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2011-08-15 00:49傅海燕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突发事件应急

傅海燕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傅海燕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日新月异,我国高校的内外环境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高校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也是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学校正常的管理和教学,也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和隐患。本文在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的形成原因和目前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创新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突发事件;现状;管理机制

一、高校突发事件概述分类

突发事件往往是指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干扰、冲击或危害,甚至造成财产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对学校或者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

由于学校有大量的学生群聚,而高校作为人群高度聚集的地方,就特别容易爆发诸如食品或公共卫生类的突发事件,如2003年的SARS的全国范围大面积爆发,一些大城市高校学生被感染,引起高校内部一阵恐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再如今年全世界均在关注和预防的H1N1疫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大一新生军训期间甲流感染致死,学校管理秩序严重干扰。

2.政治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

青年学生对时事政治要闻敏感,热爱国家,有高度的爱国热情,但他们易于冲动、从众心理较强等性格特征,有时候没法采取正确的表达方式,容易受他人不轨的煽动,引起突发事件。如2004年9月18日,北航一些马克思协会的成员为抵制某一食堂在国耻日开业,大动干戈,在食堂门口聚会、示威以此作为抵制,行为虽值得鼓励,但场面混乱,严重干扰校园秩序。

3.人身安全类突发事件

由于大多高校以开放式的形式面对社会,与社会有着直接的接触,高校学生被鼓励走出校门积累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而当今社会大环境变幻莫测,容易受不同程度的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走上歧路,引起如交通治安等问题的突发事件。再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学生面临诸如未来生涯规划、就业等社会性问题也是日益突出,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就容易走极端,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危害。如2009年6月28日,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贾昊坠楼身亡,虽事出多种原因,但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足以说明现代青年学生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心态的浮躁。

4.其他类高校突发事件

如学校管理的一些棘手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引发的突发事件,学生恋爱不当,心理障碍等引发的突发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高校突发事件的种类以及显明特点可以看出,高校面临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巨大挑战,因此,加强和完善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管理机制就显得刻不容缓。但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对突发事件的研究不系统,不完善,不深入,缺乏理性的干预机制。

1.缺乏危机意识教育和应急管理理念

目前的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缺乏科学的成熟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方面大多高校普遍存在缺乏对教师、学生的危机意识教育,如人格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防范意识教育,大大降低了学生在认知和行动上的应对能力。特别是现今90后的大学生,因大多都是出自于有着优越环境的家庭里,独生子女占多数比例,从小就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对社会认识浅薄,且处事应对能力较差,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容易恐慌,不知所措;另一方面,高校也缺乏应对突发事件时相关的模拟演习,即使有这样的演习,也是作为一种形式草草了之,学生在配合演习时重视不够,甚至当是一种消遣。而在国外不论是大学、中学、乃至小学都把诸如火灾、海啸、地震、枪杀等事件的模拟演习当作必修课加以重视。

2.缺乏常设性的校园突发事件管理机构

没有专门的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小组,高等学校现行的应急管理组织多为临时性的松散组织,不具有延续性,更没有规范的法律和制度支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校各部门不能加以充分有效的协调,在能短时间内召集各辅导员的情况下,对于保卫部门,医疗部门,学生工作小组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却存在不足。

3.缺乏规范的应急管理行为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总是善于做事后总结,缺乏必要的事前准备,面对学生心理干预不足,而面对社会也没有形成开放安全的联系机制。而且高校应急管理参与力量不足且单一,没有形成高校大社区的应急管理机制。

4.缺乏事后的反思和防御

由于学校管理事务本身的繁杂和多重性,往往对于一件突发事件采取事后总结和处理之后,就不再深入追究,在只遵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准则下,尽最大努力减少社会负面影响的前提下,缺乏对于校园内部的善后处置工作,没有规范性的预案条例和深刻反思。

三、加强和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大学生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兴衰成败的一大支柱,是祖国先进科技的前锋,为维护高校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确保这个庞大群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拟建科学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就必不可少了。

1.建立和健全预警防控机制

① 可以成立由学院书记为组长,学生科科长、各辅导员或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紧急事件预警与处理工作组,辅导员带领学生干部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负责采集来自学生的生活思想动态等信息,如可通过抽样问卷、心理普查、各学生周期思想汇报、要求学生写周记、月记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针对特殊群体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沟通和调节,并及时汇报学生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动态息息相关,检测学生平时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预测突发事件发生时学生可能出现的个体、群体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而作为辅导员,首先应该做到对于学生真实情况的切实深入、耐心地了解,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性格特征等方面。现如今大多高校辅导员都存在学生工作切入不足,层面不够,或是教育方式不恰当,较多的停留在召开班会、班委会上,这样往往容易忽视个别问题学生。所以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多注意实践环节,发现个体,切忌亡羊补牢。比如在我所带的班级当中,曾有个别学生因受外界不良分子的诱惑和影响,试图放弃学业全心投入一些非法传销活动,在通过本人了解学生日常生活动态时,对其不法行为进行了及时了解,通过多次谈心和沟通下,终于使他们步入正轨,彻底醒悟。

②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在信息时代,网络作为最重要的沟通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之一,一方面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和信息知识教育之外,也同时成了滋事者利用的“场所”和“工具”。学校应加强对校园网络如论坛、贴吧、邮件以及留言簿等的监控,经常对于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和传言进行及时的过滤和删除,以防扩散,并及时关注校园焦点、热点,做好及时预防。

2.建立健全危险意识培养管理机制

从宏观到微观,不管是各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学校领导,教职工成员,高校学生都应该树立危机意识、安全意识、防范意识。而这些意识需要在日常的生活教育上长期培养,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培养学生的危机和安全意识,通过课堂教育、专家讲座、团队辅导、社团活动、网络信息传递等途径和形式,在大学生中倡导和树立“尊重生命,珍惜生活”的理念,增强危机防范意识。比如针对如何增强青年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联系地方监管所等相关机构,请因法制意识浅薄而导致犯罪的罪犯给学生进行事例报告;或适当地派学生代表到当时监狱或监管所进行实地探访体会,并做好事后报告进行校园法制宣传。再如,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类的突发事件,学校在仅可能有效防止如细菌性感染疾病在学生中传播的实践基础上,也应该增强部分学生对此类疾病的危机防范意识,象现阶段全世界都在关注和防控的H1N1流感,部分学生对于此类疾病的后果严重性认识不够,认为即使得了也只是隔离几天,并无大碍。在这样不正确思想的驱使下,往往就很容易忽略平时的个人卫生防范。这样,培养并增强学生的危险意识就至关重要了。

3.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

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应急处理程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控制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组建一支常设性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构,可以从学校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选拔出精干的管理人员,负责收集信息、宣传信息、信息教育,增强学生危机意识。从学生干部当中选拔出精悍的专门校卫队,负责加强校外人员的控制和管理,如有发现校外人员到我校串联,进行煽动,校卫队要做到及时发现并协同保卫部门予以制止,依照规定妥善处理。

4.建立健全善后处理机制

突发事件处理妥当后,一些总结工作,惩前瑟后的所要采取的步骤也是必要的,事件之后,应及时采取讨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发觉不足,形成案例,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突发事件预警及处理工作。首先,进行调查和分析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经过,明确责任,追究相关责任联系人。其次,进行事件的评价,评价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危机小组成员处理能力水平,危机应急处置制度的完善性,以及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各个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和沟通的有效程度。在评价过程中,应归结出处理事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客观外在不良因素。最后,进行反思与整改,根据调查与评价过程等环节,由各部门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并实际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事宜当中,并对此类事件立案存档,必要时加以学习。

四、结束语

突发事件不仅考验高校的管理能力及效率,也考验着高校辅导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面对突发事件时所要面临的应对能力和处理效果能力。虽然社会和人文的形式不可能彻底避免突发事件的产生,但是能够做到预测危机,预防危机,有效处理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能够大大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的几率。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需要各个高校根据不同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关键是具有危机意识,提高重视程度,做到积极防预,准备预警,妥善处理,确保学校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1] 焦贺言.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与处理原则[J].法制与社会, 2010,10.

[2] 束漫漫.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9.

Brief analysis on higher institutions incidents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GUO Hai-yan

With the far development of the opening-reformation and the recovering of the social economy,the outer and inner environments of higher institutions get changes constantly, which in some ways leads to the incidents happened.Surely, it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and teachings, also makes negative affects on society.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analyzing the reasons and problems of the incidents formation,expounds the proposals to the incidents emergency management.

incident; current situ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G 647

A

1008-7427(2011)04-0061-02

2011-03-01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突发事件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