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作璋先生与山东地方史、齐鲁文化研究

2011-08-15 00:43张仁玺
邯郸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通史齐鲁济南

张仁玺

一、山东地方史研究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安先生就和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部分师生编写过一部《山东通史》(草稿),虽然很简略粗糙,但是开了一个好头。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没有持续下来,半途而废。但是安先生却一直在这个领域坚持进行研究,陆续发表了《历史上的山东》、《山东地方古代社会初探》、《战国至秦山东地方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矛盾》、《两汉时期山东的社会经济和农民起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地方史述论》以及关于齐鲁文化的系列论文(见《学史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山东省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修史修志的问题才提到了议事日程,于是地方志的编纂、地方史的研究工作才开展起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 1987年,《山东通史》正式被列为山东省“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国家“八五”规划重点图书。

(一)编纂《山东通史》

《山东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上从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历史发展的阶段,共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现代各卷。该书在体例与结构上有所创新。把纪事与志、传体结合起来,以通纪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典志记叙历代典章制度,以列传为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立传,以图表弥补文字的不足。这样纵横交错,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基本上能反映山东历史发展的面貌。该书出版十多年后,为了更加系统、全面、真实地反映山东历史,安先生主持重新增订了《山东通史》(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新增订的《山东通史》首先在资料方面更加丰富,除补充正史中的有关资料外,还参考运用了大量的考古、档案、文集、笔记、日记、报刊、回忆录、访问记、家谱族谱、社会调查等方面的资料。如近年来新发现的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章丘洛庄汉墓、长清双乳山济北王墓以及山东各地出土的画像石等考古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墓志墓碑和敦煌文书中有关山东士族的史料、明清家族族谱中的史料以及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特别是山东中共历史资料、国民党和军阀、日伪统治时期的档案资料等。有的卷还采用了一些社会调查材料。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献不足征的缺陷。其二注意吸收山东地方史研究的新成果。如东夷人与东夷文化,大舜文化,齐鲁文化,山东古国(由原来的56个增至117个),鲁国宗法制度,孔子、孟子与鲁文化,管子与齐文化,稷下学派与百家争鸣,齐学与汉代政治,山东士族与家族文化,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古代山东与海外关系,丝绸之路(陆路、海路)的源头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帝国主义与山东近代社会,山东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等。对这些问题,前些年大都有论文和专著发表。增订本对这些新成果都进行了吸收。如过去学界一般认为封建时代的山东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处于封闭状态,而增订本则根据大量史料认为,自古以来山东就是对外开放地区,山东沿海人民是历史上最早走向海外的,如秦时移民韩国和日本,即使明代倭寇猖獗时期与清代山东沿海海禁森严时期,山东民间也从来没有中断与海外的交往。其三注意了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山东地方史的重点是古代的先秦、秦汉和近代、现代几个时期,这也是山东历史上最具特色的几个时期。新增订的《山东通史》不仅着重对山东的原始社会、文明起源以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形态转变的研究,而且还突出了齐鲁文化、近现代帝国主义对山东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山东近代社会的变迁和山东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如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若干问题的研究。其四开拓了山东地方史研究的新领域。对山东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与对外关系史等许多领域的研究,过去几乎是一片空白,初版的《山东通史》虽然注意了这些问题,并在各卷“典志”中都分别设有政区、职官、兵制、经济、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礼俗、宗教、外事等专志,但由于资料缺乏、散乱,困难较多,以致有些卷对某些志不得不暂时阙如。增订本有关各卷对上述专志都基本补齐,而且还有所扩展。如近代、现代卷还根据本卷的历史特点,分别增加了政党、社团、城市、警政、财政金融、交通通讯、新闻出版、体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志。此外,在各卷的“通纪”、“列传”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一些节目,从而扩大了山东地方史的研究领域。其五编撰初版《山东通史》时,由于十年动乱时期,历史学是重灾区,当时人们刚从极“左”思潮的阴影中走出来不久,心有余悸,再加上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没有编写当代卷。增订本弥补了这个缺憾。《山东通史·当代卷》所写的是自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2007年近60年山东的历史。这60年,山东也和全国一样经历了两次伟大的革命,一次是建国后至1978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一次是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改革开放时期。山东近60年发展的历史,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的历史。该卷真实全面展示了山东近60年的发展成就和不足,为山东更快更大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真实而生动的史料,有利于达到存史、资政、育人的目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总之,新增订的《山东通史》是一部体例新颖、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论证严谨、观点准确、文字通顺、图文并茂,集科学性、思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世纪精品工程,对于全面研究总结和宣传山东历史,继承和弘扬齐鲁文化的优良传统,推动新时期山东省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编纂《济南通史》

《济南通史》(齐鲁书社 2008年版)是安先生主编的另一部反映山东地方史的著作。长期以来,直接记载济南的历史文献并不多见。现存最早的文献,是元代于钦编写的《齐乘》。之后,又有明末刘敕编写的《历乘》。再就是清代各州县编写的一批关于济南的志书,如周永年、李文藻主编的乾隆《历城县志》、成瓘主编的道光《济南府志》,以及民国年间毛承霖续修的《历城县志》。近年来由济南史志编委会编,中华书局出版的八卷本《济南市志》,内容比较详细,但其时间上限仅止于1840年,而济南几千年辉煌的古代历史基本上付之阙如。作为济南通史,仅见的只有济南社会科学研究所(济南社会科学院前身)编著、齐鲁书社1986年出版的《济南简史》。该书虽有首创之功,但由于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内容究竟失之太简,不足以反映济南历史的全貌。为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济南,认识济南,更好更快地建设济南,安先生主编了这部多卷本的《济南通史》。这是济南文化建设的一项世纪工程,它既是济南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济南各界人们多年来的共同愿望。

《济南通史》上起远古下迄当代。按时间先后顺序,共分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金元卷、明清卷、近代卷、现代卷、当代卷,另附文物考古与山水园林名胜卷,共八卷。每卷大约50万字左右。在体例上参照《山东通史》的体例,根据济南的历史实际而略加变通。各卷都分为前言、综述、典志、列传、图、表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互相联系,互相补充,详略互见,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济南历史的全貌。

安先生在《济南通史》总序中说了以下一段话:一、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灿烂,名人辈出,有“济南名士多”的美誉。二、济南是一座自然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泉城。三、济南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四、济南作为首都门户,还是一座较早对外开放的联结海洋和大陆的现代化城市。这四句话,既反映了济南这座城市的特色,也道出了《通史》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

二、齐鲁文化研究

齐鲁文化是存在于今山东地区的一种古代地域性文化。它滥觞于夷夏文化,形成于西周春秋齐鲁两国,融合发展于战国秦汉时期,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主流文化。特别是诞生于齐鲁的儒家文化,在整个封建时代处于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研究中华文化的发生发展,就必须要研究齐鲁文化。安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齐鲁文化的研究,建树颇多。

(一)对齐文化的研究

在《齐文化中的民主精神》(载《民主》杂志1990年第 3期)一文中,安先生对齐文化中的民主精神进行了探讨,他认为,齐文化中的民主精神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政治开明。如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实行变法,择君子,远小人,谨修法律而督奸吏。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如脍炙人口的齐威王与魏惠王赛宝的故事,就充分表明齐威王求贤若渴、爱才胜宝、奋发图强的决心。三是实行“百家争鸣”的政策。如齐国的稷下学宫成了人才荟萃之地,儒、墨、名、法、道、阴阳,以及兵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等,所谓九流十家,应有尽有。

在《齐文化与黄老之学》(载《文史知识》1989年第 3期)一文中,安先生指出,黄老之学是齐国土生土长的学派。这个把黄帝与老子结合的学派,因和原始道家有着渊源关系,而又不同于原始道家,所以学者们称为新道家。黄老之学不仅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而且还利用稷下百家争鸣的有利形势,不断吸收各家各派的思想营养来充实自己,力图建立一个以道家为主体的兼有百家色彩的思想体系。西汉初年,统治者慑于秦末农民战争的威力,鉴于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又面对社会经济残破、国家匮乏、人民困穷,外有北方匈奴骚扰,内有诸侯王国威胁的严重形势,他们认识到必须力反秦之弊,实行缓和社会矛盾、与民休息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统治,以应付内外交困的局面。而黄老之学经过前一个时期的发展和完善,恰好适应了当时的客观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于是这个学派在汉初便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成了当时统治者的指导思想。武帝时,儒家学派终于借着政治力量取代了黄老学派,但事实上,在武帝独尊儒术之后,黄老学派仍在流行,不过在理论上它已无法和儒家继续抗衡,转而朝着神仙方术与宗教迷信的方向发展。

(二)对孔子与鲁文化的研究

对孔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上的一些具体贡献如教育事业、编写历史、整理诗书以及他本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积极态度,学术界没有太大争议。所争论不休的就是对孔子的政治思想的认识问题,他的思想到底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是保守的还是进步的,是保守性多于进步性还是进步性多于保守性,在这些问题上学术界的认识并不一致。安先生在《关于孔子的“礼”和“仁”的学说》(载《孔子哲学讨论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一文中就孔子思想中两个最主要的组成成分——“礼”和“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安先生认为,“礼”是殷周以来制度的集中表现,如何对待“礼”,这是评价孔子思想的一个关键问题。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由此可知,孔子认为,对传统的礼可以继承,但更重要的是要批判改造,使它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孔子所提倡的“礼”,至少和过去有三点不同:一是孔子给了“礼”新的解释。孔子反对把“礼”只当作一种形式,他所注意的乃是“礼”的精神实质。孔子所说的“礼”,完全是为政治服务的,是为了使劳动人民服从统治者的支配,并不是一种空空洞洞的仪式。孔子还以“礼”来反对奴隶主对人民过重的剥削和压迫,批评鲁国贵族季氏“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这在当时是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的,具有积极意义。二是孔子把过去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的“礼”下放到庶人之中了。孔子把庶民的身份提高到能接受“礼”的规范,这不能不说是对殷周以来的“礼”所作的一个重大的修改,在当时确实是一种新的理论,它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旧框框,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苛政”压迫的愿望。三是孔子给“礼”加进了一个新的内容,这就是“仁”学。有了“仁”作为基本内容的“礼”,就使旧礼大为改观。孔子在《论语》里提到“仁”的地方很多,“仁”是做人的最高道德标准。怎样才算一个仁者呢?照孔子的说法就是“爱人”。孔子第一个发现了“仁”,承认劳动者也是“人”,从而提高了“人”的地位,这在当时处于奴隶地位的劳动人民是有利的,对正在成长的地主阶级也是适用的。

在《孔子与鲁文化》(载香港《广角镜》第229期,1991年10月16日)一文中,安先生认为,孔子自幼受“礼仪之邦”的鲁文化的熏陶,孔子思想及其创建的儒学是在鲁国文化土壤上产生的。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派,不仅对鲁国本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孔子不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巨人。他的思想不仅是中国的一份珍贵遗产,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三)对汉代山东儒学研究

在《汉代山东儒学》(载《山东师院学报》1979年第5期)一文中,安先生指出,山东是儒家的发祥地,从春秋时代孔子删订六经,聚徒讲学起,作为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学派就建立起来了。孔子死后,儒家学派继续发展,战国时代,山东的孟派儒学与墨家并称显学。西汉初年,“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更适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因此,朝廷虽也立儒学博士,承认儒学的学术地位和政治地位,但实际上指导政治的则是黄老之学。汉武帝时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两汉是山东儒学发展的黄金时代,西汉的五经八师,除了传《诗》的韩婴(燕人),传《公羊春秋》的董仲舒(赵人)以外,传《尚书》的伏胜(济南人)、传《易》的田何(齐人)、传《诗》的申公(鲁人)、辕固生(齐人)、传《礼》的高堂生(鲁人)、传《公羊春秋》的胡母生(齐人)都是齐鲁的大儒。《汉书·儒林传》中,单独立目者有27人,山东儒生占了17人。可见山东儒学之盛。这也反映了两汉山东地区在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在《齐鲁博士与两汉儒学》(与刘德增合作,载《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一文中,安先生认为,两汉博士见于史书记载而有籍贯可考者约百余人,其中齐鲁籍的博士即占半数。齐学与鲁学是两汉儒学的主体,左右着两汉儒学发展的方向,而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正是齐鲁博士。儒学成为统治思想,归功于齐鲁博士。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仕途几为儒家垄断。齐鲁博士及其弟子大多官至卿相牧守,在内政和外交等重大政治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四)编纂《齐鲁文化通史》

安先生认为,齐鲁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既有与其他地域文化的共同点,也有其独具特色和突出贡献的一面。其特殊性就在于:从秦汉以前的中国早期文明发展史看,齐鲁地区作为“中国最高文化区”曾为中国早期文明发展发挥了文化中心的作用,做出过特殊的贡献;秦汉以后,在中国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齐鲁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孟的故乡,也发挥了其他地区所难以替代的独特历史作用。这一切都决定了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文化贡献。

为了比较全面地研究齐鲁文化,安先生主编了多卷本的《齐鲁文化通史》(与王志民合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2006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齐鲁文化通史》是一部大型的地域文化通史,它既汇集和吸取了近50年来学术界研究齐鲁文化的成果,又突出了学术的创新性,并填补了某些领域的研究空白,是齐鲁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该书资料翔实、内容厚重,不仅从思想文化上,而且从科技、教育、宗教、民俗等不同领域研究齐鲁文化在每一个时代的特征及发展演变,既展现了齐鲁文化自身的特点,也兼顾到齐鲁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乃至海外文化的互动关系。全书体例统一,又兼具个性和特色,是全面了解、认识及研究齐鲁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参考著作。

三、山东古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安先生还致力于山东古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主编了山东古文献资料《山左名贤遗书》、《郑玄集》、《郝懿行集》等。

(一)《山左名贤遗书》

这套丛书是1985年以来20多年间由安先生主编、齐鲁书社陆续出版的反映齐鲁文化的大型丛书。收录的范围以清代山东知名学者的经学、史学、文字学、地理学、博物学、金石考古学等方面的末刊重要著作为主,虽已刊行但难以找到,有重印价值的,也酌情辑入,经过重新整理出版。大家的著作尽量收集齐全,名家只收代表性著作一至两种,这套丛书对研究齐鲁文化和清代以来山东朴学家的学术源流及其贡献有极大帮助。1992年曾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丛书)奖。

(二)《郑玄集》(上下册)

安先生认为,齐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郑玄的“郑学”又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和弘扬齐鲁文化的优秀传统,就不能不研究“郑学”,因而安先生主编了《郑玄集》(齐鲁书社1997年版)。《郑玄集》共分《周礼注》、《仪礼注》、《礼纪注》、《郑玄佚注》、《郑玄文集》、《郑玄年谱》等六编。编辑《郑玄集》有很大困难,一是资料残缺,二是真伪难辨,三是众说不一。《郑玄集》在全面收集郑玄著述的基础上,选录其中为学术界所公认的原著,编入《三礼注》与《佚注》、《文集》,而确认为伪作或存疑者,则不收,于亡佚之作,均编入《郑玄著述表》,加以说明,以备参考。对书中的注文,有疑问而又众说纷纭者,则择善而从,或参以己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谬误。郑注往往以汉代制度解经,因此《郑玄集》不仅对研究齐鲁文化,而且对研究汉代历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郝懿行集》(共7册)

由安先生主编的《郝懿行集》由齐鲁书社于 2010年出版。郝懿行(1757—1825),山东栖霞人,是清乾嘉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嘉庆四年(1799)进士,授户部主事。嘉庆二十五年(1820),补江南司主事。郝懿行一生勤奋笃学,博览群书,笔耕不辍,著述颇富,已刊未刊者共计60余种,他的妻子王照园幼承家学,亦博涉经史。当时学界将郝懿行夫妇与江苏高邮著名经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并称为“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郝懿行夫妇为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而他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的精神直到现在仍然为学界所称道。安先生自1984年就组织山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十几位专家,费了十几年之功,整理出了400余万字的《郝懿行集》。《郝懿行集》收录了郝懿行研治经、史、训诂的大部分著作和诗文、笔记,是国家古籍整理“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

(四)《齐鲁诸子名家志》

由安先生担任总顾问的《齐鲁诸子名家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丛书,共20卷,收集了山东历史上28位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的生平、业绩、影响和后人的研究成果。

安先生在《序言》中指出,该书所收录的28位齐鲁历史名人,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顶尖人物,代表了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他们为丰富、发展和创造光辉灿烂的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见贤思齐”。齐鲁先贤们的思想和精神至今仍有其超时空的普世价值。在这些人物身上,主要表现了如下特征:一是这些齐鲁先贤都是爱国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忧患不忘国”,“苟利于国,不求富贵”,用毕生的智慧和能力报效祖国。有的为了国家富强而锐意改革,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有的尽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的为了保卫祖国,终生奋战沙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些都表现了齐鲁先贤的爱国情怀,是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的。二是他们都十分关注民生,关注人民疾苦;反对战乱,反对苛政;主张社会公平,追求社会和谐。如“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摩顶放踵,利于天下”的博爱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民本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辩证思想;“天下为公”与“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等等。这些思想影响深远,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现实意义。三是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都有执著的追求和创新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上述的一些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大都历经人生几十年的坎坷,上下求索,排除万难,不断创新,在各自研究的领域,终于登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在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种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与发扬光大的。四是他们都重视自身的思想修养,追求道德的最高境界。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惩恶扬善、见利思义、恪守诚信的社会美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兼容并包的开放意识和博大胸怀等等。这种品格也是永远值得后人崇敬和学习的。这套丛书的出版,进一步推动了对齐鲁文化的研究,更加全面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同时也有利于人们更加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山东的历史和文化,激励人们热爱山东,建设山东,进一步扩大了山东在国内及海外的影响。

现在,安先生虽已年过 80,但老而弥笃,仍在史学园地里辛勤耕耘。他常用曹孟德的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激励自己。他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祝安先生健康长寿,永葆学术青春。

猜你喜欢
通史齐鲁济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齐鲁声音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齐鲁书社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