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紫颜色》中黑人女性的空间

2011-08-15 00:42陈斌峰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西丽沃克白人

陈斌峰

(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解读《紫颜色》中黑人女性的空间

陈斌峰

(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认为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从独特的视角描写了女主人公西丽从混沌到觉醒的心灵历程,探究黑人女性的生存环境,并为她们寻求可能的出路。即:黑人女性在物质空间上得以拓展,女主人公们终于收获了“自己的房间”;在精神空间上,黑人女性摆脱了白人基督教的束缚,走向妇女主义的新解放;在社会空间上,黑人女性深受白人与黑人男性的双重压迫,却要努力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紫颜色》;黑人女性;空间;妇女主义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The Color Purple,1982),由92封书信构成,通过西丽从混沌到苏醒的成长历程,巧妙地揭露了美国现实中复杂的社会问题:黑人问题、妇女问题、宗教问题、同性恋问题以及非洲的殖民主义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小说中的并列和交叉,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黑人女性在美国现实中的困境:她们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能争取到一点自己的空间吗?她们该如何冲破这空间的束缚,寻找自己自由的空间?她们寻找完整生存的出路何在?本文参照空间理论家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空间的分类,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的角度,探讨黑人女性在白人与黑人男性的双重压迫下的空间问题。

一、物质空间:一间自己的房间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在《一间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 Ow n,1929)中写道:“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的话,她就必须有钱和自己的一间屋。”[1]这一观点精辟地道出了女性作家的困境和出路。从某种程度上说,伍尔夫的观点主要是对女性争取物质空间的呼吁。她在文中用“房间”寓指庇护所、经济独立等,而经济上的不独立和缺少庇护所正是现实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主要因素。在《紫颜色》里,沃克花了颇多心思探讨黑人女性的物质空间,特别强调女性面对现实要争取家园,实现经济独立。从这点上来看,她继承了伍尔夫的观点。

女性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Mary Eagleton)指出“:身体随着场所的变化而变化,并受不可估量的命运的摆布,最终走向灭亡或者生存。”[2]它一语道破了女性寓居的空间与身体的关系。在《紫颜色》里,西丽争取自己家园的历程是艰辛的,她的身体经历了多次空间转换。小说里,西丽的家是她痛苦开始的地方。十四岁的她,由于缺乏生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为继父所奸污,并被他强行带入了一个冷酷的成人空间。西丽是这样对莎格描述自己那时的房间的“:我家女孩子住在一间小房间……这房间是隔断的,只有一条小小的木板把它跟整幢房子连接起来。除了妈妈,谁都不上这来。”[3]86女孩子们的空间就是这样僻静狭小而没有安全感,这也为继父的罪行提供了可能。后来,西丽在继父的强迫之下,嫁到一个自己连名字都不愿意叫的黑人某某先生家里。在这里,她只是一个仆人、一个某某先生发泄性欲的工具、一个孩子们欺负的对象—— 她还是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点空间。是莎格的出现,西丽的一切才渐渐发生改变。她介入了某某先生和西丽的关系,也帮助西丽在精神上得以成长。莎格还带西丽走出某某先生的家,来到自己孟菲斯市的家里。在这里,西丽第一次拥有了亲切的家,一个真正亲密的空间,因为这里没有男性霸权的干扰,只有无尽的爱。可喜的是,小说最后,西丽终于夺回了继父长期霸占的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园。在寻找“自己的房间”的过程中,西丽的轨迹呈现一个圆周,虽然她所经历的家园有的是避难所,有的却是人间地狱,但是结局都是圆满的。而西丽婚前住在这房子和这次住进这房子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以前她是奴隶,是“他者”,是物化的东西,而现在她是房子的主人,在这里,她现在还能挖掘出自己爱情和亲情的空间,从而走向完整。

此外,沃克还特意勾画了耐蒂和西丽分离多年并最终回归的弧线,对黑人女性的家园给予了无限的关注。小说中,耐蒂到非洲的传教经历可以理解为是一次寻根之旅。耐蒂是这样描述自己在奥林卡住的草屋的:“我真希望你能看到我的草屋,西丽。我们的学校是方的,我们的教堂没有墙——至少在夏天没有墙。我们的草房跟学校不一样,也跟教堂不一样。我的草房是圆的,有墙,还有一个圆形的屋顶叶子铺的屋顶……地上铺有漂亮的铺席,花花绿绿的,带来一种温暖、住家的气氛。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想有扇窗户。”[3]120-121“方”一般象征法律、规则、秩序,而“圆”则象征了圆满、自然、安逸、和平,是非洲文化的一部分。这里,耐蒂心目中的奥林卡草屋有着明显的女性色彩。耐蒂对圆草屋的喜欢正是透露出黑人女性对和平、圆满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黑人女性对一个美好“庇护所”的渴望。此外,耐蒂还希望这样的草屋能有一扇窗户,或许这是一扇希望之窗,打开它,希望之光将铺满整间屋子。可遗憾的是,“圆房子里没法定窗户”[3]161,没有了窗户的房子就少了些许光明,些许希望,这为后文埋下了伏笔。于是我们在后文看到,由于种植橡胶,殖民者无情地砍光了非洲人建造草屋的圣神的屋顶草,还肆意破坏这里的土地和村庄。这里沃克揭露了殖民主义者对黑人,特别是对黑人女性空间的侵犯。但是沃克终究还是个人道主义者,她精心设置了西丽和耐蒂的团圆。在多年的寻根之旅之后,耐蒂选择的是一条团圆的回归之路,她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二、精神空间的拓展

沃克特别关注黑人女性的精神成长,因为精神的升华是黑人妇女生存得以完整的重要条件。在《紫颜色》的首页上,沃克写着:“献给‘精神’——没有它的帮助,这本书我就写不成。”可见精神在沃克的文学世界里的重要性,沃克也在自己的小说里开拓了黑人女性的精神空间。

在沃克看来,拯救灵魂就得首先解决宗教信仰问题,因为宗教是灵魂的寄托,而西方白人的基督教正是残害黑人灵魂的根源。西方基督教宣扬上帝可以拯救一切,这给黑人奴隶们以心灵上的安慰和勇气,一定程度上麻醉了他们的反抗意识。但在《紫颜色》里,沃克以黑人的泛灵论思想深刻地批判了白人基督教信仰中上帝万能的观念。在小说的一开始,西丽由于无人诉苦,便只好写信给上帝以求慰藉。然而,虽然她如此笃信上帝,她的生活却在一天天地变得更悲惨。在莎格的启发之下,西丽开始对上帝的存在提出质疑。她告诉西丽:“要是他肯听听可怜的黑女人的话,天下早就不是现在这种样子了。”[3]148她告诉西丽,“我相信万物都是上帝……上帝在你心里,也在大家的心里。你跟上帝一起来到人间,但是只有在心里寻找它的人才能找到他。”[3]148在这里,上帝显然已经被普遍化、自然化,上帝与所有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融合,这就是沃克宣扬的“泛灵论”。在这样思想的召唤下,西丽开始和妹妹耐蒂通信。在最后一封信里,她的称呼换成了“亲爱的上帝。亲爱的星星,亲爱的树木,亲爱的天空,亲爱的人们。亲爱的一切。亲爱的上帝。”[3]227这里的上帝就是一切,就是让西丽走向精神解放的一切。正是她摆脱了白人基督教的束缚,开始体会自然的美好,渐渐完善自我,才让她走向了自我生存的完整。

在黑人女性精神空间拓展方面最突出的恐怕就是其妇女主义思想的觉醒了。“妇女主义”一词为沃克所独创,沃克在她的论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妇女主义散文》(In Search of Our M other’s Gardens,1983)的前言中指出:“妇女主义者就是那些黑人或者女性主义者……妇女主义者热爱其他女人(有性欲方面和没有性欲方面)

……妇女主义者将整个人类(包括男人和女人)的生存和完整为己任。她不是分裂主义者,而是传统上的大同主义者,明白各民族就像一个花园,开着各种颜色的花朵。”[4]显然,沃克倡导的“妇女主义”超越了“女性主义”的内涵,它不仅反对性别歧视,而且还反对种族歧视和阶级不平等,呼吁黑人姐妹团结一致,和平共存,从而实现人类完整生存。在小说里,沃克对于黑人女性妇女主义思想的培养与升华首先体现在她呼吁所有黑人女性的团结,加深“姐妹情谊”,从而走向妇女新解放。从某种程度上说,西丽的一路成长是伴随着众多姐妹们的呵护与关爱的。在与莎格的女同性恋之爱中,西丽学会了欣赏生活,克服了作为一个黑人妇女的心理屏障,唤醒了她的女性意识,莎格成为了西丽精神上和生理方面的导师;西丽与索菲亚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黑人女性,但他们却同样是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受害者,在彼此的相处中,西丽树立了反抗意识,瓦解了男性为中心的政治统治;而西丽与自己妹妹耐蒂之间的爱与信念,则让她坚强地生存下来。小说中处处洋溢着姐妹情怀,而正是通过这种“姐妹情谊”,小说批判了社会两性关系有序形式中的不合理之处,赞扬了平等、独立、自尊自强的女性意识。沃克还关注女性的精神独立。西丽从没有话语权,没有聆听者而只能向上帝写信到后来不相信上帝,给妹妹写信;从一味地依附于男性,被当作奴隶,到冲破男性依附,离开某某先生;从精神依恋莎格到与她平等相处、不自卑,这都说明她在渐渐走向精神的独立,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见识、有地位、有人格的完整女人。

三、令人窒息的社会空间

除了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沃克还将自己的眼光投入了社会空间。可以说,对于黑人女性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关注,其最终目的和归属是走向所有黑人女性群体的社会地位的提高,走向黑人女性构建的乌托邦。然而,社会还是残酷的,黑人女性的社会空间往往还是令人窒息的。

首先,沃克对黑人女性社会空间的关注体现为其对种族问题的关注。种族歧视是社会的弊病,它把社会空间分割成黑白两个空间。白人主宰着空间,掌握着权力,而黑人则屈居从属性空间,其生存的社会空间被压缩至最小,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受到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观念影响,即使是那些白人女权主义者也很难把黑人女性当作自己的姐妹。索菲亚是小说中一位极富反抗精神的黑人女性。她顽强地为女性奋起反抗,终于压制了哈波,为自己赢得了女性的尊严。然而,她却逃不出种族主义的牢笼。她因出言不逊,不愿为白人市长作女佣而遭市长及其夫人的毒打和辱骂,而性格倔强的她绝不认输,却换来了自己遭受警察的毒打和牢狱之灾。后来经过姐妹们多次努力终于换来了索菲亚的出狱,但代价却是要给市长夫人做女佣。为了保存性命,索菲亚放弃了自尊,答应了下来,于是更为艰难的生活开始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种族主义对一个黑人女性的深深迫害。黑人女性们渴望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会空间,但是面对种族歧视,一味地抗争真的有用吗?索菲亚就是这样一个受害者。沃克通过索菲亚的例子,试图揭露黑人女性有限的社会空间,呼吁社会平等。

其次,沃克对黑人女性社会空间的关注还体现为其对性别问题的关注。在白人留给黑人女性的有限空间上,黑人女性还要受到性别歧视的迫害,这让她们的社会空间显得特别狭小。就连在黑人内部,黑人女性也受到了黑人男性的压迫。“黑人男性可能是种族歧视的牺牲品,但性别歧视让他们可以作为妇女的剥削者和压迫者。”[5]他们常常把自己无能为力的怨恨转移到比他们更弱小的妻子、女儿身上。小说中西丽不到十四岁便遭继父强奸,后又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后来,继父又把她转让给了某某先生。某某先生之所以答应娶西丽,竟是因为那只作为嫁妆的牛,可见在黑人社会里,女性甚至还不如一只畜牲。某某先生把她作为自己孩子的保姆、泄欲的工具和廉价劳动力。尽管西丽勤劳地完成家务,但某某对她还是随意打骂。面对这一切,西丽只能对自己说:“我把自己当作木头,我对自己说,西丽,你是一棵树。”[3]20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女性的想法得不到尊重,女性没有话语权,女性沦为男性的奴隶,女性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

四、结 语

在这样一个白人文化、男性话语占据主宰地位的世界里,黑人女性的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紫颜色》作为一部妇女主义小说,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上揭露了黑人女性的困境,也指明了出路。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和所有人一样,渴望物质上的满足,希望有自己的物质基础;精神上,她们一方面深受白人基督教的束缚,一方面妇女主义意识淡薄;此外,社会上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让她们在社会上难以立足。面对黑人女性在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上的挑战,沃克为她们选择的是一条人道主义的出路。这种宽容与人道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男女主人公最终由对峙走向和解,并互相接纳对方,此外,还体现在不同种族之间的和谐、平等相处。虽然在小说的结尾,我们没有看到完全消融的种族歧视,但是文中索菲亚与市长的女儿简之间的爱足以让我们对民族融合充满希望。索菲亚抛开了个人恩怨,打消了对白人的憎恶,对简付出了自己的爱,而简也帮助索菲亚照顾她生病的女儿作为回报。这种超越种族的爱寄予了沃克对种族融合与平等的一种美好憧憬和人文主义关怀。这便是黑人妇女人道主义者沃克,在揭露黑人女性空间的种种挑战的同时,也关注她们的空间拓展,并为她们寻求出路,实现女性生存的完整。

[1]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伍尔夫随笔全集.王义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488.

[2] Eagleton M.Adrienne Rich,Location and the Body[J].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2000(9):305.

[3] 沃克.紫颜色[M].陶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4] 王晓英.走向完整生存的追寻:艾丽丝·沃克妇女主义文学创作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57-58.

[5] 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M].晓征,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9.

An Investigation Into Black Women’s Space in The Color Purple

CHEN Binf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It is held thatThe Color Purple,an epistolary novel by Alice Walker,an American black woman w riter,records the heroine Celie’s spiritual journey from numbness to awareness from a special point of view,explores the existential environment of black women and attemp ts to find a possible way out for them.InThe Color Purple,black women broaden their physical space,as the heroines finally attains“roomsof their ow n”;in termsof the spiritual space,black women break away from the w hite Christian and seek the new womanist liberation;in terms of social space,black women,though under the twofold opp ression of racial and sexual discriminations,still strive for the imp rovement of their social status.

The Color Purple;black women;space;womanism

I 106.4

A

1008-9225(2011)05-0093-04

2011-04-02

陈斌峰(1987-),男,福建霞浦人,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田懋秀】

猜你喜欢
西丽沃克白人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将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时期争取到的进步变革一手粉碎的 精读
侵凌与被侵凌:镜子中的西丽小姐
未来科幻城
新西兰杀戮事件凸显白人极端主义在全球影响之广
影史上第一个黑人与白人接吻的镜头,是他剪辑的!
快递爱情
世上最美丽的吻
点亮黑人女性的自我复归之路——解读小说《紫色》中的姐妹情谊和妇女联盟
《紫色》中独特的成长领路人
——黑人女同胞
浅评电影《紫色》中西丽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