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高校体育专业运动员髌骨病理部位理疗的研究

2011-08-15 00:43闫玉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针灸疗法理疗髌骨

闫玉峰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针灸对高校体育专业运动员髌骨病理部位理疗的研究

闫玉峰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体育专业运动最容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髌骨,比例高、难治疗、影响大是髌骨病的特点,而治疗手段的选择虽然多样,但以针灸为主;不过,针灸治疗病理部位的方式要选择,甚至是可以“弃灸”疗法.

针灸;髌骨;运动;差异

关于髌骨病理的研究在文献中比较少涉及其损伤机制和预防措施,只是近些年才兴起,从而易失诊、误诊,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终止了运动寿命,所以,确定运动员髌骨病理部位及其理疗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根据运动医学研究所门诊病例中该病占10.5%,占膝关节运动外伤的40.5%,篮球、排球、体操等运动员的发病率最高的特点,田径、举重等运动员次之”.[1]故而,运动员从事的运动专业成为确定髌骨病理合理疗的核心要素.有鉴于此,我们专门对高校体育专业运动员的专业特征可能造成的髌骨损伤和损伤特征来探讨理疗方式,主要针对该病症覆盖面比较大的针灸疗法.

1 运动项目的不同带来髌骨损伤的差异

高校体育专业运动员的运动特点决定了其对髌骨的影响大小,进而决定了其可能带来的髌骨病理症状的不同或者说细微差别,但是针对“治病救人”的视角看待这个差别,很有必要区分清楚这些细微差别,一旦出现差错容易带给运动员致命的伤害,甚至提前结束其职业生涯.因此,本文针对专业运动项目的不同,对各项专业运动项目的用“髌”特点进行相对详细的分类,以区分运动特征的不同带来的不同髌骨病理特性.

高校体育项目中的武术、田径、体操、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举重、羽毛球、网球、游泳、摔跤、柔道、拳击、击剑、轮滑、空手道等这些主要的体育专业渠道对髌骨损伤较大,其他的体育保健等专业一般不会对髌骨造成伤害.据医学证明小于90度仅是股四头肌的直头起主要伸膝作用;超过90度之后其他3个头才逐渐参与伸膝功能,在30-50度时伸膝力量最大,因而几乎所有的运动动作〔跑或跳)都是在屈30-50度角“发力”,发力点集中,骸骨软骨面承受的压力最大的特点,结合上述所列举的10几个项目和髌骨出现的不同病理症状,按照发力侧重点的不同,特别进行以下分类:

1.1 下肢为主型

这种类型的体育运动主要有田径、篮球、足球、摔跤、轮滑和武术中的太极马步、铁裆功等对下肢力量要求比较高,膝盖的弯曲度一般都小于90度,并且弹跳、启动、急转等动作幅度较大,屈30-50度角“发力”很容易造成显性“外伤”髌骨(半)脱位、髌骨劳损、髌骨骨折(纵形、横形),进而带来不显著的隐形髌骨软化,医疗检测最需要注意的是髌骨骨折是纵形还是横形,篮球、足球导致的比田径、轮滑等要复杂.

1.2 上肢为主型

这类很多动作的完成与执行的主干部分是上肢,如排球、拳击、体操(鞍马、吊环、单双杠)、乒乓球、羽毛球等,但是下肢往往是其关键性动作的一部分,也要求弹跳、急转等,远远没有达到下肢型的高度,然而起个别动作的髌骨压力也与篮球、足球等量齐观,也能造成髌骨(半)脱位、髌骨劳损、髌骨骨折和髌骨软化,其中髌骨劳损和髌骨软化在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中更显著,相比于下肢型其受损伤的几率要小得多.

1.3 上下肢兼备型

它指的是上下肢都要练习或分项练习,但不一定要全身各个部位都平衡发展,比如腰部;网球、柔道、击剑等是典型案例,它们在运动中要求下肢的跑动能力和上肢的发力能力要达到各自的力度和准度,不需要承受巨大的作用力,这类运动发病的侧重点于髌骨(半)脱位、髌骨劳损、髌骨软化.髌骨(半)脱位比较常见,后两者属于慢性长期病,在该运动类型中不太显著,也是所有运动项目出现的慢性病之一.

1.4 全身协调型

它要求全身各个部位协调发展,不能失调,部位承重要求不一定很高(举重除外),但上下肢、腰部、颈头部等全方位都要协调和力度相对均匀,举重、游泳、空手道、太极等体育项目很能体现这种类型.它容易造成髌骨软化、髌骨劳损、髌骨慢性骨髓炎(举重还可能髌骨骨折),尤其是以太极为代表的轻、柔、慢的体育项目,体育专业运动员的髌骨病变容易造成迷惑或者被忽视的现状.

2 针灸理疗的方式选择或者“度”

根据上述四种类型产生的髌骨病变以及现实生活中运动员的临床情况发现髌骨软化在运动员临床中所占比例最高,虽然髌骨软化症有多种途径造成,包括髌骨不稳定、自身免疫、软骨营养障碍、软骨溶解等,对于体育运动员来说,其中最大的因素应该是运动创伤型,非常符合临床案例和运动员的特征.几乎所有上述运动专业都能够导致髌骨软化;但是,具体而言,武术中的散打、套路、摔跤等需要蹦跳的肢体肌肉练习的比较容易髌骨软化,创伤、膝部撞击或髌骨急性脱位均可直接或间接造成髌骨软骨损害,引起髌骨软骨软化,“有人调查了241例髌骨软骨软化运动员,结果有创伤史者高达91%,膝关节过度活动使髌周动脉环和髌前丛(髌网)受损,从而影响髌内血供和静脉回流,发生骨内静脉淤阻,产生骨内高压,髌骨骨内高压与髌骨软化症有密切的关系”.[2]

即使如此,有两点我们不得不去正视:①针灸手法单一,常规针灸、创面电针疗法、电针、温针灸等一般只是用一种,不管受伤者是什么运动专业类型;②医者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体育保健专业学生或体育保健“速成班”出身,对医学的掌握远远不够.这两点容易造成①分不清髌骨病变的根本原因,一律按照运动创伤治疗.但是,髌骨软化症患病率国内报道在36.2%,占膝关节疾病的63%.运动员最多见.髌骨软化症的主要病理改变系髌软骨的退行性变,归因于在基质中的硫酸黏多糖的减少(即如何增加硫酸黏多糖是最核心问题);②选择创面电针疗法使用居多,有些针灸医者针法不精湛,针法不到位,容易导致新的病症发生——髌下脂肪垫炎,因为“针尖沿髌骨下1/2边缘针尾呈扇形刺入到髌尖粗糙面髌下脂肪垫附着处,这时一般均可以引出酸胀感,注意勿使银针刺入关节腔,银质针针尾用电脑温控仪加热”.[3]

针对众多高校体育专业运动员选择针灸疗法(经济又方便),我们研究发现部分运动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或者症状,尤其是在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面临这个难题——针灸治疗髌骨软化顽疾的时候,因为没有分清其病理的根源是运动创伤、营养不良还是硫酸黏多糖减少,清一色的使用针灸理疗,大部分运动创伤的运动员效果显著.可是,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所加重或者出现新问题即髌下脂肪垫炎,这是需要密切注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在选择针灸理疗的时候有三点需要谨慎:①医者需要清楚地知道患者的运动专业和运动类型,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伤及无辜”;②患者要清楚了解自己病理的可能性原因或者事先在正规大型医疗机构做鉴定,确切知道病理部位和病理原因再去选择治疗方式;③医者对针灸不同理疗的解释,并告诉患者不同疗法的针对性是什么,虽然针灸基本上没有副作用,但温针和烧针的副作用全部见于三阳证病是理疗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即使髌骨问题不牵涉与三阳证病有关的穴位.既然针灸在三阳证病有副作用,不代表在病故理疗中没有副作用的发生,只是研究力度还不够而已.故而,医者要针对患者的具体运动情况和生理特点选择使用的针灸理疗方式,常规针灸、温针、烧针还是创面电针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仅仅选择一种针灸理疗模式,患者生理和运动类型的差异可能造成医疗效果的不同甚至带来新的病症.如果病者不适宜针灸疗法,要大胆地、果断地放弃这种方式,“针灸疗法尽管应用广泛,但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有其适应症,超出这个范围难免会造成不良后果,有关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它首先是强调应据疾病的轻重缓急,而有所禁忌.其中,形、肉、血、气、津液严重亏损的‘五夺’病症和病情,以及与脉证不符的‘五逆’病症,均属针灸禁忌之列”.[4]

3 针灸理疗规避与运动特点相结合

前述的医者、患者和病理发生机理问题已经充分地说明,不是所有的高校体育专业运动员髌骨病理都适宜针灸疗法或者对所有患者都使用单一的针灸疗法,“在分析了有关针刺副作用的7条条文后,发现了两个规律:一是所记载的针刺副作用全部都是由温针或烧针而引起;二是温针和烧针的副作用全部见于三阳证病,即太阳、阳明和少阳病.温针、烧针带来的副作用有:怵惕、惊、烦燥、不得眠、谵语、发热甚、衄等.例如,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心怵惕烦躁不得眠……’.但这是间接的副作用,而不是直接由烧针引起的”.[5]其中可选择的针灸疗法有①常规针灸:任秋兰为代表采用针灸治疗,以鹤顶、膝眼、犊鼻为主,配穴有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②电针:车涛等采用电针膝眼穴,向上斜刺膝眼穴,深约3寸,使针体处于髌股关节内;③温针灸:邵玲等采用温针治疗,主穴为内外膝眼、鹤顶,,大腿软痛加伏兔,膝内侧痛加血海,膝外侧痛加梁丘;④创面电针:程建东采用创面电针治疗,将针分别从患膝内外侧进针,穿过髌骨软骨面至对侧髌骨缘,每侧3针.这些针灸疗法各有各的有点和使用群体类型,尤其是体育运动员的创伤,所以选择针灸的不同疗法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是“五夺”病症以及与脉证不符的“五逆”病症患者,就要大胆的选择“弃灸”疗法,可以选择郭开今的JKY肌肉康复治疗,王英杰的一指禅推法、提髌碾揉法、辅以点按膝眼、血海穴,东海潮的玻璃酸钠膝关节内注射治疗,李文华的中药腾慰法,吴林生、陈勉分型论治,或者采取康复训练:长收缩练习、蹲马步及夹球训练,生物工程和基因治疗、综合疗法、手术治疗、小针刀疗法,但一定要注意和运动员自身的生理、运动专业、病理根源等相结合.

4 结语

针灸对高校体育专业运动员髌骨病理部位理疗总体效果比较显著,但需要对小部分患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理疗方式,否则带来新的病症对双方都是损失,影响医者声誉和患者的运动生命.故而我们发现针灸不是万能的,同样是髌骨病变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1〕李增明,刘光辉.论运动员髌骨软骨病的损伤机制及其康复[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9).

〔2〕杜杰,等.髌骨软化症的诊断与治疗现况[J].临床军医杂志,2008(5).

〔3〕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王宇恒,等.针灸疗法禁忌症的历史探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5(7).

R87

A

1673-260X(2011)01-0142-02

猜你喜欢
针灸疗法理疗髌骨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针灸疗法在院前急症救治中的应用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便秘不想吃药?试试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和要点探讨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