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香港语文教学之比较

2011-08-15 00:51王秋玲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粤语香港语文

王秋玲

(中山市第一中学,广东中山 528400)

内地香港语文教学之比较

王秋玲

(中山市第一中学,广东中山 528400)

香港因殖民地统治,形成了与内地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港式中文”就是这种文化背景的的产物。与内地相比,香港语文教学的理念不同,重工具性,轻人文性,强调创造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教学文字不同,香港的课堂语言是粤语,使用繁体字;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不同,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聆听、说话和思维等语文能力,重在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文化的认识。香港所使用的教材、采用的教学方法、考试范围等也与内地不同。香港的教师和学生与内地相比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香港;语文教学;比较

一、“港式中文”的形成

香港与内地的文化背景不同,从一定的程度而言,社会政治背景决定语言文化背景。香港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人按老牌资本主义的方式统治香港,虽然香港已回归十几年,但英国人的影响还处处可见。香港是个多元化的国际大都市,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与我们内地不同的特点,两地所受的文化影响不同:一个是西方文化,一个是东方文化。回归前的香港是英国人的殖民地,殖民地英文教学当然是主流,港英政府长期推行“非母语化教学”政策,官方语言也是英语。港英政府也没有大办学校,香港的学校主要是由商团、同乡会、宗教团体等主办。港英政府不承认中国的“国语”,中文教育只能在私立学校自生自灭,私塾教学的主要功能是解决识字问题,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文言文,用方言认读汉字,学点白话文,教学语言自然是粤语 (广东话),可以说香港通用粤语是历史的延续、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殖民地背景下中国人为了保存民族文化、维持交际生活的民间的独特创造。因此香港社会的语文是“古”的文言、“土”的方言加上“新”的白话和“洋”的英文,兼收并蓄,融成了“港式中文”,“港式中文”也就是融合文言、白话和方言、外语而成的。

二、语文教学的不同

1.语文学习的理念不同。内地传承的是千百年来中国特有的读书方法。从孔子到汉代私塾就开始了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方法,强调积累、背诵。读书人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就是以背诵、抄写为主。读经、读史,作转注无不与记诵有关。强调人的语文素养,阅读经典的技能。因此内地语文教学在朗读教学、写作教学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而香港秉承的是西方做学问的方法,强调实用为主。听、说、读、写强调的是实用方面,特别是现代人在工作、生活中的实用技能,例如实用文体通知的写作,如何作笔记,在交际方面的听说能力等。香港中文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学习过程中注重可操作性。如果说内地语文学习的本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香港就是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

我们内地在学习语文时,更多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对文化的吸收,故要学得深、学得透。而香港注重的是面的学习,注重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语文运用能力。香港社会最大的特点是融合,香港人好学,他们兼收并蓄,什么都学习,什么都是点到为止。语文更是如此:如语文知识中的语法、修辞等,内地强调阅读写作能力,也就是语言运用能力,至于语法、修辞是淡化。香港的中学语文课堂可以花费大量时间讲授语法、修辞,考试的分值很高,注重语文学习中理性的分析。

2.语文教学语言、文字的不同。我们内地正规的中学课堂教学语言,都是普通话。目前香港的法定语文是中文和英文,而政府的语文政策是“二文三语”,二文是指中文和英文,三语是指英语、普通话、粤语。语文课堂上,大部分用粤语,极少数正在尝试用普通话。在香港的小学如果没有进行“用普通话教中国语文”这个项目的,就不会教授汉语拼音,有相当多的中学生,不会汉语拼音,他们读小学学习生字词还是采用“同音字标注生字词”的方法。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语言是粤语,学生与老师、同学交流用粤语。香港是个高度双语化社会,除英语外,香港媒体大部分使用粤语,特别是中文报刊杂志,完全是粤语式文章。普通话在香港的很多中学都只是个选修科目,普通话科和中国语文科是两个科目。而学生使用的中文书面语却是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词汇和句法,这些与粤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在香港,由于缺乏普通话的语感,加上粤语的语言环境,因此很多香港人的文章都夹杂着不少的方言、外来语词汇。这种中国语文学习的大环境,给学生学习规范的现代汉语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香港使用的汉字是繁体字,我们内地使用简体字。读、写简体字,对很多香港人来说,都有一定的困难。现在香港的语文课堂略有改观,不会将我们内地使用的简体字当错别字了。

3.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不同。香港政府公布的《中学中国语文科课程纲要》列出的教学目标是:“ (一)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聆听、说话和思维等语文能力,提高学生本科的兴趣,并使学生有继续进修本科的自学能力。(二)借着本科的教学,启发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品德,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内地《语文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通过比较我们看到,香港的语文教学课程目标除重视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外,还加入了语文学习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突出掌握语文特质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增进知识能力时,要有对文化的认识和反思。同时,特别强调以学生为本位,重视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养成与发展。

内地的教学目标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从“文”和“道”两方面提出语文教学目的。从“文”看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及培养读、写、听、说能力的目的;从“道”看有在教学过程中育人的任务。内地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文化、知识、思维、个性、情感、道德缺一不可。

4.语文教材不同。内地进行课程改革后,打破了人教社一统江山的格局,出现了少有的竞争格局,但真正彰显实力的教材也就那么几家。香港有十几家出版社编写中、小学语文教材,有主流教材,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教材,还可以自己开发编写教材。笔者曾工作过的两所学校,有一所福建中学 (小西湾)就是采用学校自编的语文教材,这在我们内地是不敢想象的。香港社会多元化,学校也呈现多元化色彩,每所学校有自己特点,绝对不会因为政府要求、教育局要求,就听命于政府或教育局。这也是由香港教育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办学主体多元化,有政府办的、有社会团体办的、还有宗教团体办的,宗教团体当中,有道教办的、有佛教办的、有天主教和基督教办的等等,五花八门,因此学校从教材选用到教师聘任都有高度的自主权,自主空间大,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行事。

5.语文教学范围、教学重点不同。听、说、读、写,初、高中的中国语文,在香港全部都考。听:类似我们英语听力考试,先听一段话,然后做题。听的内容,有切近生活的家庭、同学对话,也有时政要闻信息的概括。学习目标是听清、听懂。说:说的考试内容有朗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还有根据一个题目说两三分钟。读、写与我们的考试内容相同。在会考中不同的是还有一项综合考试。平时教师的教学一般也围绕会考考试的范围进行。

内地语文教学强调的是阅读能力的培养,高起点、高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而香港的语文教学对各种文体有涉猎,重点在实用文体,实用是原则。

6.语文教学方法不同。内地侧重感悟教材,在感悟的基础上再谈理解。一篇教材要求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再理解。作文方面强调观察、积累、练习。香港中学课堂几乎听不到读书的声音,就是看 (默读),然后是教师串讲,提问都是少之又少。学生的学习方法秉承西方的实用、创新理念,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如福建中学 (小西湾)的教学,每个单元的文章,除了教师讲授的必读篇目,剩余的自读篇目要求学生根据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进行分析,再将学习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香港的学生一般不会去阅读像我们这种教参、教辅书,他们一般是根据自己学习思考所得进行汇报。因此有些结论在我们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但绝对是自己思考所得。我们内地的学生,在课堂的发言或做题,答案都是丰富、深刻的,但大部分是参考书上所得。香港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方面,与我们内地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我们内地往大处、高处走,香港则更讲究“实”,如在分析一篇小说时,他们常常会设计这些问题:“你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你理想中的人物应该是什么样子?”“现实社会有没有这样的人?”“如果你有机会见到作者,你会提出什么修改意见?”。

香港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以生为本”。课堂活动多元化,激趣为主,照顾个别差异。在平日里的课堂上看不到随意呵斥学生的现象,学生大声喧哗时,教师只能对着手上麦克风说几声“别吵了”,对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也只做耐心的劝说工作。在课堂上,为了吸引学生,课堂活动多,有的甚至与主课毫无联系。也曾有人评价说,香港的教师在课堂上更迁就学生。香港课堂教学突出的特点是因材施教,小班化教学。香港社会普遍认为30至40人的班额过大,大班额不利于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香港小班教学的具体实施是在行政班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知识程度的不同,再编排上课的班级,让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学生一起上课,他们遵循的政策是“拔尖保底”。“因材施教”,小班教学,是我们内地教师无限向往的也难以实现的,香港学校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内地学习效仿。

7.语文考试范围不同。香港语文考试共分五卷,第一卷为实用文类写作与阅读理解,第二卷为文化问题,第三卷为聆听理解,第四卷说话能力测验,第五卷为课外阅读考查 (后改为综合),即听说读写全部要考,而且分五次考。整个会考 (类似内地的高考)的考试时间持续几个月。在初中阶段的学习,香港的考试更注重过程:平时作业、作文 (不是考试时间写的),聆听、说话,都可在平时进行,最后以占总分多少的比例进入总分,不会只给学生一个期末考试分数。初、高中期末考试时间长:各科的考试,一般需要二周,上午考试后放学 (一般只有一至二小时),学生回家复习,有的隔几天才考,类似我们的大学考试。

三、语文教师和学生的特点不同

1.语文教师工作特点不同:香港教师给人的印象是:“以生为本”,敬业、上进、勤奋,有耐心,低调、实干、有责任心,一专多能。香港老师从骨子里尊重学生,他们一切为了学生,课堂上对学生常常只称呼亲切的名字,在一些女子中学更是如此。教师为学生服务,这在学校表现得很充分。走廊上、墙壁上,都是学生的作品,不是香港学校不知道名人名言,在他们看来,学生是最重要和最值得欣赏的。香港人的敬业、勤奋在全世界有口皆碑,香港教师在这方面同样出色,他们教学任务繁重,中学一般每周30多节,即每天要上5至6节课,副校长一般也兼职班主任,忙得几乎没有喘气的工夫。备课、作业都在课后进行。很多教师还要忙进修,一个70多名教职工的普通中学(香港学校的规模都差不多),博士、硕士生一般都有好几个,他们全都是在职读出来的,香港的教师培训主要靠大学。同时,香港教师是教很多门学科的多面手,笔者接触的教师中有教语文兼任体育的,有教语文的兼教计算机的,有教语文兼任美术的。因此,要求他们在某个领域做深度研究,就有难度,香港教师几乎没有教研活动,香港校际、全港的教研活动很难开展。香港教师敬业、职业操守高,在这里仅以一事为例:香港每年的会考 (高考)试卷,就由教师带回家批改,政府完全不用担心试卷会出问题。香港教育局学校高级发展主任蔡若莲就曾说过,香港的教师“没有优秀的个体,只有优秀的团队”,这与他们教师为人低调有关。我们内地强调“榜样的力量”,会适时打造优秀的教师个体,每年会评选出各种头衔的教师。

2.学生特点不同:香港学生视野开阔,这与香港社会的多元化特点有关。香港传媒资讯发达,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多,他们喜新求变。香港学生思维很活跃,很有创意。香港学校音、体、美开设的课时比内地稍多,学生在下午三点多放学后,就可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兴趣小组名目繁多,除了我们内地常见的文艺类乐器、戏曲等,甚至像“皮影戏”这类也有,体育类更是,连中学也有击剑小组,学校主要依托家长资源。课堂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世界讲创意”这是香港教师常说的一句话。香港教师一专多能,跨专业也有其优势,比如有个兼任美术的语文教师,她在教戏曲时,就结合语文,要学生做面具,最后的美术考试内容是戴面具的课本剧表演。这样的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素养的形成。语文课堂上游戏、画漫画也是经常见到的。

香港学生语文水平不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量偏低。这可能与教材有关:香港1990年公布的《中国语文中一至中五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共选范文102篇,但只要求学校每年选教20—24篇,2001年公布的《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指引》,没有一个最低量的要求,现在情况有改善,一般也就是30篇。其次是语文训练较少,香港语文课堂教学偏重内容的分析,初中课堂上一篇课文要耗时4至5节,课堂教学大部分还是采用“满堂灌”教学手法。写作方面,香港学生普遍低于内地学生。《中国语文中一至中五课程纲要》要求中一学生作文不少于300字,中二不少于400字,中三不少于500字,中一学生在课堂上一般用80分钟写300字。这是内地小学四年级的要求。

总之,香港的语文教学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强调创造性,香港教师“以生为本”,尊重学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内地学习的。今后两地加强沟通、融合,取长补短,我们两地的语文教学就将大步向前迈进!①

注释:

①本文参考了施仲谋《97回归后的香港语文教育》,3851百度文库;施仲谋《香港语文教学近况及展望》,910教育资源.http://www.910WEB.CN;陈菊先《中国大陆、台湾、香港语文教育目标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期;谢锡金《香港的语文教育改革》,《中学语文教学》2001/7;《语文课程标准》,http://www.being.org.cn/ncs/chn/chn.htm.

Abstract:Hong Kong-styled Chinese is the p roduct of a spe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w 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its colonial domination by Britain.Compared to themainland,Chinese teaching in Hong Kong disp lays a seriesof distinct features and ideals of teaching:humanism is weakened,instrumentalism,strengthened and creativeness,highlighted.And in its Chinese teaching class,Cantonese is used as spoken languag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asw ritten language.Different from the course objective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mainland,Hong Kong focuses on training students in reading,w riting,listening,speaking and thinking etc.It aims at fostering the ability to study on their ow n and digesting of the culture.Besides,Hong Kong uses different teachingmaterials and adop ts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The teachersand students in Hong Kong p resen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 ith those in themainland.

Key words:Hong Kong;Chinese teaching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Teaching betwee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WANG Qiu-ling
(Zhongshan No.1 M iddle School,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0,China)

G462

A

1673-0313(2011)01-0157-03

2010-10-11

王秋玲 (1961—),女,湖南衡阳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粤语香港语文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2016广东省粤语歌曲创作征集活动通知
香港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