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的思考

2011-08-15 00:51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资金财务财务管理

王 森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对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的思考

王 森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高校的财务管理是高校整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筹资渠道日趋多元化,经费运营量迅速增长,这些都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财务人员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益,从而达到有利于促进高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高校财务管理;分析;改进措施

一、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组织自身财务活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有: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合理编制学校预算;科学配置学校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等。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非营利的,但是必须能够确保高校的持续经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一个区别于企业和行政行业的会计制度。因此,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筹资多元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高等教育体制逐步转变,促进了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高等学校不仅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经费拨款与补助,而且依靠拓展办学模式、开展科技协作、转让科技成果、吸纳社会捐赠、获取偿还性贷款等各种方式进行筹资。

2.财务管理复杂化

高校逐渐转变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和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并举、面向市场经济自主办学的事业法人单位。高等学校财务既有事业财会的内容,又有企业商业财会的份额,而且后者的份额还将会逐步扩大。由于经费投入渠道的多样化,高校办学成本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等学校也会更加注重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成本效益管理。

3.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

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也从单一的以资金收付为中心的记账式微观管理,转向以微观管理为基础,重点解决资金筹措、调拨以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宏观经济管理的轨道上来,树立经营学校的理念,为学校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财务管理工作考核标准也从以简单的资金收付完成情况转为能否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和资金效益能否达到最大化上来。

二、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不够科学,资金的筹措与使用缺乏计划性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控制、分析与预算的调整。很多高校对于教育事业经费预算编制重视不够,编制方法简单,缺乏必要的细致的论证及调研过程,在支出预算编制中缺乏科学的费用标准,基本延用“上年基数+本年增长”的预算分配方法来确定本年度的支出规模,导致最终形成的预算方案不够科学。

绝大多数高校预算编制基本上是在坚持收支平衡的基础上,遵循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来编制的,其特点是年度内预算的计划性比较强。但对学校中长期规划考虑得很单薄,这种预算编制原则和办法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具有普遍性。

预算执行监督力度不够,造成预算执行效果不好。多数高校没有建立预算执行与效益考核制度,没有相关部门对预算执行予以绩效评价,更没有将执行绩效与责任部门兑现奖惩。这不仅造成预算执行中经常出现“年初争预算、年中加预算、年末超预算”的不良现象,而且导致部门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不高,甚至造成资金浪费。

虽然目前高等学校预算收入来源的渠道较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拓展,已经从过去的单一由财政部门全额拨款逐步演变为现在的由财政补助、事业收入(主要由学费、住宿费等收费项目构成)、附属单位交款等多种预算形式。一般来讲,学校整个收入中的财政补助占46%左右,事业收入占50%左右,其他很小比例部分为学校的其他收入,但实际情况是:现今的高等学校已经是一个容量很大的经济实体,拥有相当规模的优质资源。仅有这几种收入形式是不够的,高等学校应该担负起自己的使命,突破以前办高等教育的常规模式,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科技优势,与实力企业紧密结合,在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方面有所作为,以开辟高等学校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渠道,逐步减小高等学校对政府财政的依赖程度。

2.资产管理意识薄弱,资产使用效益低

我国高校固定资产购置经费长期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不要求对学校购置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因此部门不讲究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重视财产物资的核算和管理,各部门只根据自己本部门的工作需要申请购置有关办公设备、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学校资产管理部门没有事前统筹兼顾、统一调配,难免出现盲目购买固定资产,造成购置重复,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

对固定资产管理思想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管理过程缺乏有机协调。我国高校大部分是公办性质,属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投资建设而成,长期以来高校无偿地使用固定资产,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导致了高校对财务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人们头脑中很难形成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这种思维定式是高校资产管理长期不被重视、人们头脑中至今还被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思想困扰的根本原因。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采购项目的计划指标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利用账外资金越权违规购建固定资产,但为逃避监管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账实不符问题来源于多年的积累,并未得到根除。其次,不少高校主要忙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忽视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高校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轻管、公物私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使固定资产难以发挥其在高校教学科研中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高校财务人员管理意识较薄弱

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高校财务专业队伍缺乏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懂得教育经济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财会人才,从而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在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中,一些人缺乏准确的预测能力、及时决策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一些人还没有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与网络应用能力。

对财务分析(信息处理)能力不重视。许多高校对财务只是反映一定期间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情况,而对资金的结构、状态、支出结构、效益缺乏分析,以致无法科学考核学校整体和各系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

4.现行高校财务分析制度不完善

财务分析一直是高校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财务分析水平提出了迫切要求。现行高校财务分析制度存在如下几点不足:第一,高校综合财务分析能力欠缺;第二,缺乏对高校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作效率的分析;第三,缺乏社会贡献能力分析。

三、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建议

1.高校财务管理应尽快转变观念

为适应管理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高校财务管理必须尽快转变方式、观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财务人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重大举措,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宣传财政法规,一边听取意见,一边修改管理办法,使财务管理工作得到大家的理解、关心、支持、配合、监督。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要摒弃过去那种办学经费完全依赖政府、财务工作重点就是把好用钱关的旧观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纠正和强化理财观念,坚持科学、高效的理财观念,依法理财,重视资产的时间价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将成为一种新的产业,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作为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终将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所认识。

2.努力做好多渠道筹资

高等学校办学资金筹集不再单一依靠政府拨款,而应充分发挥高校优势,通过办学广开财源,树立以“开源为主体,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思想,积极培植财源,增加学校财力。筹资观念的转变,表现为由注重支出管理向注重收入管理转变。高校财务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一方面应积极主动地开拓新的资金来源,形成多渠道筹资办学的新格局。

努力用好国家的政策方针,进一步实现高校教育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均衡发展。第一,积极争取财政性资金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支持,继续维护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中国家财政性资金拨款主导地位。第二,加强收费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灵活的收费机制和模式:拉大稀有教育资源、优势教育资源与普通教育资源的收费差距,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费负担,减少欠费金额,实现学费收入的增长。第三,打破封闭、呆板的传统办学理念,实现高校、社会之间教育资源的转移、交流与共享,发挥各种教育资源优势,走联合、共建独立学院之路。第四,加强办学成本和效益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堵塞购置、基建和修缮工程中的漏洞,为学校节约资金。

3.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校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其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如在学校财务处下设资金结算中心,逐步将基层财务单位在国家专业银行开立的账户集中到校内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管理、统一结算、集中财力、加快周转。资金结算中心在保证全校资金供给、调控、监督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时间差盘活沉淀的资金,为弥补学校教育事业费的不足和公费医疗超支等作出贡献。又如建立责任中心,以部门为责任中心,进行适当的分权,建立责权利统一的管理模式。并对责任中心相应地建立跟踪、分析和评价机制,对各部门的各项预算经费作出准确、具体的分析,对其资金的使用效益作出正确、完整的评价。

四、结束语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要随着时代的步伐和高校的发展而改革、创新、完善。不同的高校、不同的时期应采用与之相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制度,如何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尽快适应市场体制,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新课题。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财务人员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益,从而达到有利于促进高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张保庆.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努力促进部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2]王卫星,韩玉启.构建财务运行机制,提高财务运行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Thoughts on the Problems of College Finance Management and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WANG Sen

(Hebei Radio&TV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71,China)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Its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creases gradually,the financing channels are getting diversified,funds operation quantity is rapidly growing,all these bring many new problems to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Therefore,the financial personnel must renew their ideas,innovate new mechanism,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finance managemen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analysis;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G475

A

1008-469X(2011)03-0066-03

2011-02-21

王森(1967-),男,河北石家庄人,实验师,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与网络安全研究。

猜你喜欢
资金财务财务管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