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和谐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011-08-15 00:43张颖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张颖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的劳动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矛盾和利益问题也不断凸现出来。这些矛盾不仅有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也有暂时未激化,但是其中蕴藏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妥善解决的话,到一定时候,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的,例如:贫富差距问题。正是认识到了这个严峻的事实,所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7年4月,胡总书记访美期间,在耶鲁大学作演讲时特别指出:“今天,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胡总书记提出,应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呢?应该说,先人留下的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会后发表集体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国外学者尚且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我们更有必要仔细研读文化经典,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出谋划策。

一、“和谐”精神的内涵

(一)“和谐”内涵之解读

首先,从字源上来看,在中国古代汉语及古文字史中,“和”字出现较早,已见于甲骨文和金文。《说文》:“和,相应也,从口禾声。”从构造上看,“和”为形声字。甲骨文从“龠”部,形口吹排箫,声禾。龠是中国古代竹制的吹奏乐器,可见,“和”字的产生乃源于上古的乐器及音乐,并由乐器的合奏及音乐的合鸣,引申出“和调”、“和谐”、“和合”、“唱和”等涵义。

“谐”,与“和”义同。《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说文·龠部》:“龤,乐龢也。从龠,皆声。《虞书》曰:‘八音克龤。’”按,“谐、龤”实为一词,皆为“和谐伴奏,声音相应”之义。“谐”亦可作“协调”之义。《周礼·天官·大宰》:“以知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上古典籍中,“和”与“谐”两字连用常表音乐的协调、合拍。《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尚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古人多用单字表义,当“和谐”成为双音节词语出现时,是汉代郑玄对《诗经》:“关关雎鸠”的解释:“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但是,此时的“和谐”还不是一个词出现,只是单字的组合。因为同期及稍后的典籍中并未再出现两个字的固定组合。从语言学上说,偶尔的单字组合并不能认定为一个词语。所以,真正作为词出现仍是表示“音乐的和谐”,出现在《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中。之后,和谐逐渐从表示感官经验的音乐之义抽象为表示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的“协调、调和、协和、和谐、和睦、和平、平和”等义,内容涵盖了自然(天地人)、社会(群家己)、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层面。

其次,从字面上看,和谐本身包含科学民主之义。“和”,是由“禾”和“口”组成,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人都要吃饭,物质是基础。要建立“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人的温饱问题,这是“科学”;“谐”字是由“皆”和“言”组成,表示大家都要说话,并要让大家说话,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同时,大家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言论,畅所欲言。这是“民主”。所以,“和谐”本身就包含着“科学”和“民主”的含义。科学民主意味着人心凝聚、国家稳定、社会和谐。

(二)“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不容置否,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所在。梁漱溟先生曾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探讨了文化精神的方向。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他又专门分析了中国民族精神的特点与走向。他明确指出:中国的民族精神是“和谐”,“和谐”就是中国人的“理性”。他论证说:人与人是和谐的,所谓“能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者;以人为中心的整个宇宙是和谐的,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等等。

张岱年先生提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中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们不断进取,刻苦努力,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如果说在历史上主要表现为抵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话,今天则应当理解为我们必须发扬民族精神,以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姿态,使中华民族树立一种富强、民主、文明、团结、统一、和谐的国际形象,居于世界强国之林。“厚德载物”,即以宽容的胸怀包含万物,对待任何事物都能兼容并蓄。“君子厚德载物”,是说有道德修养的人能听取并接受不同意见。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也是和谐精神的真正本质。人类社会也应该讲求“和而不同”。只有“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态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

二、传统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非常丰富,我们主要把握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来谈谈和谐思想及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一)仁政人本的政治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1、政治生态环境的严峻化

政治生态是相对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实质上为一种“软环境”、“软实力”。政治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地方形象,而且事关人心向背;不仅事关当前,而且事关长远;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标志,也是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的重要表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对外开放全方位的高速转型期,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尚不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这样就使得一些权力腐败现象呈现出阶段性“多发、高发、群发”的态势。而政治生态环境恶化通常表现为滞后、隐蔽、能见度低、难以观测等特点。一旦当腐败现象泛滥,且无法抑制时,不但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造成影响,而且将会导致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环境恶化与失衡。所以说,当一种矛盾超出临界点,隐性矛盾变成显性矛盾时,整个社会就会出现类似上访、请愿、静坐等极端行为。而这些行为正是整个民族不满、失望,离心力滋长的表现。

2、营建良好政治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营建良好政治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而政治生态的优化离不开仁政人本的政治主张。儒家文化一直强调:“政为大”,孔子认为政治是社会的制高点。虽然不乏有专制和威权的倾向,但在专制和威权的背后,却蕴涵着丰富的政治和谐思想。《左传》上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宽猛相济就是政治措施要有张有弛、有柔有刚,从而实现政通人和。而实现政通人和的根本在于行“王道”,即“保民而王”,或“得民心者得天下”。

要获取民心,则必须行“王道”。行“王道”的根本在于以德治国与实行仁政。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也强调当政者要有“仁心”,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即爱人之心,认为当政者要以民为本、爱民如子。所以,“王道”和“仁政”归根到底就是“以民为本”,贾谊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新书》)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本”是相对于“官本”和“民本”而言的,它已无所谓“官”、“民”之分,它强调以每个独立的个体为根本。人本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理想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作为一个人本社会,我们将可以看到:机会均等;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利益分配能够均衡;制度体系当为每个人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空间;“和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里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公平与效率有机的统一等。

(二)贫富均衡的经济格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1.经济分配领域的不均衡性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据2007年8月8日亚洲开发银行发表的《亚洲的分配不均》的研究报告,在22个纳入亚行研究范围的国家中,中国的贫富差距成为亚洲之冠。在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的调查中,市民也已连续4年把“贫富差距过大”列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首。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的贫富悬殊已经比较严重了。而贫富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公平公正,容易造成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隔阂和抵触,容易引起民众的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的稳定。在我国正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已经成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此外,当前的热门话题中,经济危机下的就业问题,以及我们遭受的食品事件所引发的政府和企业信用危机等,都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绊脚石。

2、创建贫富均衡的经济格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个民族的物质生产越是充分、物质生活越是丰富、经济基础越是坚实,就越能凝聚人心,而人心凝聚就会建立一个其乐融融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所以,一个国家财富的不断增长是维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如何将一定的财富在一定的人群中进行合理分配,这是一个社会尤为关心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国家得以保持稳定与实现和谐的重要基础。因此,社会和谐既关心财富的持续增长,更关心财富的合理分配。

传统儒家在提出“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肯定人民追求财富的正当性的同时,也强调“道”与“义”。孔子曰:“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即应以正当的手段获取的财富则谋取,而违背道义,以不当手段获取财富就不可谋取。进而儒家又提出“尚中贵和”,即在注重物质财富的生产创造的同时,又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要“尚和”就必须处理好财富的分配问题。如果一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不均,两极分化,这个社会就会发生动荡。因此,儒家学者多对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持批评的态度。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也就是说,在财富利益分配方面要力求做到均衡,在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财富大体要做到均等,但并不要求不同阶层的一律均等;要求各利益集团之间和谐相处,实现上下相安;在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诚信,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样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阐述了新时期的“民富观”,强调必须坚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确,只有致力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物质财富(“富民”),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方式,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均富”),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自居。但在近代中国的几次的革命后,走上了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质疑、批判、解构的道路。当时“打倒孔家店”、“拼命往西走”、“不读中国书”成为时尚。建国之后“文化大革命”又给传统文化以致命一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走出国门,接触世界。随着开放的步子越来越快,由此带来了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文化对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结构、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冲击和影响。西方文化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年轻人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而不是有着几千年传统的春节;他们喜欢西方的情人节,而不是我们传统的七夕。这种境遇使得整个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认同的基础,对中华文化不分精华糟粕的抹杀,只会弱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影响社会的和谐。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中国人产权意识的薄弱,我们大量的传统节日被国外抢注。比如: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曾公开发表言论,提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此言论一出,业界轰动。著名作家王蒙由此发表了《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的演讲。南开大学马庆株教授也提出了“保卫汉语就是保卫祖国”的言论。此外,在内蒙古流行地马头琴去年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河南登封的少林功夫被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大量抢注等等。种种现象都指向一个事实:中国的文化正在全球化,却丧失了本土化。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中华传统节日的丢失应该为中国敲响一记警钟。

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就一直有文化自觉的意识。东周的时候,中国面临一个政权分崩离析、文化制度瓦解的局面,曾经一度发达、强盛的西周文化似乎不合时宜了。但是孔子意识到西周文化的重要性,提出“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毅然决然地发展西周文化。孔子在晚年时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都是这种文化自觉的表现。汉代的司马迁秉承父命,作《史记》,旨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有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的最大认同,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构建和谐的中华文化,是增强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任务。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我们穿插在不同的文化当中,这些文化有来自西方的文化、华人社区的文化、港澳台的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等。这些文化的交织就像“天罗地网”撒向每个角落。如果,我们为了保护自我文化,而视而不见其他文化那是不可能的,这只会成为一种“掩耳盗铃”的假象。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提出“文化自觉”的理论,主张在处理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要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而不同”思想,以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目的。费老并对这个概念做了清楚的解释,概括起来它有三层涵义:第一,是要对传统文化保持尊重的态度,意识到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息息相关,并有自觉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第二,是要理解传统文化,解读、发掘传统文化,并使之面向现代而做出必要的转换。第三,推动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所以,积极的举动应该是具有一种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全球文化,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保持自我。用此种态度来处理我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形成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并以此引导和激励华人相互联系、相互交流,才能大大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安康。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们还有可能遇到更多不同类型的矛盾,这些矛盾仍旧会是我们改革道路上的杂草荆棘。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党和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所做出的正确决策。只有做到政策科学、经济繁荣、文化认同,整个社会才会和谐。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