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明目汤配合西药治疗干眼症20例*

2011-08-20 04:53王全权陈海林黄慧敏章茂森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泪腺润燥明目

王全权 陈海林 宗 芳 黄慧敏 章茂森

1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31)

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3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润燥明目汤配合西药治疗干眼症20例*

王全权1陈海林1宗 芳1黄慧敏2章茂森3

1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31)

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3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目的 观察润燥明目汤配合西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泪然眼液滴眼及维生素A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自拟润燥明目汤;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FL)、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检测(BUT),并比较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FL、SIT、BUT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润燥明目汤配合西药治疗干眼症有较好疗效。

干眼症 润燥明目汤

干眼症是泪液分泌障碍引起的一种干性眼表性慢性炎症,女性多于男性,尤以中年女性发病率最高。干眼症患者往往不能正常阅读和工作,并常影响睡眠。笔者自拟润燥明目汤配合西药治疗干眼症,获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5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干眼症患者 40例,均符合干眼症诊断标准[1-2]:(1)泪膜破裂时间(BUT)<10s;(2)泪液分泌试验(SIT)<10mm/5min;(3)角膜荧光素染色(FL)阳性;(4)主症包括眼干、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排除结膜瘢痕化、泪腺开口部闭锁或副泪腺完全萎缩者;合并有其他结膜、角膜和虹膜明显病变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怀疑或确有药物滥用病史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40眼),男性3例,女性17例;年龄33~68岁;病程2个月至13年。对照组20例(40眼),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31~72岁;病程3个月至13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局部点泪然眼液(爱尔康眼药厂比利时分厂生产),每日3~6次;维生素A胶丸1丸(215万U),每日l次。治疗组在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润燥明目汤:沙参、黄芪各30g,鬼针草 20g,生地黄、枸杞子、天花粉、菊花、葛根、桑根、玉竹、赤芍各15g,枳壳、茯苓、五味子、山茱萸肉、麦冬各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

1.3 疗效标准[3]治愈:症状消失,SIT多次测定>10mm/5min,BUT>10s,FL消退。好转:症状减轻,SIT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有所增加,BUT较前延长,FL较前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SIT多次测定泪液分泌量未增加,BUT、FL无变化。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SIT、BUT、FL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泪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在角结膜表面形成泪膜,维持角膜及结膜上皮细胞的湿润。泪液主要来自泪腺和副泪腺的分泌,泪腺、副泪腺主要由腺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组成,腺细胞分泌泪液,肌上皮细胞可协助泪液的排出。泪液的分泌减少或排出障碍都会形成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但干眼症的病因不明,可能与泪液分泌的神经传导,泪腺上皮细胞的凋亡增加,淋巴细胞的凋亡抑制及雄激素水平的降低等有关[4]。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SIT、BUT、FL比较 (±s)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SIT、BUT、FL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 治疗前BUT(s)3.75±2.13(n=40) 治疗后 0.97±1.85**△SIT(mm/5min)5.11±3.34 FL(级)2.65±2.59 8.42±4.27** 7.49±4.31**△对照组 治疗前 4.67±2.55 4.16±2.54 3.32±3.02(n=40) 治疗后 6.89±4.57** 5.64±3.24* 2.04±2.15*

干眼症属中医学“燥证”范畴,多由阴液亏损,内燥致病,阴虚津亏实乃其本质,治疗当滋阴润燥。润燥明目汤中菊花、生地黄、沙参、麦冬、玉竹养阴清热、润燥生津;枸杞子、茯苓、五味子、山茱萸肉、桑葚补益肝肾、滋阴明目;茯苓等健脾益气以行津液;赤芍活血化瘀以利水液敷布;鬼针草清热散瘀;葛根升发清阳、引药上达清窍;黄芪滋肾润肺、补脾益气生津;枳壳行气除痞、防滋腻太过伤胃气;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药理研究表明,黄芪、麦冬、天花粉可提高免疫力,鬼针草有增加唾液及眼泪等作用。本观察表明中药对干眼症有一定效果,可能通过其补益肝肾、滋阴明目的作用增加泪液分泌和增强泪膜稳定性来缓解干眼症症状。

本疗法方便、经济,临床效果显著,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但在本治疗同时,患者还应改善干燥的生活环境、减少视频接触时间,方能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1]韦东,李越虹,周婉瑜,等.润目舒口服液治疗绝经后期妇女干眼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7):646-649.

[2]刘祖国.眼科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7,30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2.

[4]金明,王晓娟,宋海蛟,等.中药及熏炙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16(2):71-73.

R777.34

B

1004-745X(2011)08-1303-02

江苏省农机局科研基金项目(GXZ05031)

2011-02-21)

猜你喜欢
泪腺润燥明目
明目养胃食荠菜
病程≥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泪腺功能及形态变化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切开重睑并眶缘骨孔固定泪腺的术式探讨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为什么眼泪流不完?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UPLC-Q-TOF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化学成分
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