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信息化平台系统的构建研究*

2011-10-20 05:39可,张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19期
关键词:教研室学院数据库

王 可,张 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信息与控制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教研室信息化平台系统的构建研究*

王 可,张 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信息与控制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校学院网站的现状,结合实际需求,研究利用ASP.NET构建基于B/S架构的教研室信息化平台系统,并阐述了系统的功能模块与实现技术,以及系统通过高校实际应用所达到的效果。

教研室;ASP.NET;信息化平台

一、引 言

校园网络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高校几乎都已经建立校园网,一些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院校率先升级到了万兆校园网。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高等院校由原来的校系二级办学体制,变为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二级学院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校二级学院开始建设自己的网站。通过学院的网络平台,学院师生及其他网站访问者可以非常便利地了解学院动态、教学情况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但是目前很多二级学院的网站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作为二级学院下属的教学第一线——教研室,却很少有相应的信息化网站的支持。

二、教研室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意义

教研室是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最基层单位。如果通过搭建教研室网站,开展教研室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力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以及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等方面的全面创新。而这些方面的创新又同时带动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发展完善,使得教研室信息化网站能够丰富和发展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另外,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合理进行信息化教学,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有效促进“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有机结合。并且,教研室的最新动态,如教师的介绍信息、科研项目进展等信息也可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站展示,达到宣传教研室的目的。

三、教研室信息化平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分前台和后台,前台是用户访问的页面,主要是新闻页面、师资队伍、学生班级、教学资料管理、教研室活动、资源共享管理、BBS、留言板等功能;后台是系统管理员管理系统信息的平台。各个模块功能如图1所示:

(1)新闻页面模块包括:公告通知、教研室简介、新闻动态以及友情链接。

(2)师资队伍模块主要介绍教研室教师的具体情况,包括了详细的个人信息,方便学生及学生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教研室各个教师的情况。

(3)学生班级模块包含了教研室所属专业在校的各级学生以及已毕业的学生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到各级专业校友的去向,方便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4)教学资料模块包含了所有专业课的电子教案、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的Word文档供学生下载,还包括了一些报告作业的模板,学生可以登录网站下载自己需要的电子文档,能够在最快时间得到详细的教学资料。

(5)教研室活动模块把教研室组织的近几年活动照片放在网站上,展示了教师和学生的风采,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6)资源共享模块是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较好的学术论文、电子书籍、软件代码等相关资料。有兴趣的学生浏览后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专业资料,进行深一步的探索研究。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该栏目分享教学以及学术方面的资源。学生可上传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7)BBS模块可以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线互动,实时进行交流。

(8)留言板模块是为了方便教师和学生之外的用户浏览教研室网站后能够在线的发表意见,例如家长可以留言,有专门的管理员负责回答。

(9)后台管理模块可授权用户和栏目管理登录对前台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维护,不同权限的管理员所浏览的后台界面会有所不同,包括审核、发布编辑、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用户组和管理员的管理等。

2.系统所用的关键技术

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模式。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的是Windows 2003 Server,Web服务器软件也采用微软IIS,用户端使用Web浏览器,数据库系统使用Mircrosoft SQL Server 2005,Web开发过程基于微软的新一代软件开发平台.NET,综合运用了ASP.NET、ADO.NET各项技术,并采用C#语言实现。

.NET能够开发分布式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通过Internet跨平台运行,同时具备非常高的性能、伸缩性和健壮性。ASP.NET建立在.NET平台上,为用户提供强大的企业级Web应用服务编程框架。ADO.NET是一种基于标准的编程模型,用于创建分布式、数据共享应用程序。ADO.NET的核心组件是DataSet数据集对象,DataSet提供访问数据库的一系列接口,是不依赖与数据库的独立数据集合。系统的开发工具采用Visual Studio 2005+SQL Server 2005的组合。

3.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采用基于ASP.NET的三层体系架构来实现。具有许多B/S体系结构的优点。三层体系结构顺应了网络发展的趋势,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系统将程序架构分成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三层。各层都有明确的负责范围,表示层负责业务展示和用户的交互,业务层负责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数据层负责数据访问与数据库的数据交互。其结构如图2所示。

(1)表示层:是系统的展示部分,负责用户与整个系统的交互,用户直接通过该层来访问系统,实现需要的功能。不同的用户以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不同的用户在系统中的权限不同,按权限可分为学生用户、教师用户、系统管理员,学生用户和教师用户面对的是网站的内容,登录前台上传和编辑教学内容,管理员登录后审核栏目内容、所有内容以及系统设置。表示层采用HTML和ASP控件编程,能在不同页面请求之间自动维护页面数据页面显示部分和控制逻辑,可以被分别存储在.aspx文件和.cs文件中,实现了页面显示部分与控制逻辑的分离,提高了Web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

(2)业务层:业务层处于表示层和数据层之间,实现应用程序的业务功能,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分层模型的中间层。这一层为表示层提供功能调用,同时它又调用数据访问层所提供的功能来访问数据库。

(3)数据层:数据层提供对外部数据库的访问,是整个分层体系的最底层。主要技术是 ADO.NET。该层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即完成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库中数据的功能。数据访问层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根据业务逻辑层的要求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或者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

四、系统特点

使用当前的最新技术和主流技术,该系统是基于B/S结构实现的,对客户端要求低,只需要安装浏览器就可以登录系统,因而使用范围广泛,灵活方便。使用.NET框架,实现了跨平台。在框架中,程序代码被编译成微软中间语言(Microsoft Intemidiate Language,MISL),当要运行程序时,运行阶段语言 (Common Language Runtime,CLR)接管,进一步将MISL代码编译成计算机的本机语言。可以运行到任何类型的计算机上。系统运营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站把教学、科研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网站进行学习和下载信息,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站直接交流,达到基于教研室的教学科研信息化、师生交流信息化、对外展示信息化的目的。

五、结束语

系统采用B/S模式、充分利用ASP.NET的特点,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教师和学生可以轻松在网上进行信息交互。在功能上也是较全面的,并且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系统已在学院内部实现并且正常运行。后续也可扩展应用到大学的每个学院下的教学教研室,并在系统的建设中加入在线教学模块来完善系统的功能,扩大系统的应用,为教研室的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1]SCEPPA D著.梁超 等译.ADO.NET技术内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焦安权.基于.NET的XM L技术W eb考试系统开发与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 (2010)05-0189-03.

[3]麦克唐纳.ASP.NET3.5高级程序设计(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版社,2008.

TP315

A

1673-8454(2011)19-0049-03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JK1048。

(编辑:隗爽)

猜你喜欢
教研室学院数据库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据库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西行学院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