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中综合布线浅谈

2011-09-22 03:42曾耀辉
卷宗 2011年7期
关键词:综合布线注意事项

曾耀辉

摘要:综合布线是采用高质量的标准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组成的信息传输通道,它可以传输语音、数据及离散信号,也可以与建筑物外部的信息公用网相连接。综合布线是一种初期投入相对较多、后期管理成本低廉的十分有发展前景的布线方式。

关键词:综合布线;光纤光缆;双绞电缆;注意事项

一、综合布线传输介质

目前,综合布线使用的线缆主要有两类:光纤光缆和双绞电缆。双绞电缆又分为非屏蔽双绞电缆(UTP)和屏蔽双绞电缆( STP)。光纤光缆主要分为62. 5 /125 m多模光纤和8. 3 /125 m单模光纤。双绞电缆在多对双绞线外包缠绕护套作为综合布线电缆护套。电缆护套可以保护双绞线免遭机械损伤和其他有害物体的损坏。与其他绝缘体的材料一样,它也能提高电缆的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在某些情况下,还把电缆的护套再加一层外套形成保护铠装。

(1)双绞电缆

双绞线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 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形成双绞线电缆。在双绞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一般来说,扭绞长度为14 ~38. 1cm,按逆时针方向扭绞,相邻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 7cm以上。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

(2) 光纤光缆

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为15~ 50 m,大致与人的头发丝的粗细相当。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 10 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纤芯低的玻璃封套,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再外面一层是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层保护层。

二、各类综合布线方案的优缺点

通过对各类线缆的了解,将各种综合布线方案的优缺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 1) 全对绞线布线方案。该方案的优点为网络拓扑简单,线缆品种统一,安装维护方便,工程费用较低。其缺点包括布线长度受限制,升级较困难。主要适用于规模不大,技术要求不高的智能建筑中。

( 2) 光纤光缆和对绞线兼用方案。该方案的主要优点包括线路长度不受限制,有利于传输信息;能适应今后发展方向;简化维护和管理工作。存在的缺点为设备和布线部件价格较高,工程费用高,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智能建筑中及电磁干扰严重的场合。

( 3) 全光缆的布线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网络拓扑结构简单,有利于设备和布线部件配置;施工维护和管理工作简单。存在的缺点为技术尚不成熟,工程造价较高,技术要求高,施工和维护有难度。主要适用于特殊的智能建筑中。

三、综合布线的注意事项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传输智能化建筑物内的信息。它是智能化建筑物连接各自动化系统的各类信息必备的基础设施。综合布线由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安装,而且能够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在综合布线施工中,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四项:一是双绞线传输通道施工;二是双绞线线缆布线;三是双绞线连接和信息插座的端接;四是接地结构。

1.金属管的敷设

(1)金属管的要求。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金属管的敷设。首先,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是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ra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ram一25ram,直线布管30mm处设置暗线盒;二是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地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三是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泥、沙浆渗人;四是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五是建筑群之间金属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六是金属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七是金属管的两端应有标记,表示建筑物、楼层、房间和长度。其次,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金属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5倍。

2.金属线槽的敷设

线槽的安装要求如下:(1)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视环境而定,最大不应超过50ram;(2)线槽水平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3)垂直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元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4)线槽节与节之间用接头连接板拼接,螺钉应拧紧。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5)当直线段桥架超过30m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6)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槽内的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7)盖板应紧固:(8)支吊架应保持垂直,整齐牢靠,无歪斜现象。

3、双绞线线缆布线

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如下:(1)线缆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2)布放的线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3)在布放前,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以及信息点的标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4)信号电缆、电源线、双绞线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它弱电线缆应分离布放;(5)布放线缆应有冗余。在二级交接间、设备间双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m~6m,工作区为0.3m~0.6m。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6)布放线缆时,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7)线缆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果采用机械牵引,应根据线缆布放环境、牵引的长度、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4.双绞线端接的一般要求如下:

(1)线缆在端接前,必需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的含义,并按顺序端接;(2)线缆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3)线缆端接处必需卡接牢靠,接触良好;(4)线缆端接处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5)双绞电缆与连接硬件连接时,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5.信息插座端接。

信息插座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盖板。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应有开启口,可防尘。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高出地面30cm,若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的类型。信息插座分为单孔和双孔,每孔都有一个8位,8路插针。这种插座的高性能、小尺寸及模块化特点,为设计综合布线提供了较灵活的性能。它采用了标明多种不同颜色电缆所连接的终端,保证能快速、准确地安装。首先,从信息插座底盒孔中将双绞电缆拉出约20era~30cm;其次,用环切器或斜口钳把双绞电缆剥除10em的外护套;第三,取出信息模块,根据模块的色标分别把双绞线的4对线缆压到合适的插槽中;第四,使用打线工具把线缆压人插槽中,并切断伸出的余缆;第五,将制作好的信息模块扣入信息面板上,注意模块的上下方向;第六,将装有信息模块的面板放到墙上,用螺钉固定在底盒上;第七,为信息插座标上标签,标明所接终端类型和序号。

六、综合布线的发展趋势

综合布线已成为建筑中的重要方面,所以对布线方案的合理性、扩展性、灵活性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建筑规模的扩大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线缆布点的局限性,于是有了将有线与无线融合的组网方式的构想,使整个网络成为一个有线、无线网络的混合体,不仅克服了单纯有线网络布线困难、不能支持漫游和移动的缺点,又避免了单纯无线网络成本较高的不足。这不仅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网络的性能和档次,为以后的维护和扩展提供了便利。上述的混合组网方式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然成为通信局域网的主流趋势。但是,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综合布线的复杂度将进一步加大,因此,一个智能化的综合布线管理模块就显得尤为重要,只需通过显示屏的操作便可轻松完成跳线的改变、故障的排除,以及信息的存储。传统的交换机端口到配线架端口的连接是通过跳线完成的,跳线一旦发生更改必须由人工改变图纸加以记录,以备今后查询。综合布线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准确、可靠、安全地提供端到端的实时监视和相应的文档,十分方便,而且能有效利用有源设备,精确完成对综合布线系统跳线,并自动完成有关文档记录的修订工作。

参考文献

[1]综合布线技术.2003.

[2]杨硕.综合布线系统中有线与无线的融合[J].低压电器,2007(14):1 4.

[3]黄若嵛.综合布线系统的智能化趋势[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13):68 69.

[4]于昆伦.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J].低压电器,2009(16):27 31

猜你喜欢
综合布线注意事项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练肌肉的注意事项
回到学校的注意事项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职院校综合布线技术实训室建设探讨
电子信息机房综合布线的绿色节能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教学初探
大型商业建筑电气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