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2011-08-15 00:56彭月慧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实训室商务商务英语

彭月慧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工作过程,调整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计。设计后的课程应具有应用型特征,更应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1]。

一、关于工作过程

根据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以劳耐尔 (Rauner)教授为首的职业教育学专家的研究,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所以,工作过程的意义在于,“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2]。正如姜大源所说:“以工作过程作为课程设计的参照系,更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其普适性在于每一职业或职业群都具有其相对稳定的工作过程,其特殊性在于每一职业或职业群,又都有区别于其他职业或职业群的特殊的工作过程。”[3]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柳燕君曾就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课程开发及课程实施进行阐述。她认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开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解构学科体系并按照行动体系重构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课程不再只是以静态的学科体系的结构出现。而更多的是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4]。她的观点和建议对本文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

(一)基础调研分析。一是需求分析。根据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和广东省商贸产业布局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对广东省商贸企业的深入调研,结合商贸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商务英语专业群本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群为:外资企业或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外贸业务、单证跟单、报关报检、翻译、会展、导游等专业工作岗位。次要职业岗位群为: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公关部门、涉外咨询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教师等专业工作岗位。

二是专业设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本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分为:基础英语类课程群、商务英语类课程群、商务操作技能类课程群、管理类课程群。除了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外,本专业十分注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的训练,以及每个学期的集中实训等实践环节的培养,对学生在相关的领域进行全面的动手能力训练。

三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电子商务软件应用和网络通讯应用。同时学生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各类一般场合对外交流的工作,并且掌握所学专业方向的基本语言交流和实际操作技巧,熟悉国家主要商务规范和法规,能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规范地从事商务及外事活动,是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典型职业活动调研。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商务管理、商务翻译、涉外商务代理、涉外咨询、商务文秘、酒店与旅游业涉外接待、英语教育和培训等工作。根据这些岗位的工作过程可将课程分为商务英语类、商务沟通技能类、商贸业务操作技能类和电子业务操作类、综合技能类五大课程群。可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外贸单证》和《会展英语》六大主干课程为核心。并由骨干教师、教研人员共同完成,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指导方案的制订。

(三)专业核心课程设计。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编写需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工作任务设计学习场景和学习任务,选用来自企业一线工作岗位的真实材料和案例编排教学内容,整合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以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商务英语》为例。教学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日常生活和真实工作需要为依据,选取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单元主题、教学任务和实训内容,力求达到教、学、练一体,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统一。活动设计思路是从组建虚拟的商务公司着手,模拟相关的商务交往活动,为各模拟部门提供一个操作运用的虚拟场所,同时也为各模拟部门提供服务。学生作为参与者,要在事先设定的商业操作环境中模拟开展相关行业的商务活动,如举办商务接待、商务会议、产品发布、企业管理等商务交际活动。课程以这条主线来开展各能力训练项目,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商务场合中的语言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岗位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具体表现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分为不同的实训项目,包括:员工品能(了解如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熟悉公司内部及与外部各种联络方式)、商务接待(接待准备、进行接待安排、接待应急、接待翻译等工作)、顾客权益(了解并能就顾客的消费要求、权益的保障、产品投诉等进行应变沟通)、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品牌与公共关系、交易会产品介绍、交易交款洽谈等)、求职应聘(招聘广告、求职申请和应聘面试)。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课程的实施

(一)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是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构成,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5]。在这方面,我们把实训课时规定为总课时的一半,使以上的模式和方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为实训课编写专门的实训指导书。

(二)建设与课程相配套的实训基地。在这方面,我们应以院内实训中心和院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加强实训课程的教学。并以企业为依托,强化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实训环节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相应地建设支持实训活动的外语实训室、外贸综合实训室、会展货代实训室、同声传译实训室、大型商务外贸实训室、及校企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

(三)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商务英语专业应具备一支师德高尚、创新意识强、实践经验丰富、年青化的师资队伍;一支能够适应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队伍;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1]王黎明.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计的原则 [J].教育评论,2010(2).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猜你喜欢
实训室商务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