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第6届健康与信息高峰论坛在沪成功召开

2011-09-20 03:38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12期
关键词:病历医疗卫生卫生

“第6届健康与信息化高峰论坛”作为2011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之一,于2011年11月10日~1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卫生信息相关单位、医学院校、研究所、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研发单位的代表,以及“十二五”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数字化医疗工程的专家和项目承担者参加了大会,并进行了激烈的“圆桌讨论”。

第6届健康与信息高峰论坛嘉宾合影,左起分别为朱立峰、李农、嵇晓、胡炎生、姚志洪、黄晖、赵军平、陈金雄、李林、臧天仪、王磊

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生局的指导,由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图像图形学学会和上海市信息学会联合主办。

“健康与信息论坛”始终坚持以“医疗卫生信息化”为主题,“健康信息应用”为导向,“先进信息技术”为依托,“信息化促进人类健康”为重点,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相结合的健康信息应用新模式,倡导健康信息应用的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论坛自2006年召开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顺利举行了6届。

本次论坛以“信息共享”为核心,集中探讨了健康物联网、健康“云”、区域卫生信息化、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个人健康档案、远程医学和数字化医院等近年来卫生信息化领域的热点问题。论坛主要内容由大会开幕式、论坛主题演讲、“圆桌研讨”、参观上海世博纪念馆和“月亮船”等活动组成。

2011年11月10日下午13:30,大会在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姚志洪的欢迎词中拉开了帷幕。上海瑞金医院信息中心朱立峰副主任主持大会。会上,上海市信息学会黄晖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臧天仪教授、中科院先进科技研究院(深圳)王磊研究员、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信息情报所赵军平所长、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李林教授、福州军区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陈金雄主任和中科院上海健康科学研究所姚志洪研究员等为论坛做了精彩的大会演讲。

黄晖理事长做了题为“云挖掘与服务创新” 的报告,从“云”数据的描述模型、处理模型、数据流聚类分析算法、数据挖掘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卫生政策将从线性因果走向概率的新动向。并介绍了卫生“云”挖掘服务的应用情况,结合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总结了“云”挖掘服务在诊断、治疗、疾病康复、疾病预防及卫生政策服务领域的优势。

臧天仪教授介绍了脑卒中的预防、诊疗及康复信息服务平台的研发情况,并详细地展示了其应用的示范。提出了建立早期预防、诊疗以及康复信息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其研究小组的成果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监测与预防、急救响应速度,减少了医疗费用,减轻了医护负担,同时为提高各级医院的脑卒中患者协同预防与治疗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促进了现代医疗服务的发展。

来自中科院先进科技研究院的王磊研究员,在大会上介绍了国家低成本健康“云海工程”的背景意义,以及该工程的建设情况。重视公共医疗卫生,“战略前移、重心下移”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健康”的必经之路。世界范围内的经验表明,高支出的医疗保健制度难以为继,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农村和乡镇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战场”,低成本健康“云海工程”旨在利用高科技手段,大幅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信息情报所的赵军平所长为参会代表介绍了《国家“十二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的编制情况及今后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规划》在“十一五”全面启动实施的基础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力争在重点领域实现战略性跨越。围绕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迫切需求,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力争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公益技术,切实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讲话重点介绍了《规划》中涉及医学信息学的相关内容,为卫生信息领域内的学者提供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参考目标。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李林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智慧卫生与物联网应用”的报告。智慧卫生是采用“云”计算、物联网、自动化、智能化等科技,将城市和地区所涉及到的所有卫生、医疗、服务资源进行全面充分整合,充分利用,实现了智慧城市综合卫生管理和社会医疗的民生服务。李教授以真实的案例为出发点,详细地分析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院建设情况。

福州军区总医院信息中心陈金雄主任,在会上介绍了电子病历的应用现状、电子病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功能定位。电子病历的建设目标是“以病人为中心、以医嘱为核心”,实现无纸化存储、一体化展现、智能化应用和闭环管理。陈主任并对现阶段推行电子病历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循序渐进推行电子病历,二是要实行电子病历准入制度,三是要加强电子病历系统研究。

中科院上海健康科学研究所姚志洪研究员介绍了健康物联网和健康“云”的基本概念、组成、功能和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健康服务的愿景。提出健康信息技术已经从互联网迈向物联网。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形态将由以“人”为核心扩展到以“物”为核心,将使未来的健康服务不再是被动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主动感知用户的健康状况,并进行智能决策,及时主动按需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贴身健康服务。

2011年11月11日上午9:00开始的“圆桌研讨”会上,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刘雷研究员、上海生物信息技术中心李斌博士、张旭峰博士和融达公司石景明技术总监分别作出了“以科研为导向的电子病历系统”“openEHR概况”“高血压管理的openEHR应用”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及乳山模式”的主题发言。随后,在广州市中山大学刘燕教授的主持下,各位专家就卫生信息化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研讨。

当日下午,会议组织代表参观了上海世博会纪念展和“月亮船”(曾经创造排队9h纪录的沙特馆)。中国馆“镇馆之宝”的动态《清明上河图》位于世博纪念展 “中华智慧”展区的“超大多媒体长卷视频画廊”。 代表们在光影隧道里身临其境、回味世博,营造“人在世博游,心随城市动”的欢快氛围。上海世博会纪念展已成为上海世博会“见证成功、留住精彩、延续难忘”的重要载体,它唤起了代表们对上海世博会的美好回忆。如梦如幻的“月亮船”是世博会投资金额最大的展馆之一,其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世界最大的IMAX 3D原汁原味地向游客展现了沙特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代表们坐“月亮船”,重游沙特馆,并参观了世博期间未开放的1000m2大的屋顶花园。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紧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安排医疗资源是未来健康服务的发展趋势。健康信息化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加强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加强电子病历标准、规范、与临床路径关系的研究,加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云”计算、健康“云”、健康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区域数据中心与信息共享将成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从数字化医院到区域卫生信息化,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希望论坛的召开能为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卫生事业发展,开拓思路,广泛开发、充分利用卫生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卫生信息和健康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病历医疗卫生卫生
强迫症病历簿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卫生歌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