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

2011-09-19 12:28徐敏智董艳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期
关键词:心理手术护理

徐敏智 董艳群 向 英

(成都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由于手术患者对麻醉、手术有关问题认知能力差,往往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以致术前产生焦虑性高血压,心率和行为异常(烦躁不安,与医护人员合作差等),严重影响围手术期的准备、处理和术后康复[1]。因此,我们将护理干预应用到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当中,效果比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择期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无心血管及肺部并发症,随机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6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36.2±13.3)岁,平均体质量(54.2±16.6)kg。常规护理组(5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4岁,平均年龄(34.2±12.7)岁,平均体质量(56.4±14.2)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文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种类:子宫外孕病灶清除术46例,附件或卵巢囊肿切除手术48例,子宫次全切除14例,盆腔包块6例,盆腔炎症2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手术前血常规、肝功能、血凝图、心电图、双肺X线检查;术前术后随访,手术常规护理。测量并且记录两组手术前一日,手术日当天进入手术室后至麻醉前,手术后第一日的平均心律(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术后询问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改感受及测试患者对疼痛的反应,采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VAS)记录。

1.3 采用问答卷分析患者术前的心理顾虑

感到紧张恐惧35例,怕开刀时疼痛32例,焦虑担心影响生育22例,担心手术不成功对手术治疗效果质疑10例,担心麻醉或手术会留下后遗症7例,担心费用不够6例,怕死,担心白花钱4例。

1.4 护理干预方法

1.4.1 基础护理干预

针对患者心理顾虑,给他们讲解麻醉和手术前后一般应注意事项,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心理平稳,有利于较好的控制情绪,保持围手术期平静的心理,顺利地接受手术。

1.4.2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组增加术前术后健康宣传教育,讲解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特别注意的事项,针对个体心理特点和重点心理疑虑进行疏导。着重介绍手术的过程和手术中患者应该配合的注意事项,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尽量在手术前解除个体患者的具体心理负担。

1.4.3 认知干预

将手术的基本程序和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如何进行配合告诉患者,使其树立起对手术成功的信心。

1.4.4 护理干预的技巧

当术前患者置身于陌生和对身体即将造成威胁的环境中时,护理人员的点滴关怀都将给患者带来莫大的安慰,有效的关怀能增强患者应对压力的能力[2],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耐心的解释,一个轻微的抚摩都将给患者增加无限的信心,有效利用护理干预的技巧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5 术后康复干预

着重介绍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手术后可能经常出现的一些不适反应及患者自己可以配合处理的方法。

1.5 统计分析

2 结 果

对手术后疼痛的忍耐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记录手术后6、12、24h的疼痛得分见表1;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s)

表1 两组VAS评分(±s)

两组比较(P<0.05)

干预组和对照组手术前24h,测得HR、SBP、DBP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进入手术室后的HR、SBP、DBP与术前比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HR、SBP、DBP比较( ±s)

表2 两组HR、SBP、DBP比较( ±s)

*与干预组术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术前比较(P<0.05)

HR次/分 SBP mmHg DBP mmHg干预组进入手术室后 83.6±12.8 122.8±17.3 82.8±11.1*n 64 手术前 81.3±13.8 116.9±13.4 79.2±11.2对照组进入手术室后 92.±9 134±15.3 96.4±13.6**n 52 手术前 79.2±12.8 117±14.2 79.2±11.2

3 结 论

本组数据提示,护理干预组的护理干预增加了患者的应变能力和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

4 讨 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患者的护理不能只着重于护理疾病,仅仅依靠单纯的护理技术,措施而去护理。现在更应该注重心理、社会及情感因素、身心护理在治疗和护理中的作用,应该着重提高护士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应变能力,心理素质进行了解,评估。做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我们在临床中加强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认知、术后康复的护理干预。在护患之间建立起相互互动参与的积极向上的护患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了护士和患者双方的积极性来应对疾病。达到护理最优化状态,促进患者疾病早日康复。当个体遭遇某种紧张事件时,不但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还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而引起生理变化。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强烈刺激,导致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应激反应,而这种心理状态对顺利、安全实施手术和术后的恢复影响很大[3]。如果个体在应激事件发生之前对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即可相对缓解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降低其焦虑程度[4]。通过护理干预给患者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护理支持,可减轻其对手术的心理压力及恐惧感,可缓解其焦虑情绪,减轻其对手术应激反应程度,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5],达到自我放松,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本组提示:护理干预有利于手术患者身心健康,方便易行、有效。

[1]Cate CJ.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d premedication[J].Br J Anaesth,1999,83(1):16-18.

[2]吕秀霞.人流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7):90-92.

[3]勇琴歌,曹璞.护理干预对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21):53-54.

[4]王双喜.系统心理干预对围术期病人心身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18):59-61.

[5]Watson J.Nursing :human scinnce and human care[M].New York:National Lague for Nursiog,1985:1-3.

猜你喜欢
心理手术护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手术之后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