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型图书馆的构建

2011-08-15 00:51胡海东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学习型愿景馆员

胡海东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

论学习型图书馆的构建

胡海东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宏观管理理论,将这一理论运用于现代图书馆管理,构建学习型图书馆,可推动图书馆学习力的提升,为图书馆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并赢得用户与社会的认可和信任。这也是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习型组织;图书馆;构建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作为社会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已经到了转型的关键时刻。不失时机地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到图书馆管理当中,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智慧型图书馆是图书馆求变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1990年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彼得·圣吉完成《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书中介绍了如何创造“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这标志着学习型组织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持续发展的、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它具有以下特征:(1)组织基础——系统论,它需要我们在研究处理事物时,把所处理的事物看作一个系统,要看系统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并从整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人、物、能量和信息加以处理、协调。(2)组织动力——学习,学习型组织以善于学习而著称,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以及团队学习。(3)组织结构——扁平化,即从旧式管理层的多层化到互动的扁平化,进行“中层革命”,在决策层与操作层之间,减少中间管理层,形成一个平行交流的网络结构。(4)组织人员——领导与成员个人,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角色必须由单极的“官员”转变为多级的设计师、仆人或教师。工作观念要转变为以人为本,能够在学习与激励中自我超越、快乐工作。

二、图书馆引进学习型组织理论

1.学习型图书馆的内涵

学习型图书馆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图书馆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简言之,就是运用学习型组织的机制和手段指导图书馆的工作,使图书馆具有持续的学习力、创新力、生存力与发展力。从个体来说,每个馆员都应有学习愿望、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能力。从整体来说,图书馆必须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将馆员与工作持续地结合起来,使个人、团体、系统整体三个层次得到共同发展,形成“学习——持续发展——建立竞争优势”的良性循环。

2.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必要性。首先,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信息宝库,只有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及时、准确、有效地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知识,才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只有把图书馆变为一个持续性学习的组织,积极培养全体馆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使图书馆具有知识信息的吞吐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其次,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学习型图书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必须依托全体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才能逐渐形成。所以,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和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机构,应走在时代前列,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更好地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服务。

再次,技术的发展需要建立学习型图书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甚至体制形态。图书馆的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图书馆向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转变的过渡时期,只有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才能适应这一发展要求,为图书馆形态的过渡创造条件。另外,信息数量海量增长,种类更加庞杂,如何节省读者时间,迅速查找到读者所需信息,为读者提供专题化、个性化的服务,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情报中心”?这种服务模式的转变也需要建立学习型图书馆,从提高馆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加速组织内外的信息流动与传播,为读者提供更新、更优、更快的信息服务。

(2)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可能性。内部条件:第一,图书馆是一种小型的社会组织,人员较少,易于管理;第二,图书馆现有业务人员中的一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业务工作经验,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人力基础;第三,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知识的集散地,不仅是广大读者、用户学习和寻求知识服务的重要场所,更是图书馆人天然的学习场所,图书馆具有比其他社会组织更优越的学习条件与环境;第四,图书馆教育和培训机制比较健全,能够定期组织馆员进行培训和学习,可为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打下良好基础。外部条件:一方面,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传入中国的十余年间,许多社会组织运用该理论作指导,进行了建立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实践,其中的成功经验都将有助于建立学习型图书馆;另一方面,在我国传统观念中,自古就有注重整体思维的特点,即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特性和功能。这一观念与学习型组织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三、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途径

1.确立图书馆的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使个人理想与图书馆理想融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构建共同愿景的步骤可以是:先由全部馆员根据上述图书馆的内外部条件,提出个人愿景和组织愿景;然后由领导人员通过适当方式组织所有馆员进行愿景互动,进行交流、沟通,互相比较愿景,融合出更好的构想,最后将管理者提出的愿景和广大群众所设想的愿景加以整合,形成一个共同愿景,向所有馆员告知、传递、沟通。

由于发展过程中会获得新的看法,感知新的可能性,就可能产生更具挑战性的新设想或对当前愿景提出某些质疑。因此,必须不断考察新情况、新问题,对已制定的共同愿景进行检讨、调整,使共同愿景更加明晰、更具可操作性和向心力。

2.提升图书馆的学习力

学习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一项基本活动,是组织发展的动力。

从学习本身来讲,首先要更新学习观念。树立“自学”、“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念,使学习工作一体化。其次,要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馆员应检视自己的心智模式,认清自我,完善自己。再次,要改变学习方式,要将个人学习与团体学习结合起来。最后,还要改变学习的内容。除了要学习馆藏的各种载体的显性知识外,还要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或者是创办内部刊物,加速隐性知识的外化。

从外部来讲,学习活动需要图书馆提供制度与组织上的支持。图书馆应该建立专门机构,具体制订学习计划等,并建立详细的学习档案,了解个人学习状况,确保学习活动有序开展。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尽量配置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开展培训活动,建立激励、竞争制度,给予每个馆员公正客观的评价。

3.建立扁平的组织结构

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通常是金字塔式的,各部门之间设置明确的职责,当其中任何一个部门的效率和能力出现欠缺时,都会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瓶颈。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应按照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模式——“非等级权力控制型”,大力调整自身组织结构,减少等级划分,打通组织障碍,增加馆员间的横向联系,实现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向“扁平化”的转变。

图书馆在打通组织障碍时,要进行流程重组和有效授权。学习型图书馆的工作流程要以加强各流程间关系为主,采编、流通、咨询等流程可适当相互交叉,不必界限分明,这样,各部门人员可相互支持与学习。图书馆领导应充分授权于下级,让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决权,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形成“以地方为主”的扁平化组织结构。这样下层部门就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环境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方针,实现组织与环境最大程度的同步。而馆长等领导应把主要精力用于理顺关系、着眼大局和长远目标的实现,做一个决策者和规划人。

4.建设新型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文化,是指由图书馆领导倡导的、图书馆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在图书馆内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信念理想、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管理制度、工作作风、历史传统、典礼仪式以及图书馆组织形象的总和,它贯穿于图书馆的各个领域。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可以引导馆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温馨组织气氛,利于增强信任、理解,加强人员间合作。组织文化的建立,使得组织成员拥有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这些相同之处,有助于图书馆员工在工作中协调一致,统一行动。良好的组织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用户、读者,赢得社会支持、重视,争取更多投入与收益。

建设学习型图书馆文化,就是要把学习型组织的全新理念渗入到图书馆的文化当中去,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倡导终身学习,注重团体学习,培育团体精神,实行成果共享,鼓励探索创新。在全馆营造一种崇尚学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人爱学习、事事求创新的人文气氛。建设方法有:(1)强化职业信仰,培养馆员的共同价值观。(2)从图书馆物质环境的形成到管理制度的制定,力求体现文化特点、文化价值准则,定向控制馆员的心理倾向、行为方式。(3)健全文化人格,使馆员具有毕生致力于优秀文化传播事业的精神,充分认识自身角色的内涵,做一名孜孜不倦的求知者和勤勤恳恳的服务者。(4)树立图书馆良好的形象。信息资源、人员素质、信息服务、信息产品、环境建筑、领导人等要素都要向公众传达一种良好的信息素质,以增强自身的认可度。

总之,致力于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当代最为先进的管理理论在图书馆实践中的科学应用。我们在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将理论、实践相结合,在建设中扎实而坚决地执行已制定的政策,决不能流于形式。同时,要牢记图书馆的宗旨——为读者服务,将学习型图书馆看作改善图书馆管理,更好发挥图书馆功能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应灵活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图书馆建成一个能够不断生长的有机体,以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回报社会与读者,使之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张翠珠.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初探[J].成人教育,2008,(12).

[2]卢巧云.对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4,(8).

[3]张晓伟.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0).

[4]李丽萍.“图书馆和谐文化”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oriented Library

HU Haidong

(Shaanxi Railway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Weinan,Shaanxi 714000,China)

The learning-oriented organization theory is a kind of macro management theory.Applying the theory to the management of library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oriented library in its reform and development,which can enhance the learning ability,provide the power for sustained improvement,and help the library to win the user and society’s approval and trust.

learning-oriented organization;library;construction

G251

A

1008-469X(2011)03-0089-03

2011-03-11

胡海东(1984-),男,河北涞源人,助理馆员,主要从事信息资源建设与高职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学习型愿景馆员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