脐带绕颈等)占65%;产前因素(妊高征、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母亲贫血等疾病)占10%;胎儿因素(早产、双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占25%;有21.2%新生儿窒息与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复苏技术不过关,或出生地点不当(外院或家出生的)未能及时抢救复苏有关。窒息程度越重,多脏器损害率越高。

3 讨论

3.1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及儿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窒息及窒息后脏器损害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者娩出过程中引起呼吸、循环障碍,近期及远期并发症较多,并可导致新生儿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缺氧时间越长,脑部受损越严重,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越高,因此成功复苏是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本组结果显示脏器发生率占65.1%,多脏器损害发生率占47.8%,窒息造成脏器发生率高于多脏器损害,可能与早期干预,及时有效的复苏抢救、复苏后的严密监测有关。

3.2 分析我院255例新生儿窒息结果显示,窒息导致脏器损害的顺序为脑 (67.8%)、肺(64.7%)、心(58.8%)、肝(42.0%)、胃肠(32.9%)、肾(11.4%)。脑部缺氧是窒息损害中最重要的脏器,这与缺氧时脑血管自生调节功能受损,脑细胞能量代谢衰竭,谷氨酸神经毒性、Ca2+内流与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增多,对细胞破坏,一氧化氮、神经细胞毒性损伤等机制[4]有关。心肺损害发生率大致相同,可能与窒息后心肌损害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和低氧性持续性肺功脉高压有关[5]。

3.3 本文观察显示,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损害不但与新生儿窒息程度有关,而且与出生地点、产程延长、胎位不正、早产、宫内窘迫、脐带异常、妊高征等因素亦有关,这提示我们产科医护人员应对有可能引起窒息的胎儿进行严密监测,早期干预,有效控制早产,正确处理产程,必要时采取措施尽早结束分娩,以减少窒息缺氧的发生率。我院产科设有高危妊娠专科门诊、OICU监护病房,产科、儿科能紧密合作,有高危产妇分娩时提前通知儿科医生在产床前或手术台旁等待分娩。向医护人员普及推广新法复苏技术,复苏时能争分夺秒,医护配合,合理用药,复苏后严密监护,及时转送窒息新生儿到新生儿科进一步治疗。

3.4 我院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外院或在家出生的患儿,可能与外院(多为基屋医院及私人诊所)产前监护不严密、复苏不及时和规范、用药不合理、复苏后监测重视不够有关;而有些在家分娩后出现窒息未采取任何抢救措施,待转入医院时已失去最佳抢救机会而造成多脏器损害。

因此,做好围生期保健宣传,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及时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把好出生第一关至关重要。发生窒息时抢救是分秒必争的,广大妇幼医护人员(尤其是基层医院)应加强培训,以能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争取每个步骤均能达到有效目的,加强NICU的监护治疗,这对于减少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和伤残率,改善其预后,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李彤,吴福丽.新生儿窒息的115例临床分析.当代医学杂志,2010,16(21):13-14.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7-343.

[3]虞人杰,李黎,汤泽中.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7,35(3):138-141.

[4]韶肖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评价.中华儿科杂志,1997,35(7):389.

[5]刘敬,曹海英,何纯义,等.新生儿窒息多脏器血流动力学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8,36(2):69.

猜你喜欢
外院脏器低氧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低氧燃烧工况下锅炉水冷壁管高温腐蚀行为分析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小G蛋白RhoB在低氧激活巨噬细胞及功能调节中的作用*
盛宣怀南洋公学外院办学模式探究
盛宣怀南洋公学外院办学模式探究
未来器官捐献的方向:弹性假定同意器官捐献登记系统——访美国纽约医学院肝胆与移植外科主任吴幼民教授
低氧培养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