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结核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

2011-08-15 00:42邱燕民顿新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2期
关键词:漏口脑脊液结核

邱燕民 顿新辉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术后常见病发症之一,其发生率2.37%~9.37%。[1]。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继发伤口感染、椎管内感染,甚至颅内感染,后果较严重,可危及生命安全。我科2004年2月至2010年2月实施胸腰椎结核手术142例,并发脑脊液漏4例,发生率2.81%。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经保守治疗,脑脊液漏7 d内均停止。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42例中,胸椎结核40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例,腰椎结核102例,并发脑脊液漏3例。女1例,男3例,年龄21~65岁,平均32.5岁。

1.2 治疗方法①头低脚高位。②脑脊液漏处加压深层缝合。③全身应用抗生素

2 脑脊液漏的护理

脑积液漏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护理重点是早期发现,保持清洁,预防感染,促进漏口及早闭合。

2.1 及早发现脑脊液漏早期发现和预防胸腰椎结核术后脑脊液漏,术后除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外,询问手术医生术中情况,即手术中是否出现脑脊液漏现象最重要。若没有脑脊液漏现象,也不要麻痹大意,脑脊液漏常发生在术后1~7 d,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情况:①切口渗液脑脊液漏者可见敷料潮湿,呈淡黄色血渍印,更换敷料加压包扎后短时间内仍然出现上述症状。②切口周围皮肤起术后24 h内伤口敷料虽不潮湿,也无渗液,但可见周围皮肤隆起,触及有波动感,提示皮下有脑脊液。③切口引流液增多一般胸腰椎结核术后伤口负压引流量24 h内不超过300 ml。但有脑脊液漏时引流量可达1000 ml以上,色淡,呈血清样浑浊液。

2.2 体位护理一旦确诊脑脊液漏,应绝对卧床休息,采用俯卧头低脚高位,以机械性地减少脑脊液漏出。为了减轻不适感,可让患者俯卧1 h、侧卧10 min,交替进行。脑脊液漏未愈合前禁止患者坐起或下床活动。

2.3 切口护理术后发现脑脊液漏后,及时拔除引流管并紧密缝合引流口;如果术后伤口出血较多,将负压改为自然引流,并密切观察,出血一经减少,及时拔除引流管。[2]采用厚敷料和整张大胶布加压包扎,同时用胸附带进一步加压;定期更换敷料。

2.4 避免颅内压升高

2.4.1 避免情绪激动:患者因脑脊液漏不能愈合,日常生活受到限制,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应给予疏导及情感上支持,让患者重建信心,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治疗。

2.4.2 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用力大小便,多吃水果、蔬菜,防治便秘,必要时给予开塞露或按医嘱给予缓泻剂,不能采用高压大量灌肠。在一般通便法无效时,可带手套掏出直肠下段粪便。

2.5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发现敷料潮湿及时更换。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有条件者可安排单间,没条件的应和气管切开及化脓感染患者隔开。病房定期用紫外线照射,不设陪护,减少人流量,防止交叉感染。根据细菌培养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最好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静脉途径给药。

2.6 饮食护理进食过于干燥和刺激性食物,要少食多餐软食和润肠食物,如米粥、面片、蛋羹、和菜汁等,使大便通畅。注意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增强营养,促进漏口愈合。

2.7 心理护理脑脊液漏的患者由于活动受限,治疗时间长,病情反复,花费大,及担心治疗效果,常表现出焦虑情、恐惧、烦躁,甚至拒绝治疗。因此护士应多巡视患者,多与其交谈,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解释绝对卧床的重要性,说明只要配合治疗,疾病是可以痊愈的;向患者解释治疗、护理程序及配合要求,并主动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协同解决患者的心理顾虑,恢复其对治疗的信心。

3 小结

综上所述,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及时发现、早期治疗,积极预防逆行感染,避免颅内压增高,促进漏口尽早闭合。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争取患者的配合是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1]张超远,宋应超,付鹏军,等.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8).

[2]张光铂,吴启秋,关骅,等.脊柱结核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71-272.

猜你喜欢
漏口脑脊液结核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鼻子滴清水,竟然是脑子漏水了
脑脊液鼻漏的定位及修补12例报告*
——附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一度浪漫的结核
One Shake调料瓶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