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围产期妇女性传播疾病调查分析

2011-08-15 00:42田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2期
关键词:性传播性病吉林市

田鑫

性病既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上发病最广泛的传染病。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十分重视性病的防治工作,性病曾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减少和消失。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性病在我国重新出现,并迅速蔓延。如1980年全国仅报告48例性病,2000年全国报告性病859040例。性病流行已对人们健康和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随着性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长,孕产妇中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的发病率也逐渐呈增高的趋势,因此给妇儿医务工作者提出STD预防和产前诊断的新内容。为了掌握围产期妇女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围产期妇女STD的防控,本研究调查了解吉林市孕产妇STD的发病及治疗情况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为制定孕产妇STD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以期降低本地区孕产妇STD的发病率,更好的保护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吉林市妇产医院,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市医院,吉林市妇幼保健院5家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3287名孕妇。

1.2 方法对产前检查的孕妇做梅毒筛查,STD检测,同时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并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对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婚次、生育状况、职业、性生活、生殖道健康状况等方面。诊断标准即临床所见阳性体征,实验室诊断及病理诊断。

2 结果与分析

2.1 STD患病情况在我市3287名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中,患有性传播疾病患者为93例,患病率为2.8%。其中梅毒19例,占20.4%;艾滋病1例,占1.1%;尖锐湿疣23例,占24.7%;生殖器疱疹35例,占37.6%;非淋菌性宫颈炎15例,占16.1%。其中,以生殖器疱疹的患病率为主要病种。2.2STD检查治疗情况93例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从首诊开始,孕12、13、24周患者各一例,其他均为孕30-34周。93例患者均给予相应治疗并进行随访发现,新生儿RPR阳性1例、TPHA阳性各2例、新生儿为早产、死产(Ⅱ期梅毒)1例.

2.3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在93例STD患者中,发病年龄多在生育高峰期25-35岁之间,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及中专,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患者大多数没有固定工作,家庭收入低<1000元的占57%,导致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其中3例患者婚前既患有淋病,曾接受过治疗,但运后仍可检出淋病双球菌。多数患者对性保健知识了解较少,对STD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危害性基本没有认知。

3 讨论

随着性传播疾病的发展和蔓延,越来越多的孕产期妇女也受到STD的感染,其流行与广泛传播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有关孕妇体液免疫功能的研究资料报道不多,据叶雪清[5]的观察,妊娠妇女与非孕妇女相比,血清IgG水平无明显异常,IgA水平显著降低,IgM也有所下降,而总补体活性却明显升高,这说明补体在抗感染机制方面其重要的代偿作用。大部分资料表明,母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然而一些感染性疾病并未因此而有所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孕妇体内一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加强起到了代偿作用。但是由于免疫细胞功能障碍,同时孕产期妇女在妊娠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孕期生理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对STD的易感性大大增加。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孕产期妇女STD患病率为2.8%,福建、上海、广州、武汉等妇幼保健机构曾对患孕期性病的妇女进行了调查[1,2,4],调查结果指出孕产期STD患者中,发病率以梅毒为主要病种,并且多位潜伏期,漏诊率高,治疗不及时,则可能给孕妇及新生儿带来严重后果。本研究调查结果梅毒的患病率为20.4%,也以潜伏期为主,并且通过跟踪随访1例新生儿死于梅毒Ⅱ期。因此,孕产妇早期梅毒实验室筛查尤为重要以及必要,尤其是梅毒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诊断。在妊娠早期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妊娠中期则可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引起肺、肝、脾、胰和骨骼等病变。而妊娠妇女感染梅毒多为隐形梅毒,即临床表现为无症状,在其各个期均可导致胎儿致病。同时,妊娠期胎儿越早暴露在感染环境中,其早产或死产的危险性越高。因此加强妊娠期梅毒治疗对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尤为重要,对确保母婴安全和人口出生质量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孕产妇STD患者多为育龄期妇女,文化程度及收入均较低,对性保健知识及孕期常规保健了解较少,对STD危害孕妇及新生儿的认识不足。因此,应加强医务人员对孕产妇产前检查及STD筛查和预防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加强孕产妇的管理,医院内STD的监控和消毒隔离措施,医院感染监控组应高度重视STD各监控措施的落实,如产前检查、婚前检查等,及早发现妊娠合并STD的病例并登记上报,控制和治疗传染源。患有STD的产妇入院分娩,产房和手术室应设置有隔离产房和手术间,严格做好消毒隔离,污物按要求消毒后才清洗,工作人员学习培训掌握STD有关知识,做好自我防护。产前区和爱婴区也应按要求做好消毒隔离措施,有效切断STD的传播途径。对高危孕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可疑孕产妇实行定期复查跟踪随访,以降低孕产妇STD的发病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从而真正意义上做到优生优育。妇产科杂志,2004,39(10).

[2]高清云,陈德利,沈亮,等.性病门诊中阴道念珠菌的调查.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2(2):18.

[3]温海.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627.

[4]王丽珍,朱利萍,钱尚萍,等.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现状调查.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4):205.

[5]叶雪清.妇产科经验交流材料(内部资料).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1980.

[6]杨辅直,钟汝玲.新生儿二重感染与抗生素使用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2):121-122.

[7]周利,吕爱玲,刘勇.17636例住院病人梅毒血清试验结果的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32(1):93.

[8]董悦.提高妊娠期性传播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8):453.

[9]朱华,邓耀良.中国尿石症的流行特征.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10):715-716.

[10]叶章群,邓耀良,董诚,等.泌尿系结石.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

[11]张顺祥,李良成,施侣元,等.尿石症现患调查和两类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9)增刊:97-100.

[12]贺伟.健康教育.第2版.科学出版社,2008:3.

猜你喜欢
性传播性病吉林市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2010~2015年合肥市某三甲医院梅毒流行特征报告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性病并不是只能通过性传播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艾滋病的防治与护理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
中医外科学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章节教学的体会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
话说性病恐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