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化疗的心理护理

2011-08-15 00:42马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2期
关键词:家属肺癌化疗

马兰

患者一旦被确诊为肺癌之后,在对待疾病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恐惧、抑郁、悲观、失望,甚至轻生等不良反应,加之化疗费用昂贵,在经济及精神方面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很大压力,护士应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尊重家属意见,实行保护性护理医疗制度,及时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耐心解释治疗的重要性,化疗的作用及可能发生的反应,使患者消除紧张感,从而密切配合化疗。下面谈谈我科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00例肺癌患者化疗的心理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了肺癌患者化疗500例。其中小细胞肺癌88例;非小细胞肺癌412例。男280例,女22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6岁。

1.2 治疗方法500例肺癌患者均采用化疗同时附加支持治疗包括保肝、止吐、增强免疫力等治疗。根据血象情况,给予及时升白补血治疗。应用化疗方案为:小细胞肺癌采取EP、CE方案。非小细胞肺癌采取NP、GP、PP方案等。

1.3 治疗结果500例化疗患者中,350例完成了6个周期化疗;128例完成了4个周期化疗(包括肺癌手术后);18例完成了2个周期化疗,4例完成了1个周期化疗。

2 心理分析

2.1 恐惧心理确诊初期,患者难以接受,不敢面对现实,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表现为心情烦躁、易怒、失眠等。

2.2 焦虑心理一旦接受化疗,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脱发、厌食、骨髓抑制等一系列反应,出现不再化疗的念头。

2.3 抑郁心理反复的化疗,患者的身体及经济上承受着很大压力,产生心理抑郁、厌食、厌世,甚至轻生心理。表现为说话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反应简单,很少或不主动说话。

3 心理护理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感,帮助患者适应环境和克服心理障碍,帮助调整心态,从而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首先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给予体贴、关心,对患者提出的需要做出反应,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及重视,满足患者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1],同时与家属做好沟通,给患者及家属留下美好的印象。

3.2 温馨的环境、高水平的护理俗话说:“三分有病,七分养”给患者创造良好舒适的休息环境,使患者有家的感觉。肺癌对化疗非常敏感,抓住这一特殊阶段,对患者做心理上的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激发患者潜在的生存意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2.1 注意语言沟通和交流技巧护士语言真诚有分寸,语速适中,过快会让患者感到没有诚意,过慢会让患者反感,要有宽容接纳的心态,交流时要有耐心,肺癌患者来自不同的社会及家庭,由于他们的文化修养、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心理要求各不相同,交流时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利于患者在护士面前宣泄疾病引起的负性情绪。

3.2.2 护士情绪对患者的感染力护士的仪表、举止端庄文雅,朴素大方,给疾病缠身的患者及心理郁闷的家属鼓起了一份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了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护士乐观、开朗、饱满的情绪会感染患者,引起患者良好的心理反应,对抑郁的心理护理干预应该在护士与患者之间共同建立的合作的人际关系(即治疗关系)中实施[2]。

3.2.3 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护士应主动将肺癌化疗后,康复良好的病友介绍给患者或安排在同室,以现身说法。提倡病友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引导病室群体氛围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调动患者的乐观情绪。

3.2.4 家属的支持与照顾家属的支持与照顾,有助于患者的康复,除家属的关心照顾外,鼓励患者尽量生活自理,以淡化患者角色的意识,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3.2.5 加强化疗知识宣教化疗前向患者介绍化疗的必要性以及化疗药物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化疗期间,护士应了解血象情况,监测体温变化,常规每周或每次注药前检查血象,若白细胞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50~80)×109/L,暂停化疗,遵医嘱给升白治疗,输血小板。白细胞低于1.0×109/L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保持患者及单元清洁,禁止探视,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其他化疗不良反应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

化疗期间饮食指导尤为重要,涉及患者能否耐受化疗,嘱患者多饮水,排泄体内毒素,每日饮水1500 ml以上,多食水果,新鲜蔬菜,指导患者进清淡饮食,少量多餐,同时还必须增进营养,每日选用蛋类、乳类、瘦肉、豆制品,以供给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并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增加膳食中纤维素含量,防止便秘。注意食品色、香、味的搭配以增进食欲。晚期肺癌患者可进食随意餐,注意饭前适当控制疼痛和恶心,创造一个愉快舒适的进餐环境。严重化疗反应可给予要素饮食或胃肠外营养。我科通过饮食指导、化疗指导、心理护理,患者绝大多数都能够完成化疗周期。

总之,护士面对肿瘤患者,不但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感。现代心理学认为,药物对疾病有治疗作用,而患者良好的心理因素和最佳的心理状态,对疾病也有很大治疗和康复作用,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受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和技术影响,正像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所说:“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根据肺癌患者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激发患者潜在的生存意识,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化疗,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1]姜安丽,王玉玲,王红红,等.新编护理学杂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01-204.

[2]戴艺,刘素珍.护理理论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运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1(25):53-53.

猜你喜欢
家属肺癌化疗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跟踪导练(二)(3)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