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降低学生流失率

2011-09-22 17:54曹文胜
卷宗 2011年7期
关键词:学生处违纪优先

曹文胜

学生流失是现今的中专学校所面临的十分严重且头痛的一件大事。本来招生就不易,学生又大量流失,这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发展。就拿我院来说,每年流失的学生都有好几十上百人,算上严重违反学校纪律而开除的那就还要多。因此,对我院来说,稳定学生,减少学生的流失刻不容缓。

学生流失总的来说就是学生的愿望没有达到而造成的。其实,任何学校都存在自己不足之处,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满意。在职业教育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流失应该是一个正常现象。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减少流失,特别是在严格管理中加强 “以人为本、育人优先” 的理念将会有效地减少学生流失。

首先是严格管理。

如果一个学校管理不严格,那学校就得不到家长的认可,最终也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同,这必将淘汰。因此,学校应该有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跟得上形势的并且严格的管理制度,而且这种制度要能真正的贯彻执行,不能真正执行的规章制度不如不要。比如说,我校新生入学教育所用的学生手册,虽然包括了针对学生的各种规章制度,内容十分丰富,但是,有些制度明显不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应该即时修订。

本人认为,管理是否严格并不全取决于制定的制度是否严厉,违纪后处罚是否严重,而更在于对违纪后能否即时发现并即时教育、纠正,也就是“发现纠正率”。往往一个学生被发现违纪时就已经不只一次了。就拿学生抽烟违纪现象来说,根据学生手册规定,我校对学生抽烟要处以“警告”处分,这应该够重的了。然而,还是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抽烟,甚至已经被处分的学生还要继续抽。除了有瘾外,更主要的是存在侥幸心理。许多学生抽烟被抓住后,并不是好好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更多的是报怨运气差,抽10回就被抓住了这么一次,在他们眼中,还有很多人都没抓到,当然他们要再犯,特别是对这些才十几岁,自制力本就差的学生来说,这很正常。如果当他们发现抽 10回烟就有9次被发现并被教育,他们就会真正感到管理严格,就会考虑戒烟了。这种情况在学生其它违纪现象也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提高“发现纠正率”。

其次要加强 “以人为本、育人优先” 的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育人优先”就是以人作为根本出发点。也即我们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手段都必须围绕人的发展规律和需求来进行,它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在学生工作中,应该如何体现这思想呢?

一、 “以人为本、育人优先” 的理念应体现为以“情”为重。

学生管理中,应该把学生当“人”管,而不能把学生当“物”来管。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要运用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指导、研究学生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及行为外在的表现规律,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动机与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转变学生教育管理的观念:变忽视人的作用为重视人的作用,变以“事”为中心为以 “人”为中心。中专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思想活跃,且心理与生理发展不平衡而矛盾冲突发生最多时期的青年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有认识倾向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对学生教育管理的要求就是要突出一个“情”字,即管理工作要以“情”为重,育人为先。

在这方面,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十分重要,而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用“情”,而且要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和体会到。特别是新生,大都是远离父母来到这相对陌生的环境,总希望有一个依靠,特别怕被别人欺负。这往往会被一些高年级学生所利用混在一起,无力自拔,从而成为不稳定因素。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尽快取得学生的信任,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与学生交流,解决问题。在这磨合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思想极不稳定,往往会因一些小事或一些矛盾而萌生退学或转学的念头。此时,班主任应充分调动各种因素,如学生处、保卫处,特别是招该学生的老师,共同做思想工作,尽最大努力控制其流失。这种情况在我所带的计算机多媒体 2038班就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由于处理即时,严厉打击了一批高年级学生的骚扰,从而使本就有退学想法的学生打消了其念头,随着学生对班主任和学校的感情逐步加深,遇上什么问题基本上都能想到老师或学校了。一般这种完全磨合可能要花一个学期,极严重的情况下将花更多的时间。老师和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学生就会因喜欢老师、喜欢这个班级而打消退学转学的念头,即使有的离开了学校,也很有可能回来。这在我带的几届学生中得到了验证。

二、 “以人为本、育人优先” 理念应深入到具体制度中。

现今所招的中专学生情况严重,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因素,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甚至在小学就开始欠学习帐,造成了学生实际上在初中就开始分流,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初中毕业应达到的水平,厌学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诚实,社会公德,道德水平差。而且绝大部分学生只有 15 - 17 岁,正是危险期,极不成熟,大多又是家长的宝贝,很少离开过父母,没有吃过苦,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初中的教育方式及模式,已经使部分学生对自己失去了正确评价,从而有些放纵自己。在当今市场经济形式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影响着这些年幼的学生。为此,要把这部分学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其行为规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在初中就养成恶习的学生来说,就更不容易。再来看看我校的“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其处分就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劝其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七个等级。对某些学生来说,可能就那么两三次违纪就达到了“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了。但学生违了纪,不可能不处分,否则将形成极坏的影响,甚至造成其它学生流失的严重后果。因此,本人认为应该修改这方面的制度,使其违纪学生有更多改正机会。当然,对那些累教不改,情节严重,影响极坏的情况要加重处罚。这时,后续教育十分重要,一定要跟上,不能使其“破罐子破摔”。这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工作,去引导。此时,班主任将起着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治病救人的思想,客观公正地对该学生有一个合适的评价,为学生处的处理提供参考,如果只是简单的推给学生处、保卫处处理,最终该生将“流失”(被开除)。

比如本人曾带的 06 级计算机应用班的刘小春、 07 级网络技术班的韦枫,就是这样的学生典型,经常出现违纪现象了,经过教育,当时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管不了多久又犯,造成本班 “月總评” 扣分严重,特别是旷课,严格累计起来可达到学籍管理中的开除条款了。曾有一次回家后又没即时返校了,与其联系后说不打算读书了,准备去打工。虽然我也曾动过“不读正好,我也省心了”的念头,但考虑到该生的年龄还小,违纪主要是自身生活习惯问题,主要是一些旷课、旷操,不遵守课堂纪律,老师教育时态度都还不错的实际情况,觉得还是不能放弃,就对其多次作思想工作,摆事实讲道理,希望其最终完成学业。在得到学生处的支持下,同意请长假甚至休学,最终他们在外面闯荡一段时间后,还是回到了学校。这就体现了“以人为本、育人优先”的思想,而不是地套用制度处理,为减少学生的流失创造了条件。当然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三、 “以人为本、育人优先”理念应体现在对学生需求的正确引导。

是人就有需求,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两者不能分离。特别是对现在的中专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不少学生更多地向往不切实际的物质需求,总希望少劳多得,甚至是不劳而获。在精神需求方面,大多学生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要让别人认为自己在学校“混得不错”。特别是新同学,选班干部也好、选学生会干事也好都十分积极,其踊跃场面让人感动。然而,由于不能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自己,往往有的即使进去了,却也待不长久。

作为班主任,要能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学生的需求,既要掌握学生的一般需求,也要掌握学生的个体需求,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产生合理的需求。应该根据学生的现实特点,根据学生希望获得好的物质生条件,引导学生意识到必须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行,而自己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辛苦的劳动的过程。尽量想办法鼓励大家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这要经常性的简单工作。特别是要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引导,其中用本校的事例效果最好。这对那些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的学生来说,很容易通过认真学习,获得一定的精神需求,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有成就感。对于那些在学校的“二课堂活动”中有一定特长和兴趣的学生来说,即使在学习上差一些,也很容易获得精神需求,成为别的同学羡慕的对象。但对那些既无好的兴趣爱好,学习不好且又有恶习的学生来说,由于无法在正常情况下体现自己的价值,要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就只有采取违反校规校纪方式来达到。如当“大哥”、和老师顶撞、打架、耍朋友等等方式,最终成为严重问题学生,要么自己流失,要么通过自己的违纪行为使其它学生流失,这是有大量深刻教训的。对于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最头痛。本人认为唯一的办法只有在开始就应注意引导,根据其特点培养兴趣爱好,让他获得正常的精神需求,只是这个工作对班主任来说太艰辛了。当学生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怎么会轻易离开学校呢?在我曾带过的 03 计算机班、 06 计算机班,由于女生占绝大多数。我特别注重了学生对计算机技能操作兴趣的培养训练,特别是那些什么兴趣爱好都没有的人,在技能比赛中找到了自我,获得了精神享受,即使在毕业离校时,也还留念学校那快乐的日子。

总之,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加强“以人为本、育人优先”的理念,两者必须互相结合。在现在的实际教育管理过程中,更急需要这种理念。当然,学生的流失情况是非常复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只有很好地贯彻“以人为本、育人优先”的理念,才可能在教育管理这个环节中,尽可能地降低学生的流失率。

猜你喜欢
学生处违纪优先
提高高中德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多端传播,何者优先?
英国教育部拟为学生处设置主席一职提升高教选拔性和竞争性
高中体育专业生的违纪心理分析
官员三类形式办喜酒算违纪
站在“健康优先”的风口上
广安区节后一上班 开展违纪线索“回头看”
教育部:对各类违规违纪办学行为绝不姑息迁就
第1类反调和平均和对数平均的最优凸组合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