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山衣坊对城市名片建设的实践意义研究》研究报告综述

2011-08-15 00:49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胭脂名片特色

郭 沙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胭脂山衣坊对城市名片建设的实践意义研究》研究报告综述

郭 沙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本课题研究重点是找出胭脂山衣坊与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规律,分析胭脂山衣坊在功能定位、运作模式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符合实际、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论文和报告的形式阐述胭脂路服装街在城市名片建设中的得失,为城市文化经济建设提出建议;同时为高职院校在社科研究方面直接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作探索,为社科类研究成果尽快得到转化、应用和推广积累经验。

胭脂山衣坊;文化资源;建设;城市名片

一、胭脂山衣坊是一种重要的区域文化资源

(一)胭脂山衣坊的现状

胭脂山衣坊得名于胭脂路,前身是自发的布料零售批发市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现数家经营户在胭脂路边将零碎布头堆放在竹床上论斤出售。至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的布料经营户已有10多户,在此基础上胭脂山衣坊逐渐成为自发的布料布头集中零售地。20世纪90年代末,胭脂路的一些布料批发商改变经营路线,形成了以零售、批发、服装加工一条龙服务为主体的胭脂路布匹服饰专业市场。武昌粮道街办事处抓住时机,于2003年5月开始筹备武汉胭脂山衣坊建设,2004年5月正式开街至今。

胭脂山衣坊南穿鼓楼洞接辛亥革命发生地首义路,北抵民国初年和抗日战争时期文化政治中心昙花林,周边还有蛇山首义公园、黄鹤楼、花园山天主堂,可谓周边历史文脉深厚、历史文化储备十分丰富。胭脂路衣坊已经成为武汉市重要的区域文化资源。

(二)提升胭脂路衣坊作为重要区域文化资源的地位及影响力的方式

在近几年对衣坊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如果它能提供服饰商业服务和休闲及旅游功能,那么它就更易于发展。而要这样做就必须在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对原有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提升。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提炼文物文化资源精华并加以物化,以便于保护传承和价值提升;同时,对有关文化资源整理后可以考虑多种形式加工,提炼升华,便于传播;再者,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合理发展文化产业,突出衣坊区域文化特色。

提升利用衣坊文化资源绝非易事,因此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要理清相关利益关系。其次,应注意保持文化资源的可再生性。这些年来,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遭到破坏的事件屡见不鲜,致使不少文化资源、人文景观被浅薄化、功利化,甚至遭到破坏。为了商业目的,用低级趣味来博得人们关注并不是对文化资源合理开发,而是对文化资源的破坏。

老陈的酒量不可小觑,我喝得晕头转向,他还在那里谈笑风生。见我软成一滩泥,老陈把我背上了四楼。他那身板,不愧是当过侦察兵的,一把年纪了还那么硬朗。把我搁床上后,老陈问我,喝水吗?我说,不喝。老陈说,你要喝水的话,就告诉我一声。我说,陈师傅,你回去吧,我没事的。老陈说,不行,你喝多了,身边没个人怎么行。我走了,不放心的。我醉得不行,不一会就打着呼噜睡着了。我不记得夜里醒过没有,喝过水没。第二天早晨,我醒来,却见老陈正躺在沙发上打瞌睡。

二、城市名片建设与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分析

(一)城市名片的含义以及建设原则

城市名片是能代表城市某一形象的标志性事物,即高度概括所在城市特质的载体。城市名片的基本要素有三:知名度、美誉度、特色性。知名度和美誉度分别强调民众认知及认可和肯定性评估。特色性则强调其物化产品和延伸产品(包括服务)有区域人文特殊性、传统性、代表性。建设城市名片应把握几个原则:第一,建设城市名片具有经济和政治意义;第二,建设城市名片应该从文化建设入手;第三,建设城市名片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扬创新精神,注重科学理性的策划管理。

(二)建设城市名片应重视区域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整合和利用

在建设城市名片中,有效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举足轻重。城市名片离不开区域文化,而区域文化的价值提升则有助于城市名片建设,并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城市名片的建设。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仅停留在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操作,而没有上升到社会文化价值的高度,就会缺乏综合思考,从而沦为对文化资源粗糙处理,甚至破坏。

(三)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成功整合利用有赖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以及创新思维的运用

通过对包括胭脂山衣坊在内的一些商业化城市名片的现状分析,我们认为无论走什么路线,无论区域文化资源的属性是什么,对其成功的发掘和利用都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及创新思维的运用。运用创新思维挖掘利用文化资源,就是赋予文化资源以新的意义并使其价值提升。挖掘和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时需要创新性思维,因为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文化资源利用和开发的程度,与我们的文化创新能力成正比。

三、胭脂山衣坊的建设与发展和城市名片建设关系的实践分析

(一)武汉胭脂山衣坊在城市名片建设中的经验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衣坊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尝试对衣坊的经验进行了整理,认为其中一些对今后各地建设城市名片都有借鉴和参考意义。胭脂山衣坊值得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合理引导,部门配合支持,在原有商业基础上提炼、打造名片的特色性

武汉胭脂山衣坊由20世纪80年代起形成了自发的布料零售批发市场,到2004年正式开街,得到了武昌区政府和多个部门的支持。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和管理力度的加大以及经营理念的宣传教育,都对衣坊服饰商业特色街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在政府部门引导和支持下,胭脂山衣坊很快进入筹备,顺利开街,并迅速发展,初具名片雏形。

2.注重业主要求,使其得到利益驱动,为衣坊的特色建设和知名度提升提供了保证

开街之前,这里流动摊贩多,经营多样且混乱。成立特色商业街后,由于经营经过市场手段良性整合,商家的品牌意识和营销理念得到了提高,能够下意识进行品牌建设。品牌竞争成为衣坊一大特色,衣坊这张城市名片逐渐地被大家认可。

3.提升业态以促进老城区社区的文明建设,是建设城市名片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提升业态促进老城区社区的文明建设,从而提升其美誉度和亲民性,这是建设城市名片的一种有效方法。胭脂山衣坊筹备中就非常注重改善所在社区的环境,使社区环境和服饰特色经营有机融合,促商便民,利市利居。衣坊成立后,为老城区如何低成本高效益进行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参考,也为如何在老城区建设城市名片提供了参考样本。

4.对衣坊进行城市名片建设是整体提升名片的亮度的一个重要途径

衣坊重视特色商业街软环境建设中经营主体的作用,借多种手段提升经营户的商业素质和现代经营理念,为城市名片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效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探索样本。

(二)武汉胭脂山衣坊在城市名片建设中的不足

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衣坊的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此进行梳理分析,也能为今后建设城市名片型商业特色街提供经验。衣坊建设中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规划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不够,制肘了衣坊服装特色街的发展,不利于提升城市名片的精美度

衣坊的规划对商业特色的考虑不足,无论是衣坊的整体布局,还是相关功能配套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与衣坊服装特色街的发展不相适应,致使商业特色街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经营主体缺位,难于落实管理措施,影响城市名片建设中衣坊品牌建设

由于店面的业主基本上都是社区原居民,经营户只要和业主个人谈妥就能租下门面经营,而无须考虑整体和长远的经营规划。衣坊建设规划由于没有经营主体,所以影响了其整体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这种分散型经营导致了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经营主体缺位,使得许多很好的管理措施都不能落实到位,也为经营户带来问题。

[1]唐恢一.城市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石定乐.对武汉胭脂山衣坊建设中如何进一步提升文化资源利用的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

[3]王颖.理想空间:城市规划中的文化策略与作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F29

A

1673-0046(2011)01-0007-02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胭脂山衣坊对城市名片建设的实践意义研究》(项目编号D2009000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胭脂名片特色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红公馆造店记之胭脂水粉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花明驛路 胭脂暖
胭脂剑
会展名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