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1-08-15 00:42王春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2期
关键词:有效氯口病消毒

王春凤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丙类传染病[1]。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我院按照护理程序对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35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来我院就诊、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135例,其中男82例,女53例,年龄0.5~12岁,平均2.91岁。陪护家长一般情况:父亲16人,母亲30人,爷爷18人,奶奶47人,外婆18人,外公6人。陪护家长学历结构:中专及以上40人,高中及以下75人,文盲20人。陪护家长职业情况:农民25人,个体30人,教师15人,工人35人,无业30人。患儿籍贯:本地常住75人,外来人员60人。

1.2 方法

1.2.1 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需求评估、诊断、计划

1.2.1.1 责任护士根据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患儿家长在入院第一天进行相关评估,内容包括:患儿及家长的一般情况、家长的疾病基本常识、家长的消毒隔离知识、家长对患儿的护理知识、家长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等。调查时向陪护家长进行必要解释,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1.2.1.2 对问卷调查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经评估,有90.3%的患儿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缺乏,依次为缺乏消毒隔离知识(98.3%)、缺乏护理知识(92.3%)、缺乏疾病基本常识(80.3%)。89.6%家长有焦虑恐惧心理。78.6%患儿家长要求图文结合的健康教育形式,75.3%患儿家长要求示范操作的健康教育形式。

1.2.1.3 责任护士根据家长不同的文化程度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文化水平低、不易理解的家长,采用图文结合、示范操作、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语言进行一对一的宣教,必要时反复多次进行,直到其掌握为止。

1.2.2 根据计划实施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

1.2.2.1 教育方法①文字图片教育把手足口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等知识打印成册,发给住院的患儿家长。同时利用病区走廊设置宣传栏,加强宣传力度。②形象教育把手足口病的全过程制作成幻灯片或录像定时放映,使患儿家长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更直观、更形象。③示范教育护理人员在病室内张贴标准规范的六步洗手法,亲自教会患儿家长正确的洗手方法,注意指甲沟、指间、腕部按顺序清洗,并示范各种分泌物消毒处理方法,使患儿家长能较快掌握。

1.2.2.2 教育内容①疾病基本知识向患儿家长提供有关控制和预防手足口病的专业知识,帮助其认识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表现。②临床用药知识向患儿家长介绍所用药物的疗效、服用方法、药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指导患儿家长按时、按量给患儿服药。③饮食指导指导家长给患儿进易消化、清淡质软、清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喝温开水,少食多餐。④护理知识指导患儿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宜宽大柔软,经常更换。指导家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的双手,防止抓破皮疹,患儿手足有疱疹时应注意少接触水,避免交叉感染。臀部有皮疹时每次便后应保持臀部干燥清洁,避免皮疹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很重要,指导患儿家长每日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漱口,已有口腔溃疡者,取西瓜霜或锡类散涂搽口腔患处,以消炎止痛和促进溃疡面愈合。⑤消毒隔离知识①告知家长病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卫生,病室内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避免继发感染。②用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彻底消毒患儿用过的玩具,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后煮沸消毒20 min后使用,餐具用有效氯25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 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③患儿个人的卫生用品专用;洗手池用后要清洗、消毒一次,用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擦拭30 min。④患儿使用固定便器,粪便、呕吐物等用1∶1有效氯2000 mg/L的消毒液,搅拌均匀后60 min倒入卫生间。⑤卫生间使用的抹布、拖把采用1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 min后,清水清洗;未经消毒处理的抹布、拖把严禁拿到别处使用。⑥擦拭患儿粪便、呕吐物的污水,按每升投加2片泡腾片搅匀作用60 min后倒入卫生间。⑦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要佩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毕应及时清洁双手。⑧对被患儿污染的生活垃圾,用1000 m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 min后再丢弃。⑥居家隔离知识指导家长将患儿家中衣物在阳光下暴晒,嘱患儿在出院后居家隔离2周。

1.2.3 评价

1.2.3.1 提问法责任护士在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或教育结束后,通过及时询问家长及家长复述、解释来评价其知识、态度目标是否达标。

1.2.3.2 观察法责任护士通过直接观察患儿家长的行为,如消毒隔离、护理、饮食等来评价行为目标是否达标。

1.2.3.3 问卷法在患儿出院前,责任护士向陪护家长再次发放问卷调查表,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回收率100%。

2 结果

利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后,本组患儿家长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教育前。其中97.6%掌握了消毒隔离知识,96.3%掌握了护理知识,95.9%掌握了疾病基本常识。98.6%的家长缓解了焦虑和恐惧心理。135例患儿家长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对手足口病有了正确的认识,提高了自护能力。

3 讨论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逻辑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和工作方法,它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同样适用于健康教育。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文化层次不同,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恐惧情绪,医护人员应理解、关心、体贴、安慰他们。通过系统地、有计划地向家长介绍本病的疾病基本知识、消毒隔离知识、护理知识和饮食宜忌,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的知晓率,使家长建立此病可防可治的信念,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治疗和护理,增强了家长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使患儿得到更好的照顾[2]。本组结果表明,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后,家长对本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有了明显提高,焦虑情绪明显改善,对护理工作满意。护理人员为了满足不同的健康需求,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有利于提高护士业务水平。

[1]祝益民.手足口病防治指南.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8:6.

[2]王春芳.家长焦虑心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康复的影响.医学信息,2010,5(1):108.

猜你喜欢
有效氯口病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漂白粉有效氯测定方法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常见有效氯试剂代替氯胺T在氰化物测定中的应用及探讨
耐次氯酸盐漂白试验中工作液的配制方法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