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谈如何写周恩来

2011-09-25 00:58程振声
领导文萃 2011年13期
关键词:恩来邓颖超书稿

□程振声

邓颖超谈如何写周恩来

□程振声

1957年,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革命史专业学习,毕业后,在著名党史学家胡华指导下继续学习、研究中共党史。

1977年,胡华带领党史教研室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几位同志研究周恩来的青少年时期,并很快写出了书稿。他很想听听邓颖超对书稿的意见。

经和邓颖超的秘书赵炜联系,邓大姐表示愿意看看书稿。1977年11月15日早晨,邓大姐把我叫去,谈她对书稿的意见,整整讲了一个上午。我记录了她讲的主要内容。

邓大姐说:“根据我已经看过的内容,对书名提点意见。因为是讲周恩来同志青少年活动,用‘故事’二字不妥。”她亲笔改为《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同志》。她又说,“这本书是根据真人真事写出来的,用‘故事’二字就冲淡了它的真实性。书名请胡华同志再考虑一下。”

第二个意见,大姐说:“‘五四’以前恩来同志的活动我不是很清楚。在书中把主席的活动和恩来同志的活动连在一起,这样不合适。主席是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恩来同志是我们党的领导人。希望把这部分(指把主席与总理连着写的几十段)删掉。那样写,给人的印象是牵强附会。”

邓大姐说:“关于他(指周恩来)在南开的情况,我不甚了解。只是在文字上提出一些意见。但在事实上也没多大问题。我是在“五四”运动以后认识他的。我看了15段,可以肯定。”

邓大姐说:“首先是文风,其次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写东西,写文章,讲话。不要言过其实,特别是现在更不要言过其实。延安整风的时候反对党八股,现在我们反对帮八股言过其实。这个问题要考虑,比如第二个题目‘从小立志救国’,这个题目好像古人讲‘少有壮志’。这样不行,好像有点林彪的‘天才论’了。他(指恩来同志)那时才十二三岁,这样写就不符合事实了。这个题目要改,怎样改?请胡华同志斟酌一下,是不是可以改成‘开始关心国事’,好不好?”

后来,我逐字逐句向胡华同志汇报了邓大姐的具体修改意见。胡华非常重视,表示一定按邓大姐的意见修改书稿。

(摘自《百年潮》)

猜你喜欢
恩来邓颖超书稿
Extraordinary mechanical performance in charged carbyn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isomers in the atmosphere
给恩来爷爷的一封信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新媒体技术在复原陈列中应用的探索——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为例
传播恩来精神 贵在言行一致
邓颖超令周恩来勃然大怒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