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及党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1-08-15 00:49苏光鸿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党团组织团支部组织生活

苏光鸿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高校班级及党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苏光鸿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班级、党团组织是高校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在高校班级及党团组织建设中存在党组织功能弱化、团组织活力不够、班级与党团组织之间缺乏协调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对策。

高校;班级及党团组织;问题与对策

一、高校班级及党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党组织功能弱化甚至缺失状况较为严重

学生党支部是学生群体中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学校和院系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班级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然而,大多数高校学生党支部仅局限于完成党员情况统计、收缴党费、党课通知以及每年固定的党员发展与转正等一些日常性的管理工作,对党内的组织活动没有很好的安排,使支部的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基层党组织的宣传教育职能,导致支部的功能缺失。“三会一课”是党支部活动的制度保证,虽然大多数高校学生数党支部都有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但“三会一课”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时效性、针对性不够,墨守成规,缺乏吸引力。支部缺乏向心力、凝聚力缺失,出现一片散沙的现象;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起来,缺乏感召力、说服力,出现“弱化”现象;支部组织生活缺失规范化、科学化,出现“沙龙化”现象。个别党员把支部生活看成可有可无,经常以私人问题为借口不参加支部生活,一些党员长期没有参加组织生活,有些支部也长期没有开展组织活动,形成了“有党员无组织,或有组织无组织生活”的奇怪现象。[1]

(二)基层团组织活力不够,组织生活不健全

目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现象是:团组织的活力呈“逐级递减”的趋势。校团委热情高、点子多,校级精品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大;院系团总支不能很好领会贯彻校团委的精神,既不能落实上级团组织的活动安排,又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而班级团支部的基础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被忽视的情况,团组织活动目的不明确,文娱、体育等以娱乐为主的活动较多,活动层次不高,而真正的思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活动不多,弱化了团组织活动对青年的教育功能和吸引力。其次,团支部的组织生活不健全:一是民主生活会制度没有坚持。团员无定期的民主生活会,甚至不进行民主生活会,有的团支部把民主生活会简单理解为政治学习,而忽视了团员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教育;二是团组织主题生活会水平不高。以班级为单位的基层团组织很少开展主题生活会,即使开展,团组织生活会与主题班会没有太大差别,且流于形式的较多,很难创造性的深入开展,不能很好地体现主题,达到团组织生活会的目的。这种质量不高意义不大的组织生活会,逐渐失去了对团员青年的教育作用和吸引力。[2]

(三)班级与党团组织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

班级及党团组织是高校基层学生工作的“三驾马车”,三者之间的协调程度是学生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党支部多是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组建,支部成员也多是高年级学生,因此对班级工作的指导和影响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大多数高校的团组织活动都是通过学生会开展,而学生会干部和班委会成员多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团组织开展的活动常常不能带动班级的足够重视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党团组织因缺乏对班级的了解,组织的活动往往脱离班级的实际,无法顺利进行。

二、加强高校班级及党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队伍建设是关键

队伍建设是党团班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系统工作。如果班级党员数量达到一定比例,尽量置独立的学生党支部,辅导员可担任党支部或指导党支部开展工作,如果条件不成熟也尽可能的设置班级党小组,以便加强党支部与班委之间的联系。

针对现代大学的时代特征,班级除了常规的班委成员外,还可根据需要设置信息委员、实践委员、安全委员、心理委员、班刊主编等,班级管理也可以分为日常管理和活动项目管理两大类,其中针对个性化强的短期活动项目可采取项目团队运作的方式进行。

(二)制度建设是保障

班级和党团组织的建设离不开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的制度保障。班级及党团组织需要的制度包括两类:一类是由学校及相关部门制定的制度,一类是组织自己制定的制度。在制定班级及党团组织制度是一定要把握好几项重点工作:一是要明确制度的制定者,以为制度的约束对象是心智已经比较成熟的大学生,因此,制度的制定可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由班级骨干起草草案,全体成员讨论修改并表决通过;二是确保制度的合法合理性,制度作为一种行动指南,其合法合理性尤为重要;三是摆脱制度的单一面孔,制度约束的是大学生的行为,应采用亲切活泼的标题名称、叙述语言,摆脱单一的严肃面孔,尤其是生活类的制度,更应该增强其亲和力。

(三)文化建设是主线

一是氛围营造。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通过寝室教室的布置设计、张贴标语、建设班级网络平台等外在的方面,也可以通过制定组织口号、设计组织标识来实现。二是活动创新。文化不只是口号,还需要通过活动来表达具体的内涵,通过独特的形式体现特点,对于现代的大学生而言,活动创新是一种必然的要求,班级及团组织活动创新要发动大家才能拓展思路,不仅要在形式上创新,也要在内容上创新。比如党支部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可以举行”励志电影周”活动;团支部开展主题班会可以主题摄影展的形式举行。三是人心凝聚。凝聚人心是班级及党团组织建设一个重点,在这个方面班级及党团组织必须注重协调,合力而为,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交流已成为党建大学生主要的沟通方式。因此班级及党团支部应该与时俱进的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组织的空间,可以设计自己的logo和口号、在空间里上传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就某一社会现象展开探讨等等,但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

[1] 霍刚,王永会,杜文杰.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9,3.

[2] 曾咏辉,易炳翀.当前重庆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5.

G41

A

1008-7427(2011)04-0060-01

2011-03-01

猜你喜欢
党团组织团支部组织生活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宿舍党团组织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初探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新形势下党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思考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