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2011-08-15 00:42张庆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2期
关键词:恐惧医护人员肝癌

张庆兰

近年来,肝癌已成为严重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蔽,早期无任何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多属中晚期[1],加上合并肝硬化率高及手术后复发率高等多种因素,手术切除率很低,给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和困扰。为提高患者生存期,目前多采用介入放射治疗。它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合并症少等优势,可使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机会或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我科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11年1月至9月我科共做肝动脉介入治疗52例,其中原发性肝癌49例,肝转移癌3例,男41例(原发性肝癌40例,肝转移癌1例),女11例(原发性肝癌9例,肝转移癌2例,年龄在35~77岁,平均56岁。行一次介入23例,两次17例,三次以上12例,介入后行手术治疗6例。

1.2 方法介入放射治疗肝癌已有20多年历史,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下进行,主要是在局麻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将化学药物、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2]。化疗药物常用:5-氟脲嘧啶500~1000 mg、卡铂400~500 mg,吡柔比星60~80 mg。常常是三联用药。栓塞剂常用:碘化油、明胶海绵、无水酒精等。

2 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当患者被确诊为肝癌时,无论对患者还是家庭都是重大的打击,患者因此会产生复杂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常与死亡发生联系。有的自暴自弃、悲观失望,不配合治疗;有的求生欲望强烈,到处求医轻信秘方土方,把生命完全寄托于医生、治疗。另外,肝癌患者除了面临死亡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和恐惧外,还要忍受疼痛的折磨及治疗的痛苦。故介入治疗中表现出精神异常紧张、恐惧与焦虑不安。因此,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在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3]。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积极的心态可使机体内分泌系统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反,消极的情绪反应如不及时疏导,往往给治疗带来极大的不利。

3.1 介入治疗前的心理护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非常敏感,尤其是肿瘤患者。医护人员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因此对患者态度热情,服务周到,说话和气,能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亲切感。操作规范认真,动作准确熟练,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和不安。向患者介绍已接受介入治疗的病友并进行交流,能减轻患者焦虑。多数患者对介入手术存在恐惧与紧张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术前夜晚,要依靠安眠药入睡。所以介入手术前,医护人员多与患者交谈,给患者安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药物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和防范措施等,消除其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以取得密切配合。

3.2 介入治疗中的心理护理第一次做介入治疗的患者,都会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这是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如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等。患者进到介入治疗室后,对周围环境极为陌生,再加上治疗室严格的无菌操作,服装特殊,使患者心理压力加大。护士要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主动安慰患者使其紧张的精神迅速松弛下来。在医生为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在旁与患者交谈,询问是否舒服并给予适当调整,让患者感觉到医护人员在关心他,从而分散对手术的注意力。与此同时,手术人员要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反应向患者交代清楚,以免患者紧张、恐惧,使其精神放松。

3.3 介入治疗后的心理护理患者术后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①舒适改变:因术侧肢体被迫制动24 h,卧床时间长,需教会患者床上大、小便,讲解卧床休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②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的软食为主,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提高体内化疗药物的排出速度,减轻全身症状。③胃肠道反应:介入术后患者腹胀,恶心、呕吐等反应较大,往往焦躁不安,应多给予解释安慰,并给与足三里穴位按揉减轻症状,避免患者过度紧张忧虑,必要时给予镇静,止呕药物对症处理,并鼓励患者进食,加强营养。如患者弄脏床单应及时更换,使患者卧位舒适。④发热:患者一般在介入治疗后会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39.5℃,向患者解释说明多数因肿瘤组织坏死吸收所致,一般持续3~7 d,但要排除感染的可能。体温在37.5~38.5℃之间时,嘱卧床休息且多饮水,给予物理降温后可逐渐恢复正常,体温38.5℃以上可给予药物等对症处理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⑤术后疼痛:患者诉说腹痛或腹股沟处穿刺点疼痛均可先采用按压迎香穴止痛并指导患者全身放松,深呼吸或者根据患者的爱好播放歌曲、音乐转移注意力,仍然忍受不了按三阶梯止痛给药,安慰患者及家属。

4 讨论

肝癌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来说是整个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但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可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介入治疗。做好肝癌介入患者的心理护理应先了解患者病情,多与患者交流、沟通,摸清患者的情绪波动,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主动细致的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如悲观、失望、恐惧、紧张等,提高患者战胜癌症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介入治疗。使疾病得以控制,疗效达到满意,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腹部介入放射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0.

[3]毛燕君,许秀芳,杨继金.介入治疗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

猜你喜欢
恐惧医护人员肝癌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