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宜香1A制种发芽率de探索试验

2011-08-15 00:51郑守华何建林罗仕刚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发芽试验爱多区组

□郑守华 何建林 罗仕刚

宜香1A是由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良不育系,其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品质优,配合力好,具有的广泛应用前景。现已培育出宜香系列优质水稻高产新组合近60个,在三系杂交水稻应用中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0%左右,并还在不断扩大。然而,生产应用中由宜香1A制种的种子,发芽率大多在国家标准(80%)上下,商品质量差,甚至为不合格种子,严重限制了宜香1A的开发和利用。陶开战等认为杂交稻芽率低的原因为种子自身原因、贮藏期过长、浸种及催芽方法不当等。陈年伟等认为生态环境、收获天气、贮存加工、栽培技术等会影响杂交稻的发芽率。为了探明影响宜香系列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发芽率,我司从2009~2010年在同一地点分别进行了提高宜香1A制种发芽率探索试验,从肥料施用、调节剂使用和收获期等方面进行考察,试验结果如下:

一、验材料及方法

1.试验材料 宜香1A/宜恢1525、尿素、磷酸二氢钾(96%)、“920”、爱多收、硕丰“481”、高红钾。

2.实验设计和试验方法

(1)正规区组试验 该试验于2009、2010年两年进行。试验设7个处理和1个对照,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处理1:在宜香1A幼穗分化进入6期初时亩撒施尿素3.5kg;处理2:在宜香1A幼穗分化进入6期初时亩撒施3kg磷酸二氢钾(96%);处理3:在宜香1A幼穗分化进入6期初时用3.5kg尿素+3kg磷酸二氢钾(96%)撒施;处理4:抽穗前3天及赶花结束后喷施高红钾33g/亩各1次;处理5:抽穗前3天及赶花结束后喷施硕丰“481”4g/亩各1次;处理6:抽穗前3天及赶花结束后喷施爱多收6ml/亩各1次;处理7:在对照施用“920”结束后再亩喷施“920”2g;处理8为对照,是以大田制种生产技术执行。试验选在三台县塔山镇钢铁村刘重华田内,其前期管理和大面积生产一致,后期苗情中等。

(2)不同收获期试验 试验于2010年进行。制种田8月2日正式打“920”,试验选取花期、苗情基本一致厢面分3个小区,分别在26天、31天、37天后收获,及时晒干后进行发芽试验,比较发芽率,并测千粒重。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试验结果 区组试验2009年各小区种子在8月25日(2010年为9月1日)统一收割,每小区取1kg综合样及时晒干后做发芽试验。因发芽箱容量有限,区组间有的不是同一批发芽,同一区组发芽是同一时间进行。发芽方法按种子发芽规程要求的标准进行。正规区组试验结果除处理2、处理5在2010年芽率降低外,其余的均有所提高,不同收获期的发芽率也有所差异。

2.方差和比较分析

(1)2009年试验的方差分析可知区组和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经新复极差法分析,处理4和7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余各处理较对照差异达极显著,处理 1、3、5、2、6间差异不显著。

(2)2010年试验的方差分析可知区组间和处理间发芽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新复极差分析,处理7与处理8、2、5差异达极显著,处理7与其它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 1、3、4、5、6、8间差异不显著,处理2较其它处理发芽率减少达显著水平。

(3)综合两年平均值的比较,处理1的发芽率86.14%,排列第一,较对照提高4.83%;处理3为86%,排第二,较对照提高4.7%;处理5的发芽率排第三,较对照提高2.92%。对照为81.3%,排第八,其它各处理均较对照有所提高。两年试验区组间差异和处理间差异都达极显著标准,重复间差异远大于区组间。其主要原因与做发芽试验的时间有关,宜香1A及其所生产的F1代种子的后熟现象可能对区组结果有影响。

(4)经两年不同天气情况下结果的适应性分析,处理1、3、6的适应度为100%,而其它的适应度为50%。说明处理1、3和6的处理效果较为稳定。

(5)不同收获期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从第一次喷“920”开始计算,26天、31天、37天收获时的发芽率分别为85.5%、73%、67%;千粒重分别为 24.9g、24.4g、24g,表现都为下降趋势,而且降幅较大。说明收获过迟,既影响芽率又影响产量。

三、讨论

试验中肥料和药剂处理的结果表明,在三台县塔山基地单施氮肥和与KH2PO4混合施用对宜香1525的发芽率均有提高,且表现稳定。这可能因当地土壤中氮素在穗期供给不足有关,也可能跟宜香1A种子本身含蛋白质较高需要较多的氮素有关。不同收获期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宜香1A种子达到一定熟度后,推迟收获可能因种子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呼吸作用消耗营养及种子裂颖,易受各种细菌、真菌的感染而致发芽率降低。硕丰481和爱多收两种调节剂对发芽率均有所提高。爱多收的效果在年际间表现出较高稳定性。“920”处理的效果在年际间有较大差异可能跟气候有关。2010年穗期为高温天气,这与高温年用于养花提高产量的措施相吻合。

(通联:四川省宜字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宜宾644000)

猜你喜欢
发芽试验爱多区组
变化区组随机化及其SAS宏实现
如何正确运用方差分析
——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定量资料一元方差分析
中医临床研究中区组设计应用现状的计量学分析*
青稞种子的发芽试验方法
GA3处理对蒙斯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锦上添花】让爱多一份“守护”==PDF为图片
板桥党参种子发芽条件研究
NAA和爱多收对海南“贵妃”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多组数据方差分析模型:以杀虫剂药效为例
更正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