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为文学的超越插上翅膀——读周志雄《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

2011-08-15 00:54王万森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文学性网络文学文学

王万森

网络文学越来越引起学界关注,但是,整体的研究状况仍处于初创阶段。我们读到的大都是初创期的阶段性成果。此时介入网络文学研究,选题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周志雄的这本专著,选择了适当的定位:在评论与理论之间切入,在网络文学与文学的超越之间开掘。

文学批评的介入意味着网络文学正式被纳入文学专业工作者研究的视野,这是世纪之交我国文学界一个有意义的事件。文学的新生儿呱呱坠地,带给文学界的是有着某种不确定性的陌生感甚至惶惑,就像五四之初的白话文学的出现。时隔近一个世纪,类似的惶惑并未真正消解,文白之争仍然不绝于耳。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于,“网络文学”的话题遭遇的第一个门槛同当年的白话文学一样,是身份的正名,网络文学被关注,也是从对它自身合法性的争议开始的。接下来的关注,难免遭遇感性的和印象式的倾向性。即使是2001年某杂志社组织网络作者与作家、评论家的大型笔谈,虽有一些声势,但也大都流于“浮光掠影印象式”评点。

除了这种评论的关注之外,同时也有理论的关注。“网络文学的研究队伍主要来自文艺学专业”,而既有的理论规范与刚刚出现的网络文学的对应需要一个磨合期,磨合所需要的时间甚至很长。在一时之间,理论规范与网络文学的实际之间存在不对称的状况,是很正常的现象。这里所说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或是戴着有色眼镜看网络文学,无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真实价值而妄自菲薄;或是用原有理论框范网络文学,无法贴近网络文学,更无法走进网络文学内部而隔靴搔痒。

应当强调的是,在文学的正常学术研究环境里,评论和理论是推动学术研究的两个巨轮。网络文学的研究尤其需要这两个轮子往前推动,才得以进入文学史序列。问题在于,网络的兴起催生网络文学不是渐次生成,而是势如潮涌,文学理论对此还没有足够的准备,批评也显得手足无措。造成这种被动状况的原因,主要不在于批评者和文学理论工作者的水平和态度,而是批评和理论对于网络文学存在结构性的短期不适应。

周志雄在选题时显得很清醒。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回天,难以解决这种结构性不适应的问题。于是,把着眼点放到批评和理论之间,既可以汲取批评和理论对网络文学研究的已有成果,又为自己的拓展留出了足够的研究空间。耐人寻味的是,他在本书中特地设计了九章论述网络作家或作品,几乎占全书的一半。这是作者的明智之举。一方面,具有明确的针对性,针对的是网络文学研究初创阶段的明显不足就在于网络文学个案研究的薄弱。总体上看,“对网络作家、作品做出深入分析的研究文章很少”,具体而言,“蔡骏、慕容雪村、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今何在、明晓溪、萧鼎、当年明月等作家已经在读者群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基本上没有进入批评家的视野,相关的作家专论、作品专论只能见到有限的几篇,这……是不相称的”。鉴于此,书中用九章的篇幅设置网络作家和作品专论,就被赋予了纠偏和填补的意味。而且,像论述宁肯等的章节,理论运用恰当,注重探索契合网络文学的批评范式,在评论和理论之间的融合与开掘上见出了功夫。

文学好像一条河,在源远流长的文学潮流之中,近年汹涌的网络文学浪潮奔腾而至。虽然传统的文学潮流和网络文学浪潮同在一条河流,但是,文学界对于两者的认知却难以合拢:或者,着眼于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冲击;或者,强调文学的固有特性而与网络文学切割。这是网络文学研究初期普遍的认知状态。怎样整合认知资源,并将其引导到学理研究的路向,成为推动网络文学研究的切实问题。周志雄做出了两项选择,其一是纵向的梳理,其二是横向的跨越。

在纵向上,历数文学传播的四个阶段——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声像传播、网络传播。这样的梳理,标明了网络传播在文学发展历史上的合法地位,为网络文学研究找到了合理的依据。但是,虽然这样进行历时性阶段划分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却不意味着是对四种传播形态共时性存在的否定。现代社会以来的文学多样化存在,有着巨大的包容性,即使文学传播行进到网络传播阶段,书面传播等仍然可以畅行无阻。本书下面的论述涉及文学传播与网络传播的关系,如果能够在梳理四种传播的历时性阶段的同时,将四种传播的逻辑关系和文学性的内在关联论述一番,或许是可取的。可惜这里的文章没能做足。不过,还是要充分肯定作者纵向梳理的立足点,选取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传播理论作为依托,不仅为网络文学的定位设置了理论支撑,而且为本书网络文学阐释确定了学理性的资源。难怪作者开宗明义就这样写:“自人类有了文学,就开始有了不同媒介方式的文学传播。”传播理论成为作者进行网络文学研究的基石。

在横向上,选取的是传统文学观与网络文学观的相互参照作为横坐标。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分离,甚至相对立的方式进行观照,实际上存在着认知的误区。网络文学观与传统文学观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存在着渊源关系。它们的共同脉络就是文学性。“比如说,情感、想像、良知、语言等文学因素”,其实,已经移植到网络文学里,并且从一开始就成为网络文学的构成元素。至于网络文学中的文学性不平衡现象,也应当看作是网络文学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何况这种现象并非网络文学所独有。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学,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学性。传统文学观与网络文学观既有共同的文学性,也存在着各自拥有的文学特性。诸如,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和救亡的内涵凝重,现今网络文学则青春化、娱乐化、游戏化、通俗化倾向明显。尽管看到了两者之间的种种不同,然而,仍大胆地做出自己的判断:“网络原创文学与纸媒文学的界限正在日益消弭”。作者沿着文学性的脉络探索两者之间学理结构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思路,不仅体现在“传统通俗小说对网络小说的影响”,“港台通俗小说对网络小说的影响”,“当代‘精英小说’对网络小说的影响”等追溯性的阐释中,而且体现在网络文学个案研究的生动解析之中。就连研究的方法,也看得出文学性理念的积淀。在第四章“网络小说中的情爱叙事”中,不难发现作者早期课题《中国当代小说情爱叙事研究》的余绪。正是文学性这一脉络将网络文学与文学的母体联系起来。对于研究者来说,不应当把传统文学观与网络文学观对立起来,而应当善于发现存在于两者之间的张力场。本书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提醒自己:“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研究需要包容性的心态和新的眼光,简单的指责和印象式的批评是研究者所要警惕的。”

网络文学研究应当重视科学性元素。一方面是指采取与研究对象相对应的研究方法。例如,本书运用统计学的方法采用大量数据进行论证,还有,除借鉴已有成果之外,更多篇幅留作用实证的方法审视网络文学的原生态。另一方面,是指坚持科学的研究态度。文学研究存在着不良风气,就是受功利性左右,不顾研究对象的实际状况,要么“捧”,一味唱赞歌,要么一“骂”成名。本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向科学的研究和科学的批评靠拢。对于网络文学,在肯定其历史贡献的同时,专用一个小节谈“网络文学的局限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于网络文学研究的现状,毫不掩饰地揭示四个方面的不足;在“网络文学批评的现状与问题”一章中,一方面如数家珍般地将网络文学批评的业绩和品格特征一一道来,同时直言其不足;在个案分析中,也能看出有一说一的批评态度。

实事求是是文学批评的准则,科学态度是文学研究的入门证。网络文学的研究仍在起始阶段,未来的路很长,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期待着不断深入的科学诠释。

网络为文学的超越插上翅膀。插上网络翅膀的文学越是飞速发展,网络文学研究就越是要沉下心来。

猜你喜欢
文学性网络文学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网络文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