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血压负荷的关系研究

2011-09-19 12:28王志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期
关键词:平均值左室收缩压

盛 名 王志鹏

(北京昌平沙河医院心内科,北京 102206)

为了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危险因素,对沙河医院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进行观察分析研究。以探讨动态血压变化特点尤其是血压负荷与靶器官损害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共205例老年女性,高血压诊断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之标准,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高血压。入选血压正常组50例,年龄59~79岁[平均年龄(72.36±3.21)岁],无原发高血压病史,监测两次非同日安静状态下偶测血压(血压<140/90mmHg);原发性高血压I级(血压140~159/90~99mmHg)患者51例,年龄65~78岁[平均(73.32±5.98)岁]; 原发性高血压Ⅱ级(血压160~179/100~109mmHg)患者52例,年龄60~82岁[平均(77.95±6.12)岁];原发性高血压Ⅲ级(血压≥180/110mmHg)患者52例,年龄62~81岁[平均(75.96±2.17)岁],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4组24h昼夜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与靶器官损害比较 (mmHg,±s)

表1 4组24h昼夜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与靶器官损害比较 (mmHg,±s)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原发高血压1级组比较,◆P<0.05,◆◆P<0.01。与原发高血压2级组比较,▲P<0.05, ▲▲P<0.01

24小时收缩压平均值/舒张压平均值(mmHg)日间收缩压平均值/舒张压平均值(mmHg)夜间收缩压平均值/舒张压平均值(mmHg) 靶器官损害病例数24小时血压负荷值(%) 日间血压负荷值(%) 夜间血压负荷值(%) 靶器官损害病比例(%)正常血压组 107.6±11.2 / 71.9±3.4 115.9±9.0/ 78.2±3.3 100.0±3.9/ 65.1±8.0 9 9.8% 10.5% 7.2% 18%原发高血压1级 146.9±4.2 / 85.7±7.5* 150.0±11.9/ 89.2±5.5* 137.6±3.8/ 79.0±6.1* 17*19.2%* 25.3%* 30.2%* 33.3%*原发高血压2级 162.7±9.4 / 100.6±4.0**◆ 171.9±2.1/ 102.6±7.2**◆ 159.2±3.0/ 92.6±9.4**◆ 27**◆27.9%**◆ 40.5%**◆ 39.8%**◆ 51.9%**◆原发高血压3级 176.9±4.2 / 107.9±2.1**◆◆ 182.0±6.9/ 110.0±3.3**◆◆ 167.5±5.1/ 90.9±6.7**◆◆ 45**◆◆57.8%**◆◆▲▲ 67.8%**◆◆▲▲ 70.9%**◆◆▲▲ 87.9%**◆◆▲▲

1.2 方法

监测前3天停止服用任何降压药物,使用MOBIL GRAPH无创24h动态血压监测仪,日间(6:00~21:59)每30min记录一次,夜间(22:00~5:59)每60min记录一次。每例受试者需要提供至少36个数据,有效数据在85%以上,记录不足22h或记录无效数据>15%者剔除。监测结束后经数据处理打印出有效监测次数、测压时间、血压和心率值。测定项目①24h血压总负荷值:即24h收缩压(SBP)≥140mmHg和舒张压(DBP)≥90mmHg的次数及各占总测定次数的百分比,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压力总负荷。②日间血压负荷6:00~21:59血压负荷。日间血压负荷以SBP≥140mmHg或DBP≥90mmHg为不正常血压负荷诊断标准。③夜血压负荷22:00~5:59的血压负荷。以SBP≥120mmHg或DBP≥80mmHg为不正常血压负荷诊断标准。

1.3 靶器官损害指征

心脏:左室肥厚(符合心脏彩超、心电图或胸片任一诊断)和高血压左室功能不全。脑:5年内有脑血管病史包括脑梗死、脑出血、一过性脑动脉供血不足(经头颅CT或磁共振证实)。肾:血尿素氮≥9mmol/L,肌酐≥140mmol/L或有微量白蛋白尿。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均值间采用成组比较的t检验,多组均值采取方差分析,数据采用±s表示;两组或多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老年女性各级原发高血压患者血压负荷依次递增,靶器官损害结果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有关高血压临床实验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脑出血、肾脏疾病等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的进展,认识到原发性高血压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还是心、脑、肾疾病多种危险因子聚集、遗传综合征。老年原发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病情复杂,易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老年正常血压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一定的负荷值,收缩压略高于舒张压均负荷值。通常情况下,一般正常血压波动呈长柄“勺”型,凌晨2~3时处于血压低谷,清晨起床后血压急骤上升,约8~9时达第一个峰值,17~18时可略高些,为第二峰值,18时开始缓慢下降,呈双峰一谷。收缩压波动范围大于舒张压,日间血压波动范围大于夜间。受神经体液等因素影响。正常人与原发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均具有一定的每日节律,称为血压昼夜节律,即夜间血压较白天血压下降,下降率≥10%,这种改变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本研究表明,原发高血压Ⅱ级和原发高血压Ⅲ级患者夜间血压负荷接近或超过白天血压负荷,昼夜节律消失。夜间血压负荷超过白天血压负荷时,由于血管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压力下,血管的张弛作用减弱,势必造成靶器官损害。长期高血压也可以造成血管内皮受损,胆固醇沉积血管内膜下,造成血小板巨噬细胞聚集,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肾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老年正常血压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一定的负荷值,收缩压略高于舒张压均负荷值。24h血压负荷值、日间血压负荷及夜血压负荷值在原发高血压Ⅲ级组与原发高血压Ⅰ级组、原发高血压Ⅱ级组比较收缩压负荷有显著差异性(P<0.01),说明老年原发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特点,这是因为老年原发高血压大部分是小动脉内膜和中膜变厚,胶原蛋白和脂质沉积,导致动脉弹性下降,顺应性降低产生。这些改变使心脏收缩期射血时,大动脉扩张性降低,收缩压可以升高,舒张时有无足够弹力回缩,不能保持血管内压力近致舒张压可以降低。血压负荷可反映异常血压出现的频率。反映昼夜节律变化规律和靶器官损害程度。而偶测血压不可能发现这种变化。有研究报道,收缩压或舒张压负荷>30%,可有显著的心室舒张功能下降,而且舒张负荷>30%时,心室舒张功能下降更明显,同时随着血压负荷程度的增加,舒张压更能影响左心室舒张功能。24h血压负荷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与左室充盈率呈负相关。24h动态血压负荷可作为靶器官损害危险预测因子[1-3]。24h动态血压监测还可以识别潜在危险因素的老年原发高血压患者,以及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1]刘力生,诸骏仁,孙宁玲.高血压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方永鹏,牛旭东,石学宁等.老年原发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相关研究[J].中国医药杂志,2007,2(1):6-7.

[3]杨凤军,孙平.脑出血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50例报告[J].中国基层医药杂志,2003,10(7):639-640.?

猜你喜欢
平均值左室收缩压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