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

2011-08-15 00:56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冉 力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包含了语言,并且语言是文化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特殊部分,语言也时时刻刻忠实地折射着文化的内涵。我国著名的大学英语教学专家董亚芬教授曾说过:“任何一种名族语言都是该名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在语言材料上,篇章,句子甚至每一个单词都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哪一种民族或是在那一种社会,语言和文化都是相互相成,息息相关的,语言的产生及演变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语言的丰富与成熟。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跨文化教学问题

长久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课时量少,教学任务重和英语四级考试等原因,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于课本知识点的讲解上以及对于四级考点的把握上,却忽视了适度的英语文化教学,让学生只是单纯地掌握单词,短语和语法等一些基本语言知识,却忽略了文化导入与贯穿,使大学英语教学逐步跨向了应试教学的行列,造成了语言教学与文化脱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一)教师在讲授课本课文时缺乏对与课文知识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的介绍。很多教师为了跟上教学进度,片面地追求知识点的讲解,英语课堂教学一般都遵循着新词讲解-段落分析-大意概括-核对练习的这样一种陈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短期内很见成效,学生只要掌握了老师讲解的内容便能轻松应付考试。但是,忽略了适当的文化教学,学生往往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且也无法达到与人交流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为例,教师在讲解第三册Unit 1 A Brush With the Law这篇文章时,应该先给学生介绍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比如英国教育体制及其与中国教育体制的异同,英国大学一般分为三个学期,第一学期从十月到十二月,第二学期从一月到三月,第三学期从四月到六月。此外,还应该穿插讲解一些60年代的“青年反主流文化”思潮,这样才有便于学生了解文章主人公的各种言行。

(二)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缺乏对英美国家的地理,宗教,人文,历史文化知识的介绍。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学语言而学语言,而是要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你若不了解由人构成的这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就有可能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闹出笑话甚至无法交流。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运用英语进行基本的社会交际。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并不是一门单纯的语言教学,而是融合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综合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对于课本课文篇章的背景文化知识介绍。大学英语教材都是有一篇篇的英语原版文章构成的,每篇文章都包含了特有的背景知识,教师在讲解文章前可以先介绍一些相关背景,让学生对背景文化有所了解,对文章的学习也会相应容易一些。就《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为例,教师在讲解第二册Unit 1 The Dinner Party这篇文章时,可以先讲一讲“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期间,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等一些与印度有关的背景知识。同时,背景知识的介绍也可以包括相关主题电影的赏析,相关主题音乐的欣赏等。

(二)在讲解单词,词组,语法这些单纯的语言点时,适当插入中西方文化比较。比如在讲到颜色,动物等一类词时,可以列举一些相对应的中国成语和英语词组,比较一下各自的引申义及其文化起源。中文有“壮如牛”一说,而英语却用“as strong as a horse”,这就不得不讲到中英两个国家的文化起源,中国最早是男耕女织的农牧国家,牛是耕田能手;而英国确是商业国家,人们出行自然离不开马。又譬如,在中文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大部分都含有贬义,“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而英语中却有“Every dog has its lucky day.”“Love me,love my dog.”等带有褒义的用法。所以,教师就应该讲解狗在两个不同国家早期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三)学校可定期举办英语文化专题讲座,同时也可以在选修课中增加一些相关的文化课程。比如《英语电影欣赏》,《英美国家地理》,《圣经文化》等,让学生有目的地自主选择性学习,也可邀请外教主讲,主要可分为地理,历史,人文,宗教这四大块,特别是宗教,这是中国学生接触得比较少的一个部分,但却又是英美国家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元素,同时也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在课后自学中,都只能获得零星的文化知识,很难去系统地学习掌握。英语文化专题讲座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了解西方文化的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据笔者了解,其实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非常感兴趣,只是平时所获得的信息极其有限又不具系统性,通过学校教授的系统文化学习,学生们满足好奇感的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对于外国语言的了解与掌握。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通过系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则需包含两个基本条件: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和丰富的外国文化底蕴。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内涵,在语言教学中贯穿文化教学,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充分了解语言所蕴含的文化涵义。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导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束定芳.我看外语教学改革 [J].国外外语教学,2001(1).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