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选址中优化方法应用研究

2011-09-22 03:42汤海洪王曦
卷宗 2011年7期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

汤海洪 王曦

摘要:在对物流园区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物流园区选址的常用优化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各个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将这些单一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应用,来规避单一评价方法的缺点。

关键词:物流园区选址;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神经网络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

Applied research of optimization methods in Logistics park site selection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z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we summarized the often used optimization methods in logistics park site selection. We analysized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hese methods. At last, to prevent the shortcoming of using single method, we considered give a full play to some methods.

Keyword: Logistics park site selec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mproved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Gre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物流的需求日趋明显,人们逐渐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近年国家把物流业列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并且在物流业的规划提纲中明确提出物流园区工程作为重点发展的九大工程之一,于是各地纷纷兴建物流园区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由于建设物流园区占地规模和投资较大,资金回收期长,对城市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物流园区的选址建设需要科学的论证和系统的规划。

2.物流园区选址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2.1 物流园区选址的重要性

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是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物流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把流通现代化改造和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到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重要应对措施的战略高度。

(2)物流业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可见物流业将会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物流园区在我国物流业发展中是一大薄弱环节,因地制宜地加强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关键.

(3)目前物流园区的建设也被提到了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也是社会化开放型高效物流体系的重要体现。

对于一个城市或区域,物流园区有助于城市产业功能和城市发展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提高了城市竞争力以及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物流园区的选址就显得格外重要。

2.2 物流园区选址的影响因素

由于物流园区规模庞大,综合考虑已有的物流园区选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影响物流园区选址的主要因素可概括为社会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主要方面。

(1)社会效益。物流园区选址要综合考虑以下社会效益:①自然环境的条件是否适合选择作为物流园区的最终建设地点;②要考虑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③尽可能减轻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④能够较好地缓解对城市交通的压力;⑤要尽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从社会效益来看,物流园区选址首先要考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然后依次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城市居民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和大气污染程度。

(2)技术效益。物流园区选址要综合考虑以下技术效益:①功能的完备程度;②功能的可靠程度;③多式联运协调程度;④距离交通主干道的远近;⑤与运输枢纽的关系。

从技术效益来看,功能的完备程度最为重要,然后依次是功能的可靠程度、距离货运枢纽的远近、距离交通主干道的远近。

(3)经济效益。物流园区选址要考虑以下经济效益:①与消费市场的距离;②与工商企业的联系的紧密程度;③投资收益率;④运输成本;⑤土地价格;⑥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从经济效益来看首先要考虑与周围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最为重要,然后依次是离消费市场的距离、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从物流园区选址的因素来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技术效益是同等重要的。物流园区选址时应贯彻节约用地,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的原则。此外,物流园区的布局还要兼顾区域和城市规划用地的其他要求。物流园区的选址需要考虑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等因素,尽可能降低对城市生活的干扰。对于大型转运枢纽,应适当设置在远离市中心区的地方,使得大城市交通环境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城市的生态建设得到维持和改进。

3.物流园区选址常用的方法

物流园区选址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规划问题,单纯的定性、定量方法都难以满足要求,所以综合评价方法在实践中广泛。这些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使用范围,各有优劣处,在使用中要综合考虑,进行科学论证,最终寻找到最优的备选方案。在此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选址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灰色综合评价法等。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价备选的地址方案,最后得出科学、可靠、可行、合理的最优地址方案。

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应用AHP方法来解决物流园区选址决策问题一般有5个步骤,具体为:(1)明确问题:选址最优的物流园区地址。(2)建立层次结构:利用专家评价法得出关键评价指标,并奖励目标与元素之间的层次结构。(3)建造判断矩阵:对每一个层次各个准则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给出判断。这些判断用数值表示出来,写成矩阵,即所谓的判断矩阵。(4)层次单排序:针对每一个准则给出各个备选的物流园区的评价值,构成一个备选物流园区对每个准则的判断矩阵,并求出其相应的权值。(5)层次总排序:计算每个备选物流园区的综合权重值,根据权值作为选择物流园区的依据。

优点:层次分析道理简明、步骤精炼、计算并不复杂,另外层次分析法的出现给决策者解决那些难以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带来了极大方便,它对数据的要求度不高,可以解决无法定量的因素,所以在广泛的科学和实际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层次分析法能够充分利用决策者的经验,将各种知识体现在评价过程之中,对数据的依赖程度较低,评价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层次分析法理论上可以将各种选址目标纳入指标体系,但由于该方法较为依赖决策者的经验、知识等,在目标设置和指标选取时,容易导致混乱和偏差。而且通过专家评价获取权重矩阵往往耗时太长,容易造成延误。

3.2 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s,简写为ANNs)也简称为神经网络(NNs)或称作连接模型(ConnectionistModel),它是一种模范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应用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来解决物流园区选址决策问题一般有5个步骤,具体为:(1)模型设计:①输入层结点的选择;②隐含层结点的选择;③输出层结点的选择;(2)物流园区的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①采用计算机软件工具;②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与计算;(3)根据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最优方案。

优点:神经网络能模仿人脑思维,具有大规模并行分布处理、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记忆存储等独特的优良性能,能解决物流园选址规划中大量的非结构、半结构化、结构化的问题。

缺点:神经网络难以被训练以获取足够的知识,或会导致不能识别以前没有的样本,且容错性差。神经网络的学习时间长,使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降低。

3.3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模糊综合评价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考虑与评价对象相关的各种因素,对其所作的综合评价。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解决物流园区选址决策问题一般有5个步骤,具体为:(1)确定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元素集U;(2)建立综合评价集,评判集V;(3)进行单一模糊判断,并求得判断矩阵,模糊评价矩阵R;(4)建立评判模型,进行综合判断;(5)评判指标处理,计算最终排序结果。

优点: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分层次,对各类非定量因素予以量化,各种决策目标基本都可以纳入综合考虑之中。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层次分析法将难以处理的定性指标量化分析的优点,又能够囊括众多评价目标使得评价结果更全面可信。

缺点:模糊综合评价法利用关联分析较好解决了排序过程中的主观干预问题,但在最有指标集合指标权重的赋值上仍然需要依靠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构建多层评价体系时需要决策者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对需处理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所以刚方法比较复杂。

3.4 灰色综合评价法

灰色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具有计算量小、信息不易丢失、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评价指标难以准确量化和统计的问题,在信息部完备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和等级水平的排序。

应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来解决物流园区选址决策问题一般有5个步骤,具体为:(1)确定评价指标集。(2)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3)确定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4)打分评价(5)确定评价灰类。(6)计算灰色评价权数;(7)综合评价。

优点:灰色综合评价法只需少量信息即可操作,可省却大量收集信息的成本,该方法的基础步骤并不复杂,计算过程相对简单,所以简易性较好。

缺点:灰色综合评价法在处理多目标决策问题时,如果指标选取过多,关联度分析无法体现所有方案的有效信息量,在评价一些非量化指标时会出现一些偏差。

物流园区选址还有很多方法,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单一的评价方法都存在自己的不足,但都有各自的适应范围和侧重点,不同的决策者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使决策难度增加。

由于影响物流园区选址的因素较多以及专家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不同,在评价过程中未必能准确获取所有数据,存在信息不完全,难以克服客观与主观的均衡,无法实现利益最优化原则。

现在有很多学者将这些单一的方法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列举如下:

4.结论

选择物流园区地址时,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平衡和分析,既考虑宏观又兼顾微观,最终加以确定。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利用文中提到的单一评价方法的优势,规避其不足,将这些评价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得到更加精确、准确的最优化方案。以运输距离最短或成本最低等因素为基本原则,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选取地址。

参考文献

[1]丁立言,张铎.物流系统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凌春雨,张得志,李双艳.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物流园区选址中的应用[J].2005

[3]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4]李化.层次分析法在无力园区选址中的应用[J].

[5]季丹,郭政.物流园区选址综合评价方法比较研究[J].

[6]史媛,杨茂盛.机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物流园区选址研究[J].

[7]潘文安.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8]刘磊,郑国华等.基于粗糙集理论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物流园区选址研究[J].

[9]井颖.物流园选址问题分析,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6):74-7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
供电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研究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专利权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