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高职院校执行力的思考*

2011-08-15 00:54王良斌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中层干部奖惩执行力

王良斌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对提高高职院校执行力的思考*

王良斌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当前高职院校管理水平不高、执行力不强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障碍。通过对高职院校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分析来探索提高执行力的方法与途径。

高职院校;执行力

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势头强劲,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学校升格的,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尤其是高职院校执行力存在很大欠缺。

一、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执行力是一个单位的核心竞争能力。一个单位在没有足够重视战略时,是战略的高低决定成败;一个单位在有了正确的战略以后,是执行力的强弱决定成败。战略可以模仿,而执行力却不可以复制。当前高职院校的执行力不足,已成为其发展中的瓶颈障碍。

据对全国高职院校的调查了解,执行力不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执行层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拖拉,讲而不做或是讲得多做得少;二是管理者重视决策的“正确性”,却忽视决策的可行性,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在作决策前比较强调决策的“正确性”,但是如何使决策适应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实际,使其具有可执行性却为不少管理者所忽视,由此会造成决策立意虽高,执行却很难,最终虎头蛇尾甚至不了了之的局面;三是管理者乐于工作任务的布置,却很少关注任务的落实情况,工作检查、督办不到位,总认为只要任务布置下去了,就万事大吉了,至于能不能落实或能落实多少与己无关,这种不够深入的工作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四是督办工作与部门和个人考核脱钩,仍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这种导向的结果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对执行结果又缺乏合适的评价、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不能把部门和个人的执行力情况量化到年终考核中去,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严重影响了执行力的有效性。

二、提高执行力的方法与途径

近年来,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再到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都在谈执行力问题,都在抓执行力问题,执行力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门词语。温家宝总理曾说过,“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美国政策学家艾利森认为,“政策目标的实现,方案确定只占 10%,而其余的 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可见,良好的执行力对一个单位政策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下面我就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执行力问题谈谈几点思考。

(一)转变态度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

态度决定一切。认真负责、富有责任心,是做好所有工作的第一要素。有了责任心,干工作才会热心、用心、尽心,才会精益求精,才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执行才会没有任何借口。特别是领导成员,要敢于承担责任,信奉职责,把责任自己挑起,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简言之,执行力不是工具,而是做好工作的态度。

(二)统一目标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

有目标才有动力,一所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要想成为每一位教职员工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就要求发展目标的制定科学、民主和可行。目标的制定必须要经历一个科学论证的过程,而不是由几个人就敲定,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同行专家的意见。意见不仅要来源于上层,更要来源于基层,要使教职员工充分了解和认同学校的发展目标,并能从思想和行动上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标,这样做才可以使每个教职工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这一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教育和统一思想的过程,这样可以使每位教职工都心系学校,将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体与学院荣辱与共、唇齿相依,不断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发展目标的正确并不能保证学院的办学成功,成功的学校一定是在发展目标和执行力两个方面都能做到位。良好的执行力不仅可以保证学院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巩固、优化发展目标的方向,形成良性双向互动。

(三)中层干部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

中层干部是学院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人员,是领导处室、系部师生员工按照学院总体工作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学院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在学院全局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发展规划能否得以贯彻落实,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层干部是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既是决策层与全体教职工的纽带,又是执行正确决策的领头人。因此,中层干部形象的好与坏,作风的实与虚,效果的高与低,将会直接地呈现在师生员工面前,任人评说。

由此看来,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至关重要,它是学院管理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如果说决策层是“做正确的事”,那么中层干部就是怎样“正确的做事”,这个“事”就是指决策层既定的“正确的事”。中层干部工作的关键不是“做不做”,而是“怎样做”。

要健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和优胜劣汰、有效激励”的干部管理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层干部考核体系,切实加强对中层干部的日常管理,探索建立评价科学、操作简便的干部学年度考核制度。

(四)科学的奖惩是提高执行力的保证

科学奖惩是提高执行力的有力保证。只有奖惩分明,工作才会有动力,所以提高执行力,必须要与配套的奖惩措施和手段相结合。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且易操作的奖惩措施强势推行执行,强化监督措施,这样有了科学的奖惩措施,组织的执行力才能像是永不停息的发动机。如果只有监督检查而没有相应的奖惩办法,所有的检查也会变得软弱无力、难以推进,执行力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五)反思创新是提高执行力的源泉

反思创新是自我评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基础,更是提高执行力的源泉。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把总结提到反思的高度,坚持对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已和团队工作的评价,提炼成功经验,透析问题根源,查找失败教训,明确改进措施,以作为今后工作的启迪和借鉴,切实提高执行力。

在工作中,大家对执行力的把握往往缺乏标准,总是满足于后面还有谁不如自己,而很少去研究前面都有谁,自己能否超越他们;我们总是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而很少去反思检讨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善于把总结提到反思的高度,在成功时不沾沾自喜,在失误时勇于承担责任。反思创新是自我评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基础,更是提高执行力的源泉。平时要养成自省反思的习惯,要坚持对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已和团队工作的评价,提炼成功经验,透析问题根源,查找失败教训,明确改进措施,作为今后工作的启迪和借鉴,切实提高执行力。

三、结论

总之,提高执行力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在管理中学习管理,在管理中提升能力,努力提高工作执行的意识和效率。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云有这样一句经典: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职员工干工作都能提高执行力,不寻找借口、不拖拉懈怠、注重细节、团结协作,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将每一件任务都不折不扣地完成,那么就将能早日实现学院的美好远景,实现学院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双赢。

G717

A

1006-5342(2011)07-0169-02

2011-04-11

猜你喜欢
中层干部奖惩执行力
事业单位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思路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的奖惩系统*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企业中层干部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儿子,未来需要你的执行力
合理赞扬提高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