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联理论与英语听力理解

2011-10-21 22:33魏敏刘志荣
卷宗 2011年6期
关键词:听力理解关联理论认知

魏敏 刘志荣

摘要:聽力不只是一种接受行为,它也包括心理和认知过程。听力理解过程是听者和说话人互动的过程,而且听力理解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话语的隐含意义。而Sperber 和Wilson 提出的关联理论将认知和语用结合起来,解释了话语的理解过程,显示出较强的解释力。本文试图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听力过程中如何获得话语的正确理解。

关键词:关联理论;听力理解;认知

自 Dan Sperber 和 Deirdre 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1995)一书中系统地提出并阐述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以来,该理论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其新颖的理论框架以及独到的视野已逐步为人们接受,大大丰富了当代语用学理论。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关联理论也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关联理论已用于对翻译、话语风格、语调、语篇、修辞等方面的研究,从而显示出其较强的解释力。然而,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听力理解过程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关联理论在听力理解过程的运用。

1. 关联理论概论

关联理论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的一种有关言语交际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要传递的是说话人的意图,其意图涉及两种:一种是信息意图( informative intention),只提供交际内容的意图,听话人从中可以获得语境假设;另一种是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它让听话人明白说话人有一个传递信息的意图,而交际对听话人而言,是一种推理,即从说话人话语行为中推导出其意图。

关联理论提出了言语交际的两种模式:代码模式 ( Code Model) 和推理模式 ( Inferential Model) 。言语交际会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 但其中认知-推理过程是基本的, 而编码—解码过程则附属于认知- 推理过程。推理模式的输入信息除语言信息以外,还包括非语言信息。推理过程就是根据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先建立必要的前提, 而后根据前提的逻辑关系推导出有关话语意图的结论。关联理论认为, 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 关联是认知的基础。关联就是说话人的话语在听话人的语境假设中可以产生语境效果。话语的理解过程, 就是确定关联性, 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听者要在有限的交际时间内选择最相关的语境要素组成一个言语理解的环境, 才能达到最快、最有效地理解话语, 进而取得交际成功。

2. 听力理解

人们对在听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持有不同的观点。Sperber 和Wilson指出,“从亚里斯多德到现代符号学,所有有关交际理论都基于一种模式,我们称之为代码模式(code model)。根据这一模式,人们通过编码和解码来完成交际”(Sperber& Wilson, 1986:2),这种模式为自下而上的听力理解观(bottom-up approach)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种线性的(linear)听力过程中,听者的接收能力(hearing)及其目的语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是听力理解的保证。这种观点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Anderson 和 Lynch(1998)把这种自下而上的观点称为“录音机听者”听法(“listener as tape-recorder” view),即以录音机的方式按顺序吸收、储存信息。Nunan(1991)也举例指出了这种观点在听力理解中的不足。

语言学家H.G. Widdowson认为听力理解有两个层面:“一方面,听力理解意味着对句子意义的认识 (recognition of significance of sentences) 。即辨认出我们接收到的信号与有关语言的语音和语法系统之间的联系,意识到它们构成句子,而后获取句子的意义。另一方面,听力理解是对句子在交际中的功能及其价值的一种认识活动”(Widdowson,1974:59-60)。听力理解不只是通过听觉接收来获取所听材料的字面意义,还需要理解所听到的话语的交际功能,即隐含意义。

要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听者还得在听的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的处理方法(top-down approach of listening)。由于意义并不只在于所听到的话语中,还存在于听者自己的头脑中。Nunan认为,在听力过程中运用通过对听到的词进行解码而不能直接获得的知识,就称为自上而下的听力理解观(Nunan,1991:18)。

由此可见,听力不只是一种接受行为(receptive act),它同时也包含了心理和认知过程。听力是一个积极的、互动的过程,听者不再被动地接受听力输入(oral input),他与说话人应为互动关系。听者要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利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法才有可能成功地理解话语。

3. 听力理解与关联理论的关系

Rost是最早提出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的听力理解模式的学者之一。Rost认为,言语交际基本上是一个涉及明示(ostension)和推理( inference)的合作过程。Rost(1990)认为,语言理解既是解码过程又是推理过程,推理过程则是一个寻找关联链( relevant link)的过程。Rost的关联理论听力理解模式的中心思想如下:

(1)听者激活理解话语所需要的可能的知识;

(2)听者有选择地听话语,同时通过语音、句法和词汇分析揭开话题的命题意义;

(3)听者给话语提供一个可能的语用含义(即特定语境下说话者的可能意图);

(4)听者把已释义的命题按一定顺序排成层级表征并把它们存在长时记忆里。

关联理论认为,当大脑接受到输入的录音内容后,听者就会基于其语言知识、背景知识、记忆能力以及问题内容进行推理,寻求最佳关联,这样,大脑在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就会搜寻与问题内容最相关的理解而抛弃其他的理解。也就是说,听者在进行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是有选择地听话语的,这种有选择地听话语,是以最佳关联性为原则的,即选择最相关的语境要素组成语境,完成对话语的解释。听力理解要求受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一段录音内容作出最恰当的释义,所以提高寻找最佳关联的语境要素进行推理的能力对于提高听力理解水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4. 关联理论对听力理解的启示

4.1 寻找话语关联, 捕获语料言外之意

根据关联理论, 推断话语含意的过程就是一个 “认知- 推理”的心理过程。也是一个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只要明了语料中几个对象之间的内在关联 ,才可能超越对文字表层意义的理解 ,从而把握理解语料的深层含意 ,真正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如:

W: Did you see last nights film on Channel 4?

M: Well, I meant to see it, but a friend of mine came to see me. We had a nice long talk about our school days.

Q: 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night?

A. He watched television with his friend.

B. He stayed at home talking with his friend.

C. He went to see a film with his friend.

D. He went to see his schoolmate.

男士对女士的提问并未作出明确的回答“Yes”或“No”,而是向女士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他的一位朋友来看他,而且长谈了他们一起在学校的日子。从表层来看这一问一答没有任何的关联,但是根据关联理论,一切话语都是相关的,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故B为正确答案。就听者而言,要正确理解话语就得努力探寻其中的关联性, 推断话语隐含意义。

4.2 结合语境假设, 消除歧义现象

英语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歧义现象。英语中有许多一词多义的现象,它们的具体意义,只能靠语境才能来确定。例如:

A: My neighbor, John, is a bachelor.

B: Oh? I have a good female friend who is still single.

在该段对话中, “bachelor” 是一个多义词 。第一种解释是 “单身汉”;第二种解释是 “学士”,两种解释在句子中都讲得通 ,所以这是一个歧义句。关联理论认为每一种交际行为都是具有最佳关联性的交际行为。从 B 的话中得出了新的语境假设 “她的一个女性好朋友也还是仍为单身。”所以听者借助语境知识利用已知信息和新的信息来假设语境 ,得出隐含意义 B 可能想为他俩做介绍。从而消除歧义 ,推理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4.3注意说话人语气和语调 ,判别反语现象

反语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具有讽刺效果。关联理论认为 ,反语往往涉及修辞格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之间的矛盾 ,从而迫使听者去推断说话人的深层意义。例如:

W: Hi, darling. Im back. How beautiful these curtains are. Ive bought them in a sale.

M: Some bargain! There are some holes in them.

妻子非常高兴地从集市上回到家,认为自己便宜地买到了非常漂亮的窗帘。而丈夫刻意加强语气语调、巧妙使用反语,同时也起到了讽刺的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听力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机械的过程。听者不只是接收说话人的话语,然后仅凭语言知识就能理解话语的。对话语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说话人和听者之间互动的过程。而Sperber 和 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一个关于交际的理论。关联理论从认知心理学、交际学等角度对语言交际作出解释。本文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对听力理解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听力过程中说话人与听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听者是如何获得话语的正确理解的。关联理论把语用和认知结合起来,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生转移到了话语的理解上来,为话语的理解作出了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我们可以说,关联理论对听力理解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Anderson, A. & T. Lynch. Listening [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M].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91

[3]Rost M. Listening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1990

[4]Sperber, Dan & 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86/1995

[5]Widdowson, H. G..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6]何自然, 冉永平.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A].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7]刘艳萍.关联理论及其含义与外语听力教学[J]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 (2)

作者简介:

魏敏(1979-),女,江西南昌人,助教,學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计算机英语。

猜你喜欢
听力理解关联理论认知
Top—Down与Bottom—Up如何促进听力理解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对话中的隐喻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对高三MHK教学方法的科学研究