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叩刺闪罐盒灸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76例

2011-08-20 04:53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梅花针顽固性面瘫

敖 虹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梅花针叩刺闪罐盒灸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76例

敖 虹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顽固性面瘫 梅花针 闪罐盒灸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又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临床以口眼歪斜,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等症状为主。目前临床尚未对顽固性面瘫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将病程在2个月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仍留下了如额纹变浅、眼睑下垂、口角歪斜等后遗症者,称为顽固性面瘫,亦有称之为难治性面瘫、重症面瘫。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闪罐盒灸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2年9月-2010年12月我院病程在2~5个月的面瘫患者76例。诊断参照文献[1]中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表现为急性起病,症状于数小时或1~3d达到高峰,病初可伴麻痹侧乳突区疼痛。患侧的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口轮匝肌瘫痪使鼓气和吹口哨时漏气,颊肌瘫痪时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20~70岁,中位年龄48岁。对照组37例,男17例,女20例;年龄25~66岁,中位年龄45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仰卧位或侧卧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取患侧前额部、颞部、面部(包括眼眶周围、鼻部、口唇周围、颧部、颊部、颏部和下颌骨下缘)、耳垂前、耳后翳风穴,用梅花针直接叩刺,强度以患者能忍耐,叩刺至皮肤潮红,并见隐隐出血为度。然后在患侧面部、口唇周围、前额及耳后翳风穴等部位进行快速闪罐,约4min,用干棉球擦干净渗血,并用75%酒精再次消毒防止感染。最后,把粗艾绒放入灸盒中点燃,用盒灸灸上述部位约30min。隔日1次。取患侧攒竹、鱼腰、太阳、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牵正、迎香、翳风对侧合谷,采用 0.25mm×25mm毫针,均以常规进针法进行针刺,并接电针,用疏密波,电流量以患者有轻微的感觉为度,留针30min;并用TDP神灯照射。每日1次,针6次,休息1d。对照组无梅花针叩刺闪罐盒灸,其余治疗与治疗组相同。两组均以2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完后休息3d继续下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 参照第5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 HouseBrackman(H2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确定[2]。 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患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有轻微运动。

2 结 果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面瘫的发生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侵袭面部经络,气血阻闭以致经面部气流行失常,气血不和,经脉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根据国内外的文献报道,通过针灸等治疗,大约有80%的患者可以在发病2个月内治愈,病程超过2月的为顽固性面瘫,一般较难治疗容易留下后遗症,但通过加用梅花针叩刺闪罐盒灸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后遗症状。

顽固性面瘫主要由于正气虚甚,邪气滞留,筋经失其温煦濡养,局部的气血不畅和久病入络,且久病多瘀。梅花针为丛针浅刺法,《灵枢·官针》谓“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梅花针可以疏通经络,《素问·调经论》曰“视其血络,刺其出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王冰注《素问·三部九候论》认为“血去则经隧通矣”,梅花针叩刺可以达到祛瘀生新、祛风散寒通络的作用。结合患侧面部、口唇周围、前额及耳后翳风穴等部位进行快速闪罐,并重点在腧穴上闪罐,也起到祛风散寒、行气活血之功效。顽固性面瘫患者其患侧面部温度常较健侧低。《医学入门》云“虚者灸之使随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随火气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使热外发,火就燥之义也”。用盒灸在患侧面部灸疗就是采用温通之法,激发局部经气,增加人体阳气,祛除顽邪。灸疗实质是通过温热刺激皮肤感受器,激发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艾绒燃烧时产生适宜于肌体的红外线,燃烧时的辐射能谱不仅具有热辐射和远红外辐射,而且还具有光辐射、近红外辐射[3]。灸疗有补虚作用,从而推动气血运行,使筋脉得养、面瘫得愈。

本观察表明,在针灸、TDP、电针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梅花针叩刺闪罐盒灸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使筋肉得以濡润温煦,达到牵正康复之效,有效减少后遗症状,值得深入研究。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91.

[2]House JW.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s [J].Laryngoscope,1983,93(5):1056-1069.

[3]白耀辉,林文任.艾灸与温热刺激关系的探讨[J].针灸 学报,1991,7(4):10-11.

R246.6

B

1004-745X(2011)08-1333-01

2011-04-08)

猜你喜欢
梅花针顽固性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梅花针叩刺增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